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義集人民軍按照“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開始向淩源府乃至晉省其他地區的廣大農村進行輻射和滲透。工作隊帶著“減租減息”、“建立農會”的口號,深入到一個又一個村莊。
然而,這一次,他們遇到的阻力,並非主要來自那些明火執仗的地主武裝,而是來自鄉村中一個更隱蔽、更具影響力的階層——有功名的讀書人秀才、舉人等)。
這些鄉村士紳,他們或許沒有龐大的私人武裝,但他們擁有知識、聲望和在宗族中的話語權。更重要的是,他們享有免稅免役的特權,他們的土地往往依附於大量佃戶,是現行體製下的既得利益者。人民軍的政策,直接觸動了他們的根本利益!
“諸位鄉親!切莫聽信外鄉人的蠱惑!”在王家村的祠堂前,一位王秀才正慷慨激昂地對圍觀的村民宣講,“減租?分地?此乃悖逆聖人之教,擾亂朝廷法度之舉!自古以來,田租地契,皆有定規,豈能說減就減,說分就分?此等行徑,與強盜何異?!”
他利用自己本鄉人的身份和“讀書人”的光環,極力煽動村民對工作隊的不信任和抵觸情緒。一些不明就裡、敬畏“秀才公”的村民,開始猶豫觀望。
工作隊試圖講道理,宣傳人民軍的政策是為窮人謀福利。但他們的“大白話”,在滿口“之乎者也”、“聖人之言”的王秀才麵前,顯得蒼白無力,常常被駁得啞口無言。工作隊的同誌氣得夠嗆,卻又無可奈何。
“嘴上功夫是真不如這些讀書人啊!”工作隊長懊惱地向負責此項工作的石磊彙報,“他們太能說了,引經據典,我們很多戰士文化水平不高,根本說不過他們!再這樣下去,群眾會被他們蒙蔽的!”
石磊接到報告,眉頭緊鎖。他深知,這些鄉村士紳是塊難啃的骨頭,他們的影響力根深蒂固。單純依靠武力壓製或者簡單的宣傳,效果有限。必須從思想上瓦解他們的權威,讓群眾看清他們的本質!
“不能讓這群既得利益者們再蠱惑下去了!”石磊下定決心,“他們不是能說會道嗎?好!我們就派更能說、更懂道理的人去跟他們說!”
他立刻從根據地的政工乾部和士兵委員會中,抽調了一批有文化、有口才、並且對階級理論有較深理解的骨乾,組成“政策宣講隊”,火速派往鬥爭激烈的村莊支援工作隊。
宣講隊到達王家村時,正趕上王秀才又在祠堂前“布道”,鼓動村民抵製“分地亂命”。
一位年輕的政工乾部我們稱他為小李)分開人群,走到王秀才麵前,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禮,開口道:“這位秀才公,您口口聲聲聖人之言,朝廷法度。請問,聖人可曾說過,讀書人就應該免稅免役,讓貧苦農夫承擔所有賦稅?朝廷法度,可是允許豪強兼並土地,讓百姓無立錐之地?”
王秀才一愣,沒想到對方敢直接質疑“聖人之教”和“朝廷法度”的合理性,他強作鎮定,斥道:“放肆!聖人之教,朝廷律法,豈是爾等粗鄙武夫可以妄議的?!我等讀書人,寒窗苦讀,為國儲才,享受些許優待,乃是天經地義!”
小李冷笑一聲,聲音洪亮,確保每個村民都能聽到:“天經地義?我看是巧取豪奪!我們人民軍,不是皇帝的軍隊,更不是為哪個朝廷服務的軍隊!我們是人民的軍隊!我們做事,隻問一條:對老百姓有沒有好處!減租減息,讓餓肚子的人有飯吃,這就是最大的道理!至於你們說的那個朝廷,那個法度...”
他環視周圍越聚越多的村民,語氣陡然變得激昂:“正是那個朝廷,那個法度,逼得我們活不下去,我們才要反抗!才要建立自己的農會,立自己的規矩!在這裡,人民最大!人民的利益,就是最高的法度!”
這番話,如同驚雷,在村民中炸響!他們第一次聽到有人如此直白地挑戰“朝廷”和“聖人”的權威!
王秀才氣得渾身發抖,指著小李:“你...你...大逆不道!簡直是反賊!”
小李毫不退縮,繼續開火,直指要害:“秀才公!收起你那套假仁假義吧!你們張口閉口仁義道德,心裡裝的,全是自己的田租和特權!你們有幾個真正把村裡這些麵朝黃土背朝天的鄉親放在心裡?!你們和縣衙裡的官吏沆瀣一氣,欺壓百姓的事,我們還見得少嗎?!”
王秀才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貓,跳起來尖聲反駁:“胡說八道!血口噴人!我們王家世代書香,修橋鋪路,造福鄉裡!我們還給佃戶減免租子,修建學堂,教孩子們讀書識字!沒有我們,他們早就被縣衙的苛捐雜稅逼死了!你們這些外鄉人,懂什麼?!”
“減免租子?修建學堂?”小李嗤之以鼻,他從隨身攜帶的皮包裡,掏出了幾份從夏縣地主家抄獲的賬本和往來書信的副本這是王吉情報組提供的“彈藥”),“秀才公,你看看這是什麼?這是我們從夏縣幾個‘樂善好施’的士紳家裡搜出來的!上麵白紙黑字記錄著,你們是如何與縣衙的稅吏勾結,將本應由你們承擔的賦稅,轉嫁到普通農戶頭上!所謂的‘減免租子’,不過是把朝廷的稅變成了你們的租!你們修的學堂,收的都是誰家的孩子?怕是隻有你們本家和富戶的孩子才讀得起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些確鑿的證據一亮出來,王秀才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支支吾吾,再也說不出話來。周圍的村民開始竊竊私語,看向王秀才的眼神,充滿了懷疑和憤怒!
政工乾部趁熱打鐵,對村民們喊道:“鄉親們!擦亮眼睛看看吧!誰才是真正為我們好?是這些嘴上說得好聽,卻把我們血汗錢裝進自己腰包的‘秀才公’?還是我們這些提著腦袋來幫大家減租分地、讓大家過上好日子的人民軍?!”
“是人民軍!”人群中,開始有人響應。曾經被王秀才蒙蔽的村民,漸漸醒悟過來。
這場公開的辯論,以人民軍政工乾部的完勝告終。王秀才在村民的唾罵聲中,灰溜溜地逃回了家,再也無法在村裡抬起頭來。
消息傳回八義集,石磊和陸鳴都鬆了一口氣。他們知道,與鄉村士紳的這場“文鬥”,其意義不亞於一場軍事勝利。隻有從根本上瓦解舊有的思想權威,才能真正的發動群眾,將根紮牢。人民軍的農村工作,在經曆了最初的挫折後,終於找到了正確的突破口,開始向著更深的層次推進!
王家村那場與王秀才的激烈辯論,雖然以人民軍政工乾部的勝利告終,但其過程卻給八義集根據地的高層敲響了警鐘。
石磊將詳細的報告呈送給陸鳴,報告中特彆強調了鄉村讀書人士紳)在基層的可怕影響力——他們或許沒有刀槍,但他們壟斷了知識、掌握了話語的解釋權、在宗族中擁有道德權威。一個王秀才,僅憑三寸不爛之舌,就差點煽動起整個村子對抗工作隊!這種“軟刀子”的殺傷力,在某些時候,比地主的武裝更可怕!
【我的天!一個秀才就這麼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