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好了嗎?將來要是他敢,我打敗他再饒他一命,這恩情還不夠大?"
典韋:"......"
許褚:"......"
郭嘉聽得直扶額。
這主公簡直了......
次日清晨。
冬陽破雲而出,積雪漸融。
許衡帶著郭嘉、典韋為劉備送行。
劉備讓張飛回去運糧,自己則和關羽前往許都拜會曹操,再麵見天子。
原本許衡也該同去,但他早就在皇城部署了四百龍騎兵,再加上糜氏贈予的六百死士,權當自己到場了。
眼下他正打算親自帶兵進入兗州,向揚州方向推進。
雪地裡,兩人並肩走了一段。
劉備越聊越覺得相逢恨晚——這位執金吾驍勇善謀,更難得是寒門出身卻忠於漢室,正是自己最想結交的人才。
"逸風。"
營門口,劉備突然攥住許衡的手,動情道:"真舍不得你啊。"
"天下英雄雖多,像你這般的卻少見。若能早些相識......"劉備目光灼灼,滿是真誠。
許衡笑著拍拍他的手背:"玄德兄放心,等我收拾完袁術,咱們青梅煮酒的日子長著呢。"
劉備神色一肅,解下腰間紅青兩柄寶劍。劍光閃過,地上頓時現出兩道平整的交叉斬痕。
"好劍!"典韋等將領暗自讚歎。
劉備手持青鞘劍遞給許衡:"逸風,此乃雌雄雙股劍,這把雌劍贈予你。"
"使不得!"許衡連連後退,咧嘴笑道:"大丈夫豈能佩帶雌劍?要送就送雄的!"
張飛、關羽聞言大笑。關羽意味深長地瞥了許衡一眼——昨夜酒酣,劉備在帳中對他讚不絕口。
劉備笑著遞出紅鞘雄劍。許衡接過這柄削鐵如泥的寶劍,朗聲道:"改日定取袁術佩劍回贈玄德兄!"
"可彆!"張飛誇張地皺眉,"那袁術的劍沾著脂粉氣,大哥可用不慣!"提起當年被袁術克扣軍糧的舊事,眾人哄堂大笑。
笑鬨間,許衡心中了然:這般和樂景象恐難再現。眼前這三位未來,終究要各奔前程。如今劉備暫棲曹營,遲早要騰雲化龍。
"可惜......"許衡摩挲著腰間雄劍,目送劉備遠去。
當日,劉備隨曹操入宮麵聖。二人同乘車駕,談笑風生,絲毫不見隔閡。
在曹操眼裡,劉備始終占據著重要位置。
金吾衛分列兩側時,兩人並肩走上台階。
文武官員陸續到齊,漢獻帝劉協端坐主位。雖非正式朝會,卻聚集了滿朝重臣。
禦史台與尚書台的諸多官員悉數在場。
太尉與禦史大夫同樣位列其中。
楊彪和董承等待多時,見劉備入內,二人交換眼神,各自盤算著心事。
"曹卿家,今日召集眾臣所為何事?"
劉協向身旁的曹操發問。
曹操含笑回應:"陛下可認得殿前這位?"
"朕......確實不認識。"
劉協一時茫然,此人為何需要自己辨認?
曹操繼續道:"這位是汝南太守劉備,去歲臣曾上表請陛下任命。"
"哦......"
那年劉協隻記得許都之事。
對這個名字已完全沒了印象。
曹操再次提醒:"若沒記錯,當年討伐董卓時,他曾自稱為景帝玄孫、中山靖王後裔。"
"竟有此事?!"
劉協頓時驚詫。
仔細端詳著階下之人。
"卿家可否抬頭讓朕一觀?"
劉備緩緩仰麵,神色平和淡然。始終低垂眼瞼,恭敬行禮後再次伏地。
劉協未能看出端倪,急令侍從:"快取宗譜來!"
此時董承暗中示意,早有宦官捧著族譜展開供皇帝查閱。
劉協先看嫡係一脈,再查分支世係......
果然在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中,記載著劉備之名。
雖然支係繁雜,但確實位列宗譜。
劉協不由得驚歎:"如此說來,愛卿當真是朕的皇叔啊!"
劉備依然神色平靜,俯身再拜。
曹操突然察覺異樣,目光銳利地掃向董承等人。
而對方眾人皆神色如常,看不出絲毫破綻。
曹操瞥見這一幕,嘴角忽然泛起一絲難以察覺的弧度。
真有意思,認了個皇叔就沒人吭聲?)
當年我要個司空,倒有人跳出來問怎麼不當丞相?)
這會兒倒都裝起啞巴來了。)
他心知這群人藏著貓膩,卻故意按兵不動。
早晚要收拾你們。)
下朝時,曹操故意與劉備並肩而行。眾臣識趣地保持距離,反倒給了他試探的機會。
"玄德既為皇叔,不如留在許都任職?"曹操狀似隨意地提議,"正好許都有幾個適合的軍職,也好常伴陛下。"
劉備心頭警鈴大作,臉上卻堆滿感激:"若得曹公提攜,備感激不儘。"
好個喜怒不形於色。)
曹操暗自讚歎,這養夫當真了得。
喜歡三國:曹營悍將,從馬鐙破陣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曹營悍將,從馬鐙破陣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