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稍作休整後,立刻察覺到右翼水寨防守薄弱,喜出望外。他先派小股部隊襲擾左寨,同時親率主力猛攻右寨,很快便將其攻克。
左右兩座水寨原是相互支援之勢,如今被破其一,趕來增援的董襲懊悔不已。他未曾想到自己一時失誤,竟留下了如此破綻。失去配合後,剩餘的水寨孤掌難鳴,很快陷入危機。
甘寧乘勝追擊,親自領兵強攻最後的防線。董襲與蔣欽拚死防守,但終究難敵甘寧的驍勇部隊。苦撐一日後,這座水寨也告失守。二人隻得帶著殘部倉皇退往夏口。
隨著兩座水寨接連陷落,夏口成為最後的屏障。若能攻下此處,江東之地將無險可守。
"痛快!真是痛快!"甘寧暢快大笑,轉身對黃祖道,"將軍,不如立即進攻,一鼓作氣拿下夏口?"
黃祖勸說道:"將軍勇猛過人,但士卒連戰兩日,已顯疲態。不如暫作休整,明日再戰。"
甘寧略一思忖,點頭應允。他雖精力充沛,但麾下將士需要恢複體力。"好,今日休戰,明日再攻。"
另一邊,夏口守將丁奉先前派出的援兵未能扭轉戰局。見水寨失守,他急忙打開城門,接應敗退的董襲、蔣欽入城。
丁奉字承淵,廬江人士,乃東吳四朝老將,資曆深厚。他驍勇善戰,足智多謀,一生征戰沙場。原本活躍於三國後期的他,此刻以更年長的姿態提前登場。
"二位先行休整,"丁奉沉聲道,"有丁某在此,夏口絕不容失!"
丁奉麵色陰沉,目光死死盯著江麵上林立的戰船。他嘴上雖說得硬氣,心中卻著實沒底——甘寧之勇他親眼所見,董襲、蔣欽的本事他也清楚,可連這二人都敵不過那員敵將。如今唯有盼著後方援軍速至。
蔣欽與董襲欲言又止,方才的敗績令二人麵上無光,朝丁奉抱拳一禮後,便隨親衛退下休整。
丁奉暗下決心:夏口絕不能在他手裡陷落。若當真守不住...便將董蔣二將送走,自己當以身殉城,以報孫策將軍知遇之恩。
"傳令全軍,嚴加戒備!"
——戰鼓聲震徹雲霄。夏口城外,新立軍營旌旗獵獵,肅殺之氣直衝霄漢。隨著營門轟然洞開,嚴整軍陣中躍出一騎——甘寧腰纏鐵索,背負強弓,在城門前縱馬挑釁。
城頭三人麵色鐵青。先前交手已讓他們認清:莫說單打獨鬥,便是董蔣二人合力也難敵這員虎將。見無人應戰,甘寧罵陣愈發猖狂,穢語不斷衝擊著守軍將士的耳膜。
"末將請戰!"董襲按劍怒吼,"再任其叫罵,軍心必潰!"
"不可!"丁奉斷然否決。他心知肚明——前番董蔣雙戰尚落下風,若此刻貿然出陣...
蔣欽悄然拽住同袍戰袍。殘陽如血,將城頭三道身影拉得老長。
甘寧在城下高聲叫罵許久,見守軍始終按兵不動,愈發張狂。隻是喊得久了,嗓子乾啞,隻得憤然瞪了一眼夏口城牆,暫且退回自家陣營。
敵軍不出戰,他亦無可奈何,除非強攻城池。
非是甘寧不願攻城,而是軍備不足,尚需趕製攻城器械——無器械襄助,強攻城池談何容易?
回到營中,甘寧與黃祖商議軍情。
“探來,孫權已命周瑜為帥,黃蓋、韓當為先鋒,率軍疾馳增援夏口。若不能趕在援軍抵達前攻下此城,戰局必將生變。”
黃祖麵露憂色。他雖自詡水戰嫻熟,陸戰卻非其所長。而黃蓋、韓當皆是昔日追隨孫堅征戰四方之名將,驍勇善戰,悍不畏死。
倘若二人及時趕到,再加上城中丁奉等三將,僅憑甘寧一人,恐難抵擋。
甘寧亦知事態緊迫,問道:“黃將軍,攻城器械打造得如何了?”
“工匠日夜趕工,明日應可完工。”
“好!”
甘寧猛然起身,目光灼灼望向夏口,決然道:“明日器械一成,立即攻城!不破夏口,誓不退兵!”
轉眼已至次日。
攻城器械齊備,戰鼓擂響,營門大開。甘寧一騎當先,率精銳士卒衝出大營。
依慣例,他先在城下叫陣,但守軍並非愚鈍之輩,明知不敵,豈會迎戰?
叫罵半晌,見對方仍無動靜,甘寧隻得下令強攻。
“傳令——攻城!”
號令一出,軍陣疾變。弓箭手率先發難,箭如飛蝗,寒光漫天,直撲城頭。緊接著,步兵齊聲呐喊,悍然衝鋒。井欄、雲梯、衝車緊隨其後,聲勢駭人。
後方,投石機列陣排開。赤膊士兵將人頭大小的石塊裝填完畢,令旗一揮,繩索斬斷,飛石呼嘯,轟然砸向城垣。
甫一交鋒,甘寧便掀起滔天攻勢,如狂潮壓境。
“舉盾!防箭!戒備!”
眼見敵軍攻勢凶猛,丁奉三人麵色驟變,急令守軍嚴防。
“啊——”
箭雨傾瀉,不少士兵中箭哀嚎。
未及喘息,巨石又至,轟然砸落,城頭震顫。
箭矢雖淩厲,但墜落的巨石更具。盾牌難擋其威,一擊便能奪人性命,即便未當場斃命,也會令傷者痛不欲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沉重的悶響在城頭與地麵回蕩,那是巨石砸落的聲響。利箭呼嘯,巨石轟然。
眼見夏口城牆被己方火力壓製,甘寧所部士氣高漲,衝鋒速度陡增。
攻城梯率先抵近城牆,鐵鉤牢牢扣住牆垛。士卒們咬住兵刃,雙臂飛快交替向上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