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之膽略,劉某佩服之至!"劉表深深鞠躬,由衷讚歎:"沒想到甘寧真能被將軍說服。"
劉蒼心中暗笑。
哪裡是說服,分明是收服。
不過這話不便明言,隻是淡然道:"甘寧本非奸惡之徒,隻是懷才不遇。我們抓住這個關鍵,說服他並非難事。"
"將軍太謙虛了!"劉表笑道。
"確實!"蒯良接話:"甘寧勇猛非常,即便找到弱點,也未必能成功說服。"
蒯越總結道:"說到底,還是將軍膽識過人。單槍匹馬闖入敵營,這份氣魄連甘寧也不得不服。"
不服不行啊!
普天之下,誰敢獨闖敵軍大營?這可比戰場被圍凶險百倍。稍有差池,便是萬劫不複。
"今日甘寧就會率軍返回。"劉蒼提醒道:"屆時還望諸位莫要為難於他。"
"將軍放心!"
"我們自有分寸。"
"謹遵將軍教誨!"
劉表三人齊聲應諾。
眾人心知肚明,劉蒼此番言語的深意。
無非是剛歸順的甘寧尚存變數,若逼迫過甚,恐其再生異心。屆時縱使劉蒼親自出馬,也未必能平息事態。
劉蒼輕輕頷首。
即便已收服甘寧,亦不可掉以輕心,須防患於未然。
"劉將軍,可否移步?"
劉表湊近低語。
甘寧歸降一事,令劉表麾下將士對劉蒼欽佩不已,眾人皆渴望一睹其風采。
"甚好。"
劉蒼爽快應允。
此番正可借機鞏固在劉表軍中的威望。
三人步出廳堂,劉表向蒯良吩咐:"傳令眾將士集演練場。"
他有意讓劉蒼當眾展露才乾,既提振軍心,更為日後謀劃。
現今劉表雖與劉蒼結盟,但其忠誠度已達極致。
"遵命!"
蒯良領命而去。
一行人抵達演武場。
場地雖不寬廣,但僅召集府中親衛已綽綽有餘。
穿過廊道,行至校場。
劉表側身示意:"請將軍稍候,待將士齊聚,有任何訓示但說無妨。"
"嗯。"
劉蒼眸光微動,心中早有計較。
他唯求眾人心悅誠服。
190亂世儘踏破
須臾之間,校場已是黑壓壓一片。
兵甲鏗鏘,人頭攢動,場麵蔚為壯觀。
"將軍請。"
劉表退後半步,抬手相邀。
劉蒼大步向前,刹那間千百道熾熱目光齊聚其身。
這些將士深知,若非劉蒼力挽狂瀾,此刻他們或許已馬革裹屍。
雖為府衛鮮少臨陣,然覆巢之下無完卵。
"諸位!"
劉蒼立定高台,銳目如電掃視全場,聲若洪鐘。
所有人都緊繃著身體,目光如炬地注視著劉蒼。
"眼下兵荒馬亂,戰火摧殘了多少家園,屠戮了多少手足!"劉蒼的聲音如雷貫耳,在廣場上回蕩:"我們本是同根同源的炎黃子孫,為何要刀兵相見?"
現場鴉雀無聲。
這番話像重錘般敲擊在每個人心上。確實,血脈相連的同胞為何要自相殘殺?若非形勢所迫,誰願如此?劉蒼痛心疾首地說:"我明白,沒人願意看到烽火連天,但時局已至此,我們無法約束他人,所以——"
他略作停頓,環視四周。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全神貫注的模樣讓劉蒼暗自欣喜。有了口若懸河的天賦,這樣鼓舞人心的演說簡直易如反掌。
"我們唯有奮起反抗!唯有將那些禍國殃民的叛逆徹底鏟除,才能重現朗朗乾坤,再造太平盛世!"他的聲音越來越激昂,到最後幾乎是聲嘶力竭地呐喊。
"朗朗乾坤,太平盛世!"
"朗朗乾坤,太平盛世!!"
士兵們山呼海嘯般的呐喊直衝九霄,經久不息。誰不向往太平?自大漢開國以來,文帝之治,武帝盛世,哪個不是海晏河清?偏偏如今淪落到這般田地,這是所有人都不願看到的景象。
"弟兄們!"劉蒼再次高聲疾呼:"要想重現太平,就必須以殺止殺!殺得那些亂臣賊子聞風喪膽,殺得他們再不敢興風作浪!我劉蒼與劉表將軍皆是漢室正統,豈能容忍宵小之徒在這片土地上興風作浪?!"
這番話說得擲地有聲。士兵們先是沉默,繼而爆發出排山倒海的吼聲:
"殺!"
"殺!!"
"殺!!!"
聲浪一浪高過一浪,在演武場上空久久回蕩。觀禮台上的劉表深受震撼。他雖常對將士訓話以鼓舞士氣,卻從未達到如此效果。
"大漢氣數將儘之時,能得劉蒼將軍這般人物,實乃天不亡漢啊!"劉表由衷感歎。
喜歡三國:甄姬伴我統漢末請大家收藏:()三國:甄姬伴我統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