第129章_三國:甄姬伴我統漢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9章(2 / 2)

皇家書院內,幾名少年正在激烈辯論。一位舉止優雅的貴族饒有興味地注視著其中名叫司馬懿的少年。這個與後世著名軍事家同名的年輕人,此刻正狂熱地推崇著漢王劉蒼,活脫脫像個追星的少年。

這座由漢王親自創辦、蔡邕擔任院長的學府,仿照後世大學模式而建。

時候不早了。貴族看了眼天色起身道,凡事要有見解,切忌盲從他人。其他少年仍忿忿不平,卻因對方顯赫身份敢怒不敢言。唯有司馬懿始終保持著恭敬姿態。

孩子們要努力,大漢的未來在你們手中。

待貴族與其侍衛離開後,少年們立刻對著背影議論紛紛。司馬,你怎麼不說話?有人發現司馬懿的異常沉默。

司馬懿無奈地笑了笑:你們可知道那位貴人的真實身份?見眾人困惑,他繼續道:若我所料不差,那位正是漢王本尊。試問普天之下,除了他自己,誰敢如此評說漢王?

這個驚人的推測立即在少年中引起軒然。經過司馬懿的詳儘分析,眾人漸漸接受了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事實。

一行少年郎麵麵相覷,誰都不曾料到休沐日踏青竟能撞見當朝漢王。先前出言不遜的青衫學子攥著衣角怯聲道:方才咱們那般頂撞殿下,該不會......

眾人不約而同望向司馬懿——這位素來機敏過人的同窗正摩挲著腰間玉佩。但見他輕搖羽紋方巾:漢王襟懷豈是吾等妄加揣測的?倒是這番際遇......話音未落便被此起彼伏的驚歎打斷。

少年們很快將那點忐忑拋諸腦後,七嘴八舌議論著回書院後如何炫耀這樁奇遇。唯獨司馬懿凝視著掌心被指甲刻出的月牙印記,耳畔回響著漢王臨行時的勉勵之語。

官道另一頭,典韋正把韁繩纏在黝黑的手臂上:主公方才對那些娃娃格外青眼?尤其喚作司馬懿的小子......

劉蒼聞言勒住胯下白蹄烏,望著遠處驚起的雀鳥笑道:假以時日,這些少年皆可牧守一方。至於司馬仲達......風過疏竹的間隙,他想起史冊記載那位鷹視狼顧的晉宣帝。建安十三年被強征出仕,嘉平元年在高平陵誅殺曹爽,其孫司馬炎終篡魏祚......

殘陽將兩人的身影拉得很長,道旁野菊叢裡傳來蟈蟈的清鳴。

晉朝基石

司馬懿獨自經營多年,暗中擴張勢力,極善隱忍。他深知曹魏三代君主——曹操、曹丕、曹叡在位時朝局穩固,即便韜光養晦也難以撼動,直至受命輔政,才真正為西晉奠定根基。

忍常人所不能忍,其人必非常人。

但這是史書裡的司馬懿。

劉蒼毫不憂慮——當這位謀士歸入麾下,是否還會重演曆史長河中那個蟄伏竊國的權臣。他胸有成竹,定能將這頭蟄伏的臥虎,淬煉成漢室的擎天玉柱。畢竟此刻的司馬懿,仍是他的狂熱追隨者。

————

建安末章

陰冷殿堂彌漫著黴朽氣息,曹操枯坐主位,須發淩亂,渙散目光釘在虛空某處。階下四五謀臣如石雕般僵坐,人人麵如土色。

死寂被程昱打破。這狹目文士壓下眼底癲狂,幽聲道:陳倉異動,請主公定奪。

曹操突如惡獸暴起:打!這三年與太史慈三十七戰,還怕三十八次?嘶吼在殿柱間回蕩,驚起梁上積塵。眾臣默然垂首。自定陶慘敗,他們從許昌潰退至秦州,麾下部眾或戰死、或離散,如今糧秣見底,殘部不足千騎。

程昱話音漸冷,那些世家大族曆來見風使舵。當初曹迫他們遷都時,雖心有不滿卻未敢作聲。

然而數年戰事不利,這些世家開始明裡順從暗中作梗,處處設阻。若非他們暗中搗鬼,即便收成欠佳,軍糧也不至於緊缺至此。

——該殺。

程昱狹長眼眸掠過寒芒。這位曾因軍糧短缺下令以充饑的狠角色,若非顧忌牽連太廣,早勸曹操誅儘這些兩麵三刀的世家了。

“糧草不足,便向世家征調。待來日,再作補償。”曹操蹙眉道。連年遭太史慈追擊,根本無力休整,糧秣自然匱乏。

“但主公...”程昱沉聲道,“這些牆頭草暗施絆子,陽奉陰違。依昱之見,當早做決斷。”

曹操眼底寒光驟現,森然殺氣盈袖:“既要首鼠兩端,便成全他們。此事交由仲德處置。”說罷拂袖而去。

堂中文武麵麵相覷。有人低聲道:“是否太過?若無世家支持...”

“支持?”程昱冷笑,“這般兩麵三刀的‘支持’,不要也罷。”他環視眾人,幽幽道:“至於是否還有人投效...諸位還看不清麼?我等,已無路可退。”

滿堂寂然。自定陶慘敗,頹勢難挽。數年消耗,早已元氣儘喪。

程昱拱手作彆。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有人歎息:“此番...怕是要血流成河了。”

“罷了,自身難保,遑論其他。”

昔日濟濟一堂的曹營謀士,如今僅剩寥寥數人。誰都明白——再敗,便是萬劫不複。

他們早已立下與曹操同生共死的誓言。

喜歡三國:甄姬伴我統漢末請大家收藏:()三國:甄姬伴我統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仙指問心 小家奴鹹魚翻身記 娶媳防老 京市歸來,掌權人的羈絆 饑荒年代種田忙 雙星奪權 涅盤遊戲:開局覺醒唯一真瞳 故鄉故事 末世農家樂:退休刺客的仙府莊園 千金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