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豹從侍妾身上狼狽爬起,甲胄歪斜地衝出大帳。眼前景象令他肝膽俱裂——半數營盤已在烈焰中崩塌。
“不許退!都給本王殺……”話音未落,一道銀光洞穿其胸腔。趙雲抽槍疾馳,繼續收割潰兵。
畢竟這匈奴首領實在醒目——正呼喝聚兵時,恰成了銀槍將的活靶。
曆史於此悄然轉折:被刺穿的劉豹,本該在數年後擄走才女蔡琰。而今這因果,已隨鮮血滲入黃土。
主將斃命,數萬匈奴頓時土崩瓦解。五千背嵬軍縱橫馳騁,殺得胡騎屍橫遍野。殘兵向北潰逃,卻不知華雄正磨刀以待。
37.胡塵儘掃!戰神揚威!
“子龍這廝忒也性急!”華雄鞭策部眾疾行,塵土飛揚中笑罵:“兒郎們加把勁!莫讓趙將軍獨吞了功勞!”
華雄猛然回首,衝部下厲聲喝道:"弟兄們!隨我全速前進!"
疾行未及半日,忽見前方塵煙滾滾,數名匈奴裝束的騎手慌不擇路迎麵奔來。華雄眼中精光暴漲,揚起馬鞭高呼:"兒郎們!抄家夥!給老子圍了這群胡狗!"
"!追了這些天總算逮著活物了!"
"得令!!!"
三軍將士聞言俱是精神大振,刀槍出鞘之聲不絕於耳。萬餘鐵騎如怒濤拍岸,轉眼便將數百匈奴殘兵團團圍住。被困的胡騎麵如土色,僵立當場不敢動彈。
華雄策馬入陣,睥睨著伏地顫抖的匈奴敗卒,獰笑道:"爾等為何反向北逃?"
其中通曉漢話者連連叩首:"將軍饒命啊!小人發誓再不敢犯邊,回去定當專心牧羊,年年進貢......"
"老子問話聽不見嗎?!"
匈奴人渾身劇顫,慌忙答道:"昨夜營中遭白袍神將突襲,糧草儘焚,大帥他......那群天兵簡直......不,是天神下凡!我等隻能四散逃命......"
"狗改不了吃屎!"華雄猛然拔劍,"唯有斬草除根,方能永絕後患!"
寒光閃過,數百顆首級滾落黃沙。"兒郎們聽著!"華雄振臂高呼,"子龍將軍必已擊潰胡虜主力,咱們這就南下截殺殘寇,讓北疆百姓永享太平!讓家中妻小高枕無憂!殺!"
"殺!!!"
萬騎雷動,鐵流南指。
此時的匈奴大營已成煉獄。趙雲銀甲染血,龍膽亮銀槍所指之處,背嵬軍所向披靡。
"傳令全軍集結!"趙雲收槍喝令,"隨我直搗黃龍,取呼廚泉首級!"
親兵謝飛領命而去,不多時三千鐵騎列陣完畢。但見銀槍如電,直刺南方煙塵深處......
殊不知此刻的呼廚泉,已率主力抵近烏桓大營。
烏桓因先前廝殺過猛,被匈奴擊敗後士氣低落,營寨防備鬆懈,士卒疲乏亟待休整。
恰在此時,呼廚泉抓住戰機,親率兩萬鐵騎直撲烏桓大營!
頃刻間營盤大亂,烏桓士卒倉促應戰,竟如昔日趙雲夜襲匈奴之景重現!
首輪衝鋒便令烏桓損兵折將,糧草付之一炬,連大將蘇仆延亦歿於亂軍之中。
然烏桓畢竟兵多將廣,待匈奴騎兵衝勢衰竭,丘力居迅速集結殘部!
呼廚泉未料丘力居反應如此迅捷,撤退不及反被其親兵纏住。四周烏桓將領更趁機合圍,眼看就要形成必殺之局——
千鈞一發之際,匈奴單於怒吼著率部突圍,竟再度殺穿烏桓軍陣!
"猖狂胡虜!常山趙雲在此!"
天邊驟然掠來白袍驍將,丘力居見援兵至,振臂高呼:"天佑烏桓!隨本王殺敵!"
潰卒聞聲重整旗鼓,背嵬軍如銀浪排空,所過之處匈奴騎兵儘折。這支鐵騎竟似戰車般碾碎層層阻截,直逼呼廚泉中軍!
"長生天棄我匈奴!"呼廚泉仰天長嘯間,趙雲已單騎突至。
寒芒乍現,龍膽槍貫穿咽喉!
"屠儘胡騎!"
這聲軍令斷絕了匈奴殘兵最後的生機。
刀光血雨中,哀嚎四起:"饒命——"
槍刃入肉的悶響,終結了所有疑問。
漢人向來以仁慈之道對待異族,將領遇害後隻要歸降便可保全性命,誰能想到——
彎刀尚未入鞘,匈奴士兵的頭顱已滾落黃沙!
此起彼伏的哀嚎響徹烏桓軍營,連久經沙場的丘力居都駭然失色。他終於明白,眼前這位鎮北將軍與其麾下猛將,與過往認知中的漢將截然不同!
想到烏桓若敢效仿匈奴犯境,那淋漓的鮮血仿佛已預兆著族群末日。丘力居不覺脊背發涼,對劉蒼既敬且畏。
"將軍威武!"
"將軍威武!"
屠儘匈奴殘兵的背嵬軍圍著趙雲振臂高呼,這場戰役注定讓常山趙子龍之名永鐫軍史!
作者附言:今日首更奉上,課程耽擱了些時辰,還望海涵。)
河套烽煙再起!劉蒼劍指黑山!續)
劉豹、呼廚泉主力覆滅後,匈奴殘部如星火散落。趙雲與烏桓聯軍稍作休整,背嵬軍雖折損百餘精銳,卻創下全殲六萬敵騎的曠世奇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烏桓部眾傷亡慘重,折損三萬有餘,但劫掠所得足以供養全族越冬。待華雄率部會師,三路大軍如梳篦掃蕩,從司隸邊界殺回河套平原,終使這片塞上明珠重歸漢土。
與此同時,去卑如約率兩萬精騎歸順,仍掌舊部。戲誌才遣出的探馬陸續帶回黑山軍情,待籌謀已定,這位謀士整衣入帳,決意獻上雷霆之計。
"主公,此刻正是我們揮師東進,與黑山軍一較高下之時!"
劉蒼眼中閃過一絲喜色,追問道:"難道誌才已有了必勝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