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這個冰雪聰明又會撒嬌的小丫頭,劉蒼整顆心都快融化了,當即滿口答應:"她要是不肯教,哥哥親自教你!"
劉蒼攜征服拜訪蔡邕府邸,將其引薦給蔡琰。令人意外的是,兩位姑娘僅用半個時辰便形影不離,反倒將劉蒼冷落一旁。
見二人無心理會自己,劉蒼隻得搖頭苦笑,叮囑蔡琰好生照料征服後,便獨自返回大將軍府。
然而平靜並未持續。兩日後,右北平與遼西傳來急報——公孫瓚大軍壓境!原來劉備兵敗後僅率兩三千殘部退回公孫瓚大營,斷後的關羽張飛亦負傷脫險。張飛身中太史慈兩箭,其中一箭險傷肺腑;關羽與典韋激戰百餘回合後,肩膀更被飛戟所傷。
公孫瓚未加責難,但此次北伐右北平、遼西之戰,他未讓劉備隨行,僅令其留守渤海。此番公孫瓚傾巢而出,率六千白馬義從與兩萬步卒,合計近三萬兵馬浩蕩北上。
劉蒼當即調遣戲誌才、典韋、張遼、高順及五千並州鐵騎奔赴右北平。太史慈則留臧霸鎮守遼西,親率主力馳援。兩軍對峙時,劉蒼兵力已占優勢。
此戰劉蒼誌在必得。公孫瓚於無垠城外河畔紮營後,終日派遣白馬義從繞城遊弋,意圖難測。此舉雖阻斷了劉蒼的突襲機會——那片平坦營地本是騎兵絕佳戰場——但劉蒼穩若泰山。他糧草充沛,樂得與敵周旋,同時下令全軍晝夜輪值,嚴守城中各處要道。
兩天後,劉蒼在郡守府研究地圖時,戲誌才神色慌張地闖了進來,臉色凝重地稟報:"主公,城內突然湧出大量地下水,部分街道積水已沒過膝蓋。經查發現,無垠城地下竟密布著數十條可容一人通過的暗道。"
戲誌才憂心忡忡地補充:"無垠城牆根基尚淺,若長期被水浸泡恐將坍塌,屆時公孫瓚大軍便可長驅直入。"劉蒼聞言勃然變色:"難怪公孫瓚將營地紮在河邊,原來是要水淹無垠城!"
這些地下通道本是公孫瓚任右北平太守時為應急所建,如今卻成了他攻城利器。因無垠城地勢低窪,河水通過暗道倒灌入城,即便找到出水口也難以封堵。
"這是在逼我們出城決戰啊。"戲誌才歎息道。劉蒼握緊拳頭:"自起兵以來,還未曾與敵軍正麵交鋒。既然公孫瓚執意如此,那便如他所願!我麾下將士絕不遜於白馬義從。"
戲誌才望著逐漸上漲的積水,深知在這無險可守的平原,麵對來去如風的白馬義從,唯有背水一戰。當機立斷的劉蒼披甲持槍,大步流星邁向已部分被淹的軍營,積水甚至漫進了士兵們的帳篷。
【積水漫過將士們的戰靴,劉蒼站在點將台上振臂高呼:"弟兄們!公孫瓚這廝竟想水淹無垠城!"他望著腳下泛著寒光的水窪,霸王槍在烈日下劃出耀眼弧線,"既然退路已絕,何不殺出條血路?"
黃忠的白須在風中顫動,太史慈的鎧甲叮當作響。三軍鴉雀無聲,隻聽見劉蒼的聲音在城牆上撞出回音:"自幽州起兵至今,某尚未遇見值得全力一戰的對手。"他突然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牙齒,"今日就讓白馬將軍見識見識,什麼叫作——"
"常勝之師!"數萬柄長矛同時頓地,震得積水泛起漣漪。
"斬敵一首級者賞雙份,兩顆頭顱換三倍餉銀!"劉蒼甩開猩紅披風,露出胸前猙獰的饕餮紋,"若有不測,諸君妻兒即我劉蒼家眷!"
"必勝"的吼聲驚飛城外覓食的鴉群。戲誌才望著主力部隊洪流般湧出城門,手中羽扇突然停住——遠處白馬義從正在急速收縮包圍圈,雪白的鬃毛連成一道移動的城牆。
【戰場側】
陌刀陣撕開晨霧的刹那,公孫瓚的銀鞍白馬突然人立而起。這位白馬將軍眯起眼睛,看見無垠城方向騰起的塵煙中,一杆玄色大纛正以驚人的速度向本陣迫近。
劉蒼毫不在乎,依舊指揮著軍隊穩步逼近公孫瓚的駐地。尚未抵達對方營地,公孫瓚便已率領全軍在一片開闊地帶與劉蒼軍相遇。
數萬大軍迅速列陣,氣勢恢宏,仿佛兩股無形的力量在空中激烈碰撞,戰意愈發濃烈。
公孫瓚在白馬義從的簇擁下向前行進,劉蒼也帶著陌刀營緩緩迎上。雙方在合適的位置停下,各自留下最精銳的部隊,獨自向前走去。
兩人相距二十步時停下。公孫瓚舉起武器譏諷道:“劉蒼,你這縮頭烏龜總算舍得離開無垠城了?怎麼不多躲幾天,被水淹的滋味不好受吧!”
“我本與你無冤無仇,你為何攻我右北平,奪我遼西?還殺我兒子,斬我大將!此仇不共戴天,縱使將你千刀萬剮也難消我心頭之恨!”
劉蒼冷冷回應:“你不是一直想逼我決戰嗎?如今我已現身,你反而不滿了?我敬你公孫瓚是條好漢,為大漢鎮守邊疆立下汗馬功勞。可惜你終究難成雄主——對外族殘暴便罷,為何對關內百姓也如此狠毒?我豈能容你!”
“哼!若非我率軍血戰,這些賤民哪有安穩日子?他們敬我服我天經地義!不服者,留之何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聞言,劉蒼輕歎搖頭:“既如此,不必多言。無論你是為子,還是要奪回失地,隻要有本事勝我,儘管放馬過來!”說罷拍馬回歸本陣。
公孫瓚冷笑一聲,也回到白馬義從陣前。
“白馬義從!”
“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
震天吼聲中,劉蒼緩緩舉起長槍:“陌刀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