係統空間裡的繞梁古琴驟然出現在石台上。
這一幕令在場眾人同時色變。
"這!"
"琴從何處而來?"
"怎會突然出現一具古琴?"
三人瞠目結舌。
驚疑不定的目光齊刷刷投向劉蒼。
顯然,這是劉蒼刻意展示的手段。
他淡然一笑:"雕蟲小技,不足掛齒。"
聽聞此言,三人身軀劇震。
這般憑空取物的本事若還算小技,那何謂大能?眼前之人,莫非真是仙家?
周瑜眼中精光閃動,內心掀起驚濤駭浪。以他廣博的見識,也從未聽聞過這等神通。雖常聽仙家傳說,卻從未親眼得見。
沉吟良久,周瑜終是開口:"閣下......可是仙人?"
這話問得著實有失水準。作為與諸葛亮齊名的謀士,竟會問出如此迷信之言。然而這個時代,鬼神之說本就深入人心。
"嗬。"
劉蒼笑而不答,隻是平靜道:"閒話少敘。要聽琴,我便繼續彈;不聽,就此作罷。"
"這......"
周瑜頓時語塞。此刻的劉蒼渾身籠罩著神秘色彩,令人摸不清底細。
"先生請撫琴。"
魯肅突然出聲。儘管內心同樣震撼,但他清楚劉蒼是自己極力邀請而來。既無惡意,何必計較其身份手段?
"子敬。"
周瑜湊近低語:"可知這位先生來曆?"
"實不相瞞......"魯肅麵露苦笑:"我也不知。"
他這才想起,先前竟忘了詢問對方姓名。
"暫且不論。待琴曲終了,再請教名諱不遲。"魯肅提議道。
周瑜略作思索,微微頷首:"也好。"
反正人在眼前,總有機會問個明白。
二人私語完畢。
周瑜按下心頭疑惑,拱手作禮:"先生請。"
"善。"
劉蒼含笑應聲,指尖輕撫琴弦。
劉蒼全程聽完了兩人的對話。
他心中已有決斷,等曲子結束,便坦白自己的真實身份。
不過,有些事情暫時不便透露。
比如他此行的真正目的是收服江東。
隻能說是為了體察民情而來。
畢竟,現在的江東還未發展成後來的東吳,尚未完全脫離朝廷自立。
此刻的江東,不過是一方割據勢力。
思緒間,劉蒼抬手撫上琴弦,準備開始演奏。
就在這時,他腦海中響起係統的提示音。
【叮!】
劉蒼精神一振——看來又有新進展了。
【音律取勝,當前進度:50。】
周瑜不愧是江東樂壇一人,係統竟專門為此設置了進度條。
由此可見,周瑜的音律造詣確實不凡。
但對擁有神級琴技的劉蒼來說,獲勝易如反掌。
這簡直是係統送上門的好處,他自然不會錯過。
劉蒼凝神微笑,正要撥動琴弦,周瑜卻忽然開口:
"先生,此琴來曆非凡,不知如何稱呼?"
對精通音律的人來說,能見識名琴實乃幸事。
魯肅也投來期待的目光,顯然同樣好奇。
劉蒼略一遲疑——他本想隨手試彈,聽聽繞梁的音色。
但既然兩人問起,他便答道:"此琴名為繞梁。"
短短二字,卻令周瑜神色驟變。
作為音律大家,他當然知道繞梁的傳說。
"莫非是春秋時期楚王珍藏的繞梁琴?"周瑜急切追問。
相傳此琴由宋華遠獻給楚王,琴音嫋嫋,繞梁三日不絕。
楚王沉迷其中,七日不朝,足見其音色絕妙。
"繞梁?"魯肅也露出驚訝之色——這琴的典故他亦有所耳聞。
"正是。"劉蒼頷首確認。
聞言,周瑜與魯肅同時目光一凜。
撫琴者與聽琴者的心神皆被繞梁所引。
二人凝視著那張古琴,眼底儘是傾慕。
"得見繞梁,此願已足。"
周瑜低聲輕歎。
他素來通曉音律,對傳說中的繞梁琴,早已神往非常。
雖說不至於"此生無憾",卻足以顯見他此刻的喜悅。
餘光輕掃劉蒼,他溫聲相詢:"先生,之後可否容我撫弦?"
若能以繞梁奏曲,方能令他心潮澎湃。
"小事一樁。"
劉蒼朗聲應允:"待我撫畢,便由君試手。"
在他眼中,繞梁雖為稀世珍品,終究不過一件樂器。
何況讓周瑜這樣的知音撫弄,也算不負此琴盛名。
"請先生快些開始吧。"
魯肅在側催促。
他自忖琴藝不精,若貿然撥動繞梁,反倒有辱名琴。
隻要能聆聽繞梁清音,於願足矣。
"好。"
劉蒼五指輕搭琴弦。
"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