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收服蔡邕任務完成,忠誠度70。獎勵:王羲之書法精通、琴藝大師、唐詩宋詞全集。】
【因保護文化典籍,額外獎勵:自由屬性點+25】
轉眼間,係統讓劉蒼躋身文壇大家。不過此刻他無暇鑽研這些,倒是那25個屬性點令他眼前一亮。
"多謝將軍規勸家父。"蔡琰雖麵帶惶色,仍不忘向劉蒼行禮。當二人目光相觸時,少女的心跳忽然漏了半拍……
劉蒼溫聲道:"昭姬妹妹不必客套。蔡中郎乃我敬重之人,豈能看他遭難?你們速去收拾行裝,我派人護送你們離京。"說罷留下士兵協助搬運典籍,自己率部馳往皇城。
沿途可見鐘繇指揮的疏散隊伍井然有序,百姓們竟多是自願遷徙。劉蒼暗自讚許,策馬奔向宮城方向……
————
趙雲與典韋的部隊剛抵宮門,便見呂布率軍迎麵殺來。
宮門洞開,呂布迎麵撞見趙雲與典韋率領大軍將出口堵得嚴嚴實實。
“趙雲?!”呂布眼中戰意驟燃,“原以為是李傕郭汜之流,沒想到竟是你!今日我呂布定要親手奪回這天下一武將的尊號!虎牢關之辱,夜苦練就為雪恥!如今的呂布,早已今非昔比——你絕無勝算!”
趙雲催馬上前,銀槍斜指:“奉先,縱使你突破武道桎梏,我手中龍膽亦當斬你於此!”
“狂妄!”呂布怒極反笑,“未臻此境者,安知天地廣闊?看我將這天下一名號取回!”赤兔馬嘶鳴間,那道火紅身影已如雷霆般衝向趙雲。
戰馬嘶嘯,雙騎交錯。方天畫戟與亮銀槍碰撞的星火尚未消散,兩匹神駒已靈性調頭再度對衝。趙雲虎口微麻——呂布的力道竟比三年前霸道數倍,戟風更是淩厲如實質。那沉重的方天畫戟在其手中竟使出了槍的迅捷,但再快終究快不過真正的槍!
戟影如山,時而如刀劈斬,時而似矛突刺,轉瞬間又化作棍勢橫掃。呂布將諸般兵器精髓融於方天畫戟,招式詭變莫測。趙雲雖守多攻少,卻始終從容不迫。百回合激戰過後,趙雲呼吸漸重,呂布卻愈發氣定神閒。
“子龍兄弟,俺來也!”典韋的吼聲震碎戰雲,雙鐵戟卷起狂風加入戰局。
“典韋休得囂張!看我張文遠取你首級!”呂布身後,一員大將見典韋悍然殺來,當即策馬迎戰。他豈容典韋乾擾呂布與趙雲的對決!
“找死!”見有人膽敢阻攔,典韋怒喝一聲,雙戟裹挾千鈞之力重重砸下!
鐺!
張遼橫刀格擋,硬生生接下這雷霆一擊,隨即反手一推,大刀掄圓朝典韋橫掃而去,“看刀!”
典韋眸光驟凝,未料張遼竟有如此能耐,當即收起輕視之心,與張遼戰作一團!
典韋招式雖似狂放無度,實則暗藏章法。雙戟如狂風驟雨連環攻來,逼得張遼節節後退,難覓反擊之機。
激鬥數十合後,典韋忽窺破綻,戟尖毒蛇般刺向張遼腰腹!
“糟了!”張遼心頭大駭,縱身躍離馬背。戰馬哀鳴著轟然倒地,背脊已被戟刃貫穿。
“既無坐騎,便與你步戰!”典韋翻身下馬,鐵塔般的身軀朝張遼碾壓而來。
“文遠莫慌,高順在此!”
黑甲將領如旋風般殺入戰局,正是呂布麾下陷陣統帥高順!二人合力迎戰典韋,竟在這步戰中鬥得難分高下。
“典韋受死!”見三人久戰不下,八健將侯成挺來。
嗤——
羽箭破空而至,精準貫穿侯成右臂,將其射下。
“以多欺少,當劉某無人乎?”
劉蒼踏塵而至,目光卻徑直鎖定遠處激戰的銀槍與畫戟。
【叮!檢測呂布武力值突破101上限,宿主及麾下武將武力值可提升至100105區間】
48.武神趙雲!劉蒼一挑六!
“係統,將趙雲武力值直接拉滿105!”
【叮!警告:突破100後每點需消耗10自由屬性】
劉蒼暗啐一聲:“加!先給子龍加到102!”
【叮!趙雲武力值達102,剩餘自由屬性+5】
“兩點加我身,三點給典韋!”
【係統提示:屬性強化完成!宿主武力值突破100點,典韋武力值同步滿級!】
劉蒼策馬趕到戰場,高喊道:"子龍,惡來,我助你們一臂之力!"
趙雲與典韋頓覺靈台清明,武學造詣再攀高峰。常山槍聖曾言:當武者與兵刃渾然一體,方為武神之境。童淵雖因年邁不複巔峰,卻將畢生心血寄托在贈予趙雲的兵器與戰馬上。
原本趙雲將在長阪坡的生死絕境中突破極限,如今在劉蒼加持下,他已然觸及武神門檻。隻見他調息凝神,對呂布說道:"溫侯,方才對戰受益良多。此刻我已有新的領悟,閣下當心了。"
呂布嗤笑:"就憑你這手下敗將?方才連招架都......"話音未落,銀槍已化作遊龍襲來。兩人槍戟相交,呂布驚覺對手攻勢驟然淩厲,那杆龍膽亮銀槍竟似有了生命,數次逼得他倉促閃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看招!落日孤煙!"趙雲槍勢突變,使出了嶽家槍絕學。另一邊,典韋獨戰張遼、高順亦顯從容。與此同時,劉蒼手持長槊加入戰局。
劉蒼一箭射傷侯成後,臧霸、曹性、郝萌、成廉、魏續、宋憲六將齊出,各執兵刃撲向劉蒼。
七人混戰,劉蒼竟獨戰六將!
呂布麾下八健將中,唯張遼、臧霸、郝萌武藝尚可,餘者皆不足為慮。劉蒼率先盯上魏續、宋憲二人。
火麒麟衝鋒之勢未衰,劉蒼手中霸王槍如銀龍出洞,直取魏續心口。"長河落日"的絕招快得令人猝不及防,槍尖已貫穿魏續胸膛。
劉蒼動作不停,抽槍瞬間反手橫掃,槍杆劈向宋憲頭顱。宋憲雖舉兵器格擋,卻聽"哢嚓"一聲——兵器應聲而斷,槍杆餘勢不減,正中其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