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七通過那條隱秘的“汙穢通道”,將關於馮都尉與嚴主簿矛盾被壓製、以及自己與馮都尉飲酒試探的情況,寫成密報,成功送出了城外。
八義集前敵委員會很快就收到了這份情報。委員們立刻召開會議,圍坐在一起,仔細分析這份來自敵人心臟地帶的最新動態。
王吉首先發言,他結合自己在清河鎮做生意的經驗分析道:“各位,我在清河鎮時,常聽糧商們提起,這淩源府的嚴家,是本地盤踞多年的地頭蛇,勢力很大,連知府都要讓他們三分。現在馮都尉和嚴主簿的矛盾被強行壓下去,我看,這絕不是簡單的息事寧人,更像是知府陳望和嚴家這兩股勢力在暗中鬥法!陳望想借剿匪的機會打壓甚至鏟除嚴家,而嚴家則在拚命自保,甚至可能想反咬一口!我們正好可以利用他們這個矛盾!”
石磊作為政治乾部,思考的角度更為宏觀和深入。他搖了搖頭,說道:“王吉同誌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但我覺得,可能把事情想得簡單了。從政治角度看,陳望作為知府,首要考慮的是‘穩定大局’。尤其是在即將用兵剿匪的關鍵時刻,他絕不允許軍營內部出現內訌,動搖軍心。所以,他壓製矛盾,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剿匪行動的順利進行。至於秋後算賬...那是必然的!我敢斷定,一旦剿匪結束,無論成敗,陳望都會對嚴家下手!因為嚴家已經表現出了不臣之心。但嚴家也不是傻子,他們很可能已經做好了斷尾求生的準備,會犧牲掉嚴主簿這個棋子來保全家族。而馮都尉,作為朝廷委派的武官,與陳望利益捆綁,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陳望肯定會保他。這才是官場的常態邏輯。”
周鐵柱聽得一頭霧水,撓著腦袋,有些不耐煩地說:“哎呀!你們說的這些彎彎繞繞,我聽都聽不懂!什麼鬥法、什麼秋後算賬、什麼斷尾求生...太複雜了!要我說,管他陳望和嚴家怎麼鬥,咱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了!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地乾,比琢磨這些心裡舒坦多了!”
李銳年輕,思維活躍,他提出了一個更大膽的猜想:“石代表的分析有道理,但我總覺得,陳望的心思可能沒那麼簡單。他壓製矛盾,如果僅僅是為了穩定大局,那他完全可以用更溫和的方式調解,而不是這種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實則暗藏殺機的高壓手段。他這麼做,會不會有更深層的目的?比如...他在下一盤更大的棋?他是不是想利用這次剿匪,不僅消滅我們,還要趁機清洗內部,把所有不聽他話的勢力一網打儘,徹底掌控淩源府?如果真是這樣,那他的野心和謀劃,就非常可怕了!我們如果能搞清楚他真正的圖謀,說不定就能找到反製的機會,甚至利用他們內部的裂痕,來贏得這場反圍剿的勝利!”
幾種不同的觀點在會議上激烈碰撞,誰也說服不了誰。但大家都認同一點:敵人內部並非鐵板一塊,存在著深刻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矛盾。這個矛盾雖然暫時被壓製,但就像一座休眠的火山,隨時可能爆發。
王吉作為情報負責人,總結道:“同誌們分析得都有道理。目前情報有限,我們還無法準確判斷陳望的真實意圖。但無論如何,敵人內部的矛盾是我們的可乘之機!我建議:”
“第一,指令楊老七同誌,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繼續密切關注馮都尉、嚴主簿以及他們與上層陳望)之間的動態,尤其是尋找任何可能表明陳望更深層意圖的蛛絲馬跡。”
“第二,加強對淩源府方向的情報收集,特彆是關於官府內部人事變動、物資調配、以及嚴家近期動向的信息。”
“第三,我們的作戰計劃,必須充分考慮敵人內部可能存在的變數。要製定多套預案,一旦敵人內訌,我們如何應對;如果敵人暫時團結一致,我們又該如何利用他們的矛盾進行分化瓦解。”
前敵委員會最終采納了王吉的建議,決定采取“外緊內鬆”的策略:對外,加強戰備,積極防禦;對內,密切關注敵情,等待並創造戰機。
會議結束後,相應的指令被迅速發出。楊老七在敵營中的任務變得更加艱巨和危險,他需要像在刀尖上跳舞一樣,既要獲取有價值的情報,又要確保自身的安全。而整個八義集根據地,則在緊張的戰備氣氛中,等待著最終考驗的來臨。所有人都意識到,這場反圍剿作戰,勝負的關鍵,或許不僅僅在於戰場上的廝殺,更在於對敵人內部矛盾的洞察和利用。
隔離小屋中,陸鳴仔細閱讀了前敵委員會送來的會議報告。他對前委製定的“外緊內鬆、密切關注、多套預案”的策略表示讚同,認為這是當前條件下最穩妥的做法。
但陸鳴的思考並未止步於此。他換位思考,將自己代入到知府陳望的角色中,試圖揣摩這位對手的真實意圖和可能采取的行動。他將這個問題拋給了彈幕。
彈幕立刻熱鬨起來,各種“知府模擬器”紛紛上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要是陳望,肯定保馮都尉啊!武將才是自己人!】
【保什麼保!讓他們鬥!鬥得越狠,我越能坐收漁利!】
【對!最好兩敗俱傷,我把他們一起收拾了!】
【要我說,就該借這次剿匪,把不聽話的全清理掉!】
這些討論雖然有趣,但大多停留在權術層麵。直到那條研究黨史的金色彈幕再次出現,提出了一個更高維度的戰略構想:
【主播及諸位網友之見,多囿於權謀之術。】【然鬥爭之最高境界,在於攻心,在於瓦解敵之政治基礎。】【陳望欲壓製矛盾,我便偏要將其公開化、尖銳化!】【可發動一場宣傳戰,將馮都尉與嚴主簿之矛盾,乃至陳望偏袒馮都尉、意圖打壓地頭蛇之陰謀,通過匿名揭帖、流言等方式,在夏縣乃至淩源府散播開來。】【此計一出,敵內部必生猜忌,軍心民心動搖。陳望越是想壓,矛盾爆發得越快!】【此乃陽謀,攻敵之必救!】
這個“宣傳戰”、“陽謀”的思路,讓陸鳴眼前一亮,豁然開朗!對啊!與其被動猜測敵人的謀劃,不如主動出擊,把水攪渾,讓敵人內部先亂起來!
【大佬牛逼!】
【這招狠啊!殺人誅心!】
【不愧是研究黨史的!格局打開了!】
【陳望怕是要吐血了!】
彈幕裡一片讚歎,對這位“大佬”佩服得五體投地。
然而,陸鳴的興奮隻持續了片刻,一個嚴峻的現實問題立刻浮現在他腦海中。他眉頭緊鎖,在紙上寫道:
“此計甚妙!然有一致命隱患:消息來源如何解釋?目前唯一知曉馮、嚴矛盾細節並能接觸到軍營內部情況的,隻有楊老七同誌!一旦我們散播消息,陳望和馮都尉第一個懷疑的對象,必然就是楊老七!屆時,為了平息嚴家的怒火和證明自己的‘清白’,陳望很可能會殺了楊老七來滅口!我們絕不能為了戰術勝利,而讓深入虎穴的同誌陷入絕境!”
這番話,如同一盆冷水,讓剛才還熱烈討論的彈幕瞬間冷靜下來。
【對啊!怎麼把老楊給忘了!】
【這...這不是把老楊往火坑裡推嗎?】
【不行不行!不能這麼乾!】
【大佬,快想想辦法啊!】
那位研究黨史的大佬也沉默了片刻,然後坦誠地承認:
【是吾考慮不周。】【確未顧及潛伏同誌之安危。】【鬥爭之策略,需兼顧全局與細節,保護同誌與打擊敵人同等重要。】【此計...需從長計議。】
陸鳴沒有責怪任何人,他知道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他既想利用敵人的矛盾,又必須保證楊老七的絕對安全。他沉思良久,將“發動宣傳戰,公開敵人矛盾”的計策,連同自己對於楊老七可能暴露的深深擔憂,一起寫了下來,作為一份重要的戰略建議,提供給了前敵委員會,並著重強調:“任何行動方案的製定,必須以確保楊老七同誌生命安全為絕對前提!”
前敵委員會收到陸鳴的建議後,高度重視,立刻召開了緊急會議。
會議上,委員們圍繞陸鳴提出的“陽謀”與“隱患”,展開了更加深入和激烈的討論。
王吉作為情報負責人,態度最為堅決:“我堅決反對在目前情況下執行這個計劃!這等於直接把楊老七同誌暴露在敵人的屠刀下!我們絕不能拿同誌的性命去冒險!”
石磊則從政治影響的角度分析:“大隊長的擔憂非常正確。如果我們為了戰術勝利而犧牲同誌,會在隊伍內部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動搖軍心,違背我們人民軍的根本宗旨!此例不可開!”
周鐵柱雖然不太懂複雜的謀略,但態度鮮明:“俺不管什麼計策不計策!老楊是咱們的兄弟,不能讓他送死!誰要敢這麼乾,俺第一個不答應!”
李銳年輕,思維更活躍,他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想法:“大隊長的計策本身是極高明的!我們不能因噎廢食。關鍵是如何既能達到公開矛盾、擾亂敵人的目的,又能完美地撇清楊老七同誌的嫌疑?我們能不能想辦法,偽造一個消息來源?或者,利用敵人內部的其他人來‘無意中’泄露這個消息?”
這個思路給了大家新的方向。眾人開始集思廣益,設想各種可能性:能不能偽造一封從府城流出的、涉及此事的密信?能不能收買一個嚴家的下人或者馮都尉軍中某個不得誌的低級軍官,由他們之口將矛盾散播出去?能不能利用夏縣那些對陳望和嚴家都心懷不滿的小官吏或商人?
會議的氣氛從最初的堅決反對,轉向了如何完善計策、規避風險的技術性討論。前委領導班子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個戰術問題,更是一個考驗他們智慧、擔當和對同誌情誼的複雜命題。他們必須想出一個萬全之策,既要達到戰略目的,又要確保戰友的平安。
最終,會議決定:原則上同意陸鳴大隊長提出的“宣傳戰”方向,但暫不執行。責成王吉同誌的情報組,結合現有情報和渠道,儘快研究製定一套詳儘的、能夠有效保護楊老七同誌安全的實施方案,經前委集體審議通過後,方可謹慎推行。
這個決定,既體現了對戰略機遇的敏銳捕捉,也彰顯了人民軍對生命的尊重和對戰友的負責。一場圍繞如何“安全地”引爆敵人內部矛盾的智慧較量,在前敵委員會的深思熟慮中,悄然展開。而遠在敵營的楊老七,對此還一無所知,他仍在刀尖上,為根據地的生存,默默堅守著。
喜歡穿越封建社會彈幕教我怎麼革命請大家收藏:()穿越封建社會彈幕教我怎麼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