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好!諸位先退下吧,大都督請隨我來。"
見眾人情緒已穩,孫權揮手示意眾人退下,隨後親自引路,請周瑜入內室詳談。
進入內室後,周瑜臉上的從容之色儘褪。他向主座上的孫權鄭重行禮:"主公。"
"大都督不必多禮,請直言我等該如何應對?"
孫權對這位兄長臨終托付的重臣,始終保持著應有的敬重。
"主公,此事著實棘手啊。"
周瑜長歎一聲,繼續道:"剛獲情報,劉備大軍自南陽出發,以關羽、張飛為將,孟達為軍師,直取益州,已攻破武關抵達黃泥關。曹操亦出兵占領豫州,正虎視徐州方向。"
至於劉蒼,當前的局勢已不言自明。
孫權聞言愕然。其他諸侯也紛紛行動,年初尚太平無事,怎料至四月竟風雲突變,莫非皆受劉蒼......
"那我等該如何是好?"
雖說其他諸侯也在行動,但畢竟遠水難救近火。當務之急,還是解決眼前的困境。
周瑜暗自歎息。原本形勢大好,誰料一場刺殺竟引發如此局麵。
如今廬陵已被劉蒼占據,廬江岌岌可危,形成對江東四郡的合圍之勢。其他方向均無出路,唯有南向發展。然而南方荒蕪人煙,毫無擴張價值。江東四郡的出路,難上加難。
縱使他智謀過人,此刻也難覓破局之策。
"主公,眼下唯有求和一途。"
周瑜向孫權拱手進言。今日之局實在無計可施,唯一的擴張之路又毫無價值,隻能暫且求和。
孫權聞言勃然大怒:"求和?那劉蒼欺人太甚!趁我兄長新喪便悍然出兵,全然不顧道義,連我妹妹都被驅逐回來。如此可恨,竟要我主動求和?休想!"
這話若讓不知情者聽了,還以為孫尚香真是被劉蒼趕回來的。
周瑜無奈歎道:"將軍息怒,實在是彆無良策。"
他細細剖析局勢,再三開解。孫權神情漸緩,終是頹然道:"既如此...便依你所言,遣使求和罷。"話音未落,已是麵如死灰。
"該遣何人為使?"
在廬陵太守府中,劉蒼輕晃手中信箋,對郭嘉等人笑道:"諸位且看,孫權終是坐不住了,來信說要派使者商談。"
甘寧撫掌大笑:"主公明鑒!孫權小兒定是懼怕我軍攻打江東四郡,這才慌忙遣使求和。"他神采飛揚,顯是近日接連征戰令他鬥誌昂揚,此刻正摩拳擦掌盼著再戰孫吳。
曹性一隅,默不作聲。此時廳中僅有數人——黃祖鎮守夏口,太史慈則駐守建昌防備程普偷襲。
劉蒼轉向郭嘉:"奉孝以為我軍當如何行事?"
郭嘉從容應道:"張頜將軍攻打廬江已見成效,不日可下。主公眼下須留意劉備動向。"
"劉備?"劉蒼指尖輕叩案幾,"他此刻不是正在進攻益州麼?倒未曾想他在陳宮輔佐下,竟能在南陽郡站穩腳跟,著實可惜。"
這番感慨自然源於南陽郡本屬荊州地界,而荊州已歸順劉蒼。待江東戰事平息,收複南陽郡便是順理成章之事。至於盤踞南陽的劉備是降是亡,反倒無關緊要。
更出乎意料的是,在陳宮與益州孟達襄助下,劉備竟將兵鋒轉向益州——此般際遇,倒是與演義所述頗為吻合。昔日劉備正是應孟達等人之邀,方才入主益州。
劉備在孟達協助下攻破敵軍,直逼黃泥關,與守將僵持不下。雖遇阻滯,但難以遏製其攻勢。益州叛亂頻發,張魯占據漢中,加之劉璋疑心重重,麾下卻忠心耿耿,益州恐將落入劉備之手。
郭嘉洞若觀火。因劉蒼著力經營情報網絡,對各路諸侯及其麾下文臣武將皆了如指掌。他斷定劉璋非劉備敵手,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僅占地利,而地利亦難發揮效用。
"劉備果然還是按原定軌跡奪取了益州,即便有我插手。"劉蒼低聲自語,轉而問道:"奉孝,我等該如何應對?"
郭嘉輕啜壺中酒,呼出淡淡酒香。身旁甘寧喉頭滾動——這好酒之徒雖眼饞,卻不敢效仿,畢竟他非郭嘉,未得主公特殊青睞。
"不知主公如何看待當下局勢?"郭嘉不答反問。
劉蒼略作思忖:"我掌控幽、並、青三州。幽並二州相連,間隔冀州;青州毗鄰徐、兗二州,其中兗州為曹操所占。荊州與益州、兗州接壤,西南毗鄰武戲蠻,再南便是交州。"言及此處,他忽有所悟。
"主公英明。"郭嘉頷首,"荊州暫且不論。益州叛亂四起,劉備、張魯皆虎視眈眈,加之劉璋自顧不暇,不足為慮。當務之急乃曹操——其已得豫州,勢力大漲,正頻繁調兵,恐欲取徐州。"
"若曹操得徐州,北可攻冀州,西可取雍州。此二州無強將把守,恐難抵擋。屆時曹操將成為我等勁敵。"郭嘉眼中精光閃動。這終究是一統三國的魏武帝,稍有不慎便讓其乘勢而起。
"我等是否該謀取徐州?"劉蒼皺眉。徐州在十三州中疆域最小。
"非也,當取冀州。"見主公疑惑,郭嘉解釋道:"非棄徐州不顧,可分兵兩路——遣青州軍襲擾徐州以牽製曹軍,主力則直取冀州。"
曹操當前勢力與演義原著相比仍有差距。現已控製袞州、豫州兩地,正調集軍隊準備攻取徐州。若能拿下徐州,再西進奪取雍州、秦州與涼州,其實力將迅速增長至與劉蒼不相上下。
喜歡三國:甄姬伴我統漢末請大家收藏:()三國:甄姬伴我統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