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汜水關任務100達成!獎勵:水泥配方】
水泥?!
劉蒼瞳孔——這簡直是改變時代的利器!築城鋪路、打造要塞、改良器械…此物在手,何愁大業不成?
就在劉蒼春風得意時,盟軍大營同樣歡呼雀躍。
唯有袁紹不知,洛陽城內正醞釀著一場針對袁氏的滅頂之災……
洛陽·深宮
董卓攥緊戰報的手背暴起青筋。
砰!
銅爵砸碎在地,酒液如血四濺。
"華雄狗賊!老夫賜他厚祿,竟敢臨陣倒戈!"咆哮聲震得梁塵簌簌,"待擒住這叛徒,定要抽筋剝皮,將其碎屍萬段!"
殿外廊下,李儒聞聲變色,疾步入內拾起戰報細讀。
片刻後,這位毒士的眼底泛起冰寒……
李儒很快鎮定下來,對董卓進言:"主公,眼下緊要之事是布防。關東聯軍已破汜水,虎牢關告急。若虎牢失守,洛陽城危在旦夕!請速派李傕、郭汜領兵五萬馳援,主公隨後統率大軍親征。"
董卓聞言拍案:"險些誤了大事!來人,速召李傕、郭汜!還有吾兒奉先!"
待傳令官離去,董卓仍憤恨難平:"袁紹這忘恩負義之徒,老夫待他不薄,竟敢!還有曹操小兒......"
李儒陰笑道:"袁氏滿門尚在洛陽。不如......"他做了個抹脖子的手勢。
董卓聞言轉怒為喜:"妙計!明日朝堂之上,就讓袁隗老兒的人頭給逆賊們提個醒!"
不多時,呂布等人領命而去。李儒又獻策:"洛陽地處平原,無險可守。儒以為......"
"有話直說。"
"不如遷都長安?"
董卓陷入沉思,環顧富麗堂皇的宮殿,最終拍板:"此事容後再議。你先暗中籌備,待老夫凱旋再行遷都。"
李儒暗歎一聲,表麵仍恭敬道:"願主公文治武功,旗開得勝。"他明白,這位梟雄的銳氣正在奢靡中消磨......
李儒建議遷都洛陽,表麵是因關東聯軍勢大危及都城安全,更深層是想試探董卓是否尚存進取之心。見董卓未戰先怯,他暗自歎息卻未再諫言。對於這位恩重如山的主公,李儒早已立誓:不求董卓建功立業,隻願儘心達成其所有心願。
次日拂曉,被呂布羈押的袁氏族人跪伏在宮門外。百官途經時皆低頭疾走,無人敢與這位四世三公的袁隗太傅交談。董卓率甲士踏著晨露而來,戟指怒罵:"本相待袁氏恩重如山!袁紹封侯拜太守,袁隗位列三公,爾等卻恩將仇報!"話音未落,劊子手的環首刀已斬落袁隗首級。血光飛濺間,袁氏滿門伏誅,驚得列朝公卿股栗不已。
戰場篇)
汜水關捷報傳來後,諸侯們在袁紹大帳連日宴飲,直至曹操厲聲喝止方休。整軍會議上,眾將有誌一同地將劉蒼排除在作戰序列外。對此劉蒼不怒反喜,每日隻管操演士卒,巡視河防。虎牢關天險橫亙眼前,左倚峭壁右臨怒濤,除卻正麵強攻,實無他途可循。
然而這樣的局麵必將伴隨慘重傷亡,諸侯們阻他參戰反倒合了心意,省得平白損折兵馬。
連日來,孫堅率軍強攻虎牢關,陣斬守將胡軫,正當勝利在望之際,李傕、郭汜率援兵猝然而至。
五萬西涼鐵騎衝得孫堅部眾七零八落!加之袁術克扣糧草兵員,麾下士卒早成疲弱之師。
眼看唾手可得的勝局,竟這般生生斷送……
為這事,孫堅與袁術險些兵戈相向,若非曹操、袁紹從中周旋,隻怕孫堅當即就要拔營離去。
倒有一樁趣事:劉備三兄弟從公孫瓚處借得兵馬後,攻打虎牢關時格外驍勇,三人武藝引得眾人側目,不過也僅止於"頗善廝殺"的評價罷了。
如今李傕、郭汜大軍坐鎮關隘,短期內再難撼動虎牢。
這日,各路諸侯齊聚中軍帳議策,連劉蒼亦列席其間。
"報——!"
忽見一隊兵卒捧著木匣魚貫而入。
那些朱漆木匣一現,滿座俱感寒意侵骨……
跪地的傳令兵顫聲道:"稟盟主……此乃董卓差人送來的贈禮,指名要盟主親啟……"
袁紹麵沉似水,厲喝:"全數打開!"
"諾!"
匣蓋掀開的刹那,席間陡然爆出慘叫:"是袁太傅的首級!"
袁紹、袁術搶步上前,隻見匣中袁隗頭顱須發戟張。餘下木匣盛放的,儘是袁氏滿門首級!
袁紹踉蹌倒地,悲嚎撕心裂肺:"叔父!是本初無能啊!"
"董賊!董賊!!"袁術劍指殿外,目眥儘裂,"我袁氏與你不共戴天!今日定要踏破虎牢,生啖汝肉!"
曹操一個箭步攥住袁術腕甲:"公路兄!袁太傅闔門遇害,我等皆痛徹心扉!可此刻衝動,正墮董賊彀中啊!"
"盟主明鑒。"眾諸侯紛紛勸諫,"當務之急是殯葬袁公全族,豈可令忠魂曝野?"
好說歹說,袁氏兄弟才勉強按捺悲憤,伏地慟哭不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待到收殮袁氏遺骸,聯軍又白白耽擱數日……
董卓從容部署好洛陽事務,隨即選定吉日,親率大軍東征。他麾下猛將如雲,呂布、賈詡、樊稠、張濟等儘數隨行,十五萬西涼精銳浩浩蕩蕩開赴虎牢關。這支虎狼之師規模已與盟軍旗鼓相當,更兼久經沙場,遠非諸侯臨時拚湊的烏合之眾可比。
虎牢關內,董卓升帳點兵。"這些鼠輩不讓咱家安生,咱家也無需留情!"他拍案喝道,"奉先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