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社會主義改造1_穿越封建社會彈幕教我怎麼革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一百章 社會主義改造1(1 / 1)

在晉省廣闊的農村地區,新舊知識分子之間的“文化大戰”持續發酵,其影響遠超簡單的辯論勝負,而是深入到思想層麵的劇烈碰撞。

李秀才等人民軍派出的文化乾部,不僅口頭宣講,還開始有組織地散發、傳閱一些經過精心編寫的、用淺顯白話闡述的社會主義思想小冊子。這些冊子內容涵蓋廣泛,從“為什麼窮人辛苦勞作卻吃不飽飯”,到“地主士紳的錢是從哪裡來的”,再到“什麼是人人平等,為什麼要推翻不公平的舊世界”。

這些冊子,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鄉村知識分子圈層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

對於那些有功名在身、享有特權的上層士紳來說,閱讀這些小冊子,是一種極其痛苦和恐懼的體驗。

當他們讀到關於“勞動剩餘價值”的論述時——即勞動者創造的財富,遠超過其所得的報酬,而被大地主,大官僚無償占有的部分,就是剝削——許多人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冷汗浸濕了衣衫。

“這...這說法...太...太可怕了!”一位張舉人拿著冊子的手都在顫抖。他家族擁有良田千畝,佃戶數百。他自幼讀聖賢書,信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認為自己家族的富貴是祖上積德、自己寒窗苦讀應得的。但此刻,冊子上的文字,卻像一把鋒利的解剖刀,無情地剖開了他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將他引以為傲的“詩書傳家”與“田租剝削”赤裸裸地聯係在一起!

他開始不由自主地回想:自家糧倉裡堆積如山的糧食,有多少是自家子弟親手種出來的?幾乎沒有!都是仰仗佃戶們的血汗!自己錦衣玉食的生活,舒適的宅院,甚至供養自己讀書考取功名的費用...其來源,不正是在剝削那些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夫嗎?

“難道...難道我們...真的做錯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罪惡感和恐慌,開始在這些上層士紳的心中蔓延。他們第一次從理論層麵,清晰地認識到自己作為剝削階級的本質。這種認知帶來的衝擊,是顛覆性的,讓他們坐立難安,甚至開始懷疑自己一生信奉的價值體係。

而對於那些身處底層、生活清苦的普通讀書人如鄉村塾師、落第童生)來說,閱讀這些小冊子,則是一種醍醐灌頂般的震撼和覺醒!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啊!”一位在破廟裡教幾個蒙童糊口的王塾師,讀到激動處,忍不住拍案而起,熱淚盈眶,“我說為何我寒窗十載,卻依舊貧困潦倒!而那些不學無術的土豪劣紳,卻能坐享其成!原來這世道,從根子上就是歪的!它保護的是剝削,壓迫的是勞苦大眾!”

他們從這些思想中,找到了解釋自身悲慘境遇的答案,也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希望!他們過去或許對現實不滿,但最多是發發牢騷,歸咎於自己“命不好”或“時運不濟”。但現在,他們明白了,個人的不幸,根源在於整個社會製度的不公!

“人民軍...他們不是簡單的反賊!他們是有理想、有藍圖、要徹底改造這個世界的革命者!”另一位李童生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他們要建立的,是一個人人平等,沒有剝削和壓迫的新世界!這...這才是真正的‘大道’啊!比那些空談‘仁義道德’的聖人之言,高明何止千萬倍!”

這批底層知識分子,迅速被社會主義思想所吸引和征服。他們開始主動靠近人民軍的工作隊,如饑似渴地學習新思想,並積極運用自己識文斷字的特長,幫助工作隊宣傳政策、編寫教材、教育群眾。他們從舊秩序的失意者,轉變成了新社會的積極建設者。

這場發生在思想深處的革命,其威力遠比刀槍更為巨大。它動搖了剝削階級的合法性根基,喚醒了被壓迫者的階級意識。越來越多的鄉村知識分子,在事實和理論的麵前,開始重新選擇自己的立場。

上層士紳在恐懼和孤立中日益萎縮,底層知識分子在覺醒中不斷歸附。人民軍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思想,如同燎原的星火,在晉省的農村大地上,點燃了越來越多的人心,為根據地的鞏固和擴大,提供了無比堅實的思想基礎和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正在思想的土壤中,悄然孕育、加速進行!

在社會主義思想的持續衝擊和感召下,晉省各地農村中,越來越多的底層讀書人——那些生活困頓的私塾先生、屢試不第的童生、以及一些家道中落的士人子弟,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和鼓舞。他們看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充滿理想光輝的新世界藍圖,迫切地想要加入人民軍,成為這場偉大變革的一部分。

他們紛紛找到當地的人民軍駐村乾部,特彆是最早投身革命的李秀才,表達了自己想要參軍的強烈願望。

然而,麵對這群熱情高漲的知識青年,李秀才卻表現得異常冷靜,甚至有些嚴厲。他沒有立刻表示歡迎,而是用審視的目光看著他們,沉聲問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們說想加入人民軍,是為了革命。那我問你們,你們是真的理解了什麼是社會主義?理解了我們要革誰的命,為誰革命,靠誰革命嗎?”

眾人一愣,七嘴八舌地回答道:

“理解!就是要打倒土豪劣紳,讓窮人過上好日子!”

“對!要人人平等!”

“我們讀了冊子,知道剝削是不對的!”

李秀才搖了搖頭,語氣帶著過來人的深沉:“我看,未必吧!你們現在的狀態,恐怕和我當初在八義集時差不多。心裡或許有幾分不平,有幾分對現實的不滿,但更多的,可能還是想混口安穩飯吃,或者覺得這是一條出人頭地的新途徑罷了!”

他環視著這些臉上還帶著幾分舊文人清高氣的年輕人,語重心長地說:“同誌們!有一點,你們必須從心底裡弄明白,並且牢牢記住!加入人民軍,不是來當官做老爺的,更不是來當‘勞心者’指揮彆人的!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架子,參加勞動,和工農群眾打成一片!不能再以舊時代‘讀書人’的身份自居了!”

這話一出,頓時引起了一陣騷動。不少年輕人臉上露出了不解甚至抵觸的情緒。

“什麼?還要勞動?”一個叫秦霄賢的年輕童生忍不住叫了起來,“李先生!我們是來參加革命,來出謀劃策,來乾大事的!不是來種地乾雜活的!那些粗活,本來就是農民該乾的啊!我們讀了書,不是應該用腦子嗎?”

“哦?”李秀才的目光銳利地看向秦霄賢,反問道:“秦霄賢同誌,照你的說法,這世上就是生來有一種人,是專門該勞動的?而另一種人,是生來就該用腦子、就該治人的?”

秦霄賢被問得一怔,下意識地引經據典:“孟子曰:‘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此乃天下通義!讀書明理,自然該居於上位,統籌規劃...”

“秦霄賢同誌!”李秀才打斷了他,語氣嚴肅但並不粗暴,“你把‘智慧’和‘勞動’對立起來看,這個思路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你學習過‘勞動創造了世界’這門課程嗎?”

秦霄賢茫然地搖搖頭。

李秀才走到一塊空地,隨手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了起來,開始了他的“授課”:

“那好,我今天就跟你,也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這個最根本的問題:究竟是勞動創造了世界,還是智慧創造了世界?”

“我們先往回看,看很遠很遠以前。”李秀才的聲音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在遠古時代,世界上還沒有皇帝,沒有官府,甚至沒有你們所說的聖人先賢!那時候,人類從茹毛飲血,到學會鑽木取火、狩獵畜牧、刀耕火種...我問你,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是誰完成的?是某個天生的‘聖人’一拍腦袋想出來的嗎?不!是無數遠古的先民,在漫長的生存勞動中,一點一點摸索、嘗試、積累出來的!是勞動,創造了最初的人類和人類社會!”

他繼續深入:“再說近點,我們住的房子是誰蓋的?我們吃的糧食是誰種的?我們身上穿的布是誰織的?推而廣之,我們眼前這整個世界——田園、道路、城池、器械...哪一樣,能離開勞動者的雙手?”

秦霄賢等人聽著,開始陷入沉思。

李秀才總結道,聲音激昂:“歸根結底,這整個世界,就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勞動,不僅創造了物質財富,更在勞動的過程中,創造和積累了智慧!所謂的‘聖人’,所謂的‘智慧’,不過是善於總結和提高了勞動者在實踐中的經驗而已!他們本身,也離不開勞動的滋養!”

他目光灼灼地看著秦霄賢等人:“所以,我們今天要革命,要重視以農民為主的勞動人民,正是因為他們才是社會財富的真正創造者,是人類曆史的真正主人!你們所說的皇帝、聖人,如果脫離了勞動和勞動人民,他們什麼也不是!我們革命,就是要打破‘勞心者治人’的舊框框,讓創造曆史的主人,真正成為社會的主人!”

一番深入淺出、有理有據的論述,如同洪鐘大呂,震撼著在場每一個年輕讀書人的心靈!秦霄賢等人臉上的不服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和反思。他們第一次從這樣一個根本的視角,去審視勞動、智慧和階級的關係。

“李先生...我...我好像有點明白了...”秦霄賢喃喃道,臉上火辣辣的。

李秀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緩和下來:“明白了就好!加入人民軍,首先要革掉的,就是自己腦子裡‘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舊思想!要真心實意地拜勞動人民為師,在勞動中鍛煉自己,改造自己!隻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革命戰士,而不是一個換湯不換藥的舊文人!你們,能做到嗎?”

“能!我們一定能!”這一次,年輕讀書人們的回答,充滿了真誠和決心!

這場關於“勞動”的深刻辯論,成為了這批知識分子加入人民軍前最重要的思想洗禮。它從根源上動搖了他們舊有的世界觀,為他們真正融入人民軍隊、與工農群眾結合,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人民軍的文化隊伍,又注入了一批經過淬煉的新鮮血液!

喜歡穿越封建社會彈幕教我怎麼革命請大家收藏:()穿越封建社會彈幕教我怎麼革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何以為民 逼我老婆改嫁?我反手一個大逼兜! 年代1968:牛棚裡的幸福生活 北大荒?開局自帶兩百平物資倉庫 婚內不同房?你當本世子舔狗呀? 讓你穿越,帶回來反重力是什麼鬼 盜墓:開局撿屬性,成就盜墓之王 錯亂王妃,忠誠的狗 碎璃重曜 丟掉戀愛腦,真學霸隻想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