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良正焦躁踱步時,一名士卒急入帳中。
「主公有何指示!」顏良急問。
士卒報:「主公有令,請將軍暫退以避其鋒。待大軍會合,再作定奪。」
「退兵?!」顏良怒發衝冠,「高順那廝在老子眼皮底下轉悠半日,如今竟要我退?」
士卒惶恐:「此乃主公之命,小的......」
「罷了!」顏良猛一揮手,「既是主公軍令,顏某自當遵從。隻是......」他眼中凶光暴起,「他日若有機會,定斬高順首級當蹴鞠踢!」
在陷陣營監視下,顏良大軍悻悻退去。待敵軍儘撤,高順方冷麵率部回營。
範陽軍營
見顏良退兵,劉蒼暗自舒氣——此本就在他算計之中。顏良駐軍易京,距範陽不過咫尺,令他難以從容布陣。如今除去這枚眼中釘,方得排兵之機。
顏良方退,劉蒼即刻依郭嘉之策,密令張遼率五千並州鐵騎及五千步卒潛赴北新城。此地毗鄰高陽,而袁紹大軍正屯於易京與高陽之間的鄚縣。
探馬早已查明:袁紹將糧草輜重儘囤於高陽。此城乃河間郡要衝,牆高池深,守備森嚴,袁紹故擇此地儲糧。
奇襲糧倉之策雖妙,卻非此刻施行。劉蒼深諳時機之道——待兩軍正式交鋒,袁紹全力應對之際,方是焚糧絕餉的絕佳時機。
今日狀態不佳,本想多寫些內容卻提不起速度,這章已耗費兩三小時,容我休整半小時再繼續創作!
此間地形多為平原,難以借助地勢設伏,因此兩軍初次交鋒必是一場硬仗!顏良與袁紹會師後,隨八萬大軍兵臨易京。麵對此等軍勢,劉蒼毫不畏懼,親率萬騎精兵,攜黃忠、典韋出營叫陣。
袁紹聞訊,當即點齊萬餘人馬,遣心腹大將顏良、文醜前來應戰。
陣前,劉蒼遙望袁紹軍陣,對左右將領道:"素聞袁紹麾下四員虎將,以顏良、文醜最為驍勇,號稱萬夫莫當,不知虛實如何。"
"末將願往試其鋒芒!"黃忠抱拳。
劉蒼頷首:"便由漢升前去叫陣。隻是敵軍若聞漢升威名,怕是未戰先怯了。"
"哈哈哈!若袁紹膽怯避戰,主公正好揮師掩殺!末將這便去殺他個片甲不留!"黃忠朗聲大笑,催馬出陣。
至兩軍陣前,黃忠提氣喝道:"南陽黃忠在此!聽聞有個乳臭未乾的顏良小兒,可敢出陣與老夫過招?"
被直呼其名的顏良怒不可遏,急向袁紹請戰:"末將願取黃忠首級,為大軍立此頭功!"
袁紹囑咐道:"黃忠當年曾一日連克數城,不可小覷。顏將軍務必謹慎應戰。"
"主公放心!"顏良傲然道,"末將定斬此老匹夫首級獻上!"
說罷策馬上前,與黃忠對峙。顏良揚鞭喝道:"老匹夫休得猖狂!今日便讓你見識我顏良的厲害,也叫劉蒼知道,蕩平幽州有我顏良足矣!"
黃忠雖然剛過四十,卻因常年為病子四處求醫,麵容顯得格外滄桑。
聽聞顏良挑釁,黃忠仰天大笑:"區區小兒也敢在此放肆!我幽州猛將如雲,就算老夫在軍中不過無名小卒,取你首級也如探囊取物!"
"老匹夫找死!"顏良怒喝拍馬衝來,黃忠不再多言,掣出背後戰刀迎戰。這把不似關羽的長柄大刀,自然使不出拖刀計。況且此計隻對武藝遜色者有效,若遇旗鼓相當之敵,反成累贅。
劉蒼冷眼觀戰,看出顏良武力高達95,若與關羽正麵交鋒,至少能戰六七十回合。
鏘!兩騎交錯,兵刃首次相擊。顏良暗自心驚:這老將膂力竟與自己不相上下!方才兵刃激震,虎口至今發麻。黃忠同樣感受著臂間餘震,卻胸有成竹——比起蠻力,他更擅長刀法精要。手中舞動起來,遠比長刀靈巧。
"痛快!再來!"二人撥轉馬頭再戰。此番顏良不再試探,長刀橫斬腰際。黃忠雙掌抵住刀背,硬接這記殺招,竟被震下。好在他身手矯健,拽著韁繩疾奔數步,複又翻身上鞍。
顏良殺回槍時,黃忠早已調轉馬頭。見對方借馬力當頭劈來,黃忠巧勁相迎,未等其力道儘出,刀鋒已順勢抹向顏良手腕。顏良慌忙撤手,驚出一身冷汗。
電光火石間,黃忠猛然翻腕,雪亮刀鋒劃出凜冽寒光,直取顏良咽喉。顏良倉促後仰,堪堪避過致命一擊,卻見額前碎發簌簌飄落。
"老匹夫!"顏良怒發衝冠,雙目赤紅,"今日定取你項上人頭!"古人雲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此刻他竟被削去頂發,當即暴起猛攻。黃忠卻如閒庭信步,刀鋒流轉間將狂風驟雨般的攻勢儘數化解。轉眼五十回合過去,兵器相擊之聲震耳欲聾。
忽見黃忠刀勢驟變,雪刃翻飛似銀蛇狂舞,竟開始正麵硬撼顏良兵鋒。幾番硬碰之下,顏良隻覺虎口發麻——方才驚覺對方先前多用巧勁,此刻氣力已耗去七八。
"著!"黃忠暴喝聲起,刀光閃過處血花迸濺。顏良左臂頓時少了大塊皮肉,痛呼聲中撥馬便逃。文醜見狀急催戰馬接應,卻聽得弓弦震響,一支狼牙箭已破空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