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沮授已被派往清河郡安撫民情,管理官吏與庶民。
田豐是唯一隨侍在側的謀士,那個慣於阿諛奉承卻故作清高的許攸也不在身邊,正是絕佳時機。
務必時刻讓主公保持愉悅心情。
袁紹神情倨傲,近日傳來的消息全是在鄴城聚集人口,調運軍需物資修築城池。
如此情勢下,敵軍絕無可能再度襲擾,境內剛掀起的波瀾自然平息。
待到下次大戰爆發時,掌控天時地利者必是袁氏。
"公則此言,正合我意。"
袁紹收劍歸鞘,轉身登上車駕。隨行文官皆策馬兩側,靜候指示。
"本將與公孫瓚鏖戰經年,諸君可曾見我倉皇敗逃、用兵拮據之態?"
眾文官紛紛搖頭。確實從未聽聞,袁軍始終掌握戰場主動權。
自界橋一役後,威震幽州的白馬義從便一蹶不振。
"故日後與曹軍交鋒亦是如此。我軍威勢已成,曹操所謂不敗戰績,不過是剿滅些烏合之眾罷了。"
袁紹斜倚榻上。如今平定北方公孫瓚,幽州廣袤疆域儘歸麾下,假以時日便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兵馬錢糧。
這般碾壓之勢。
身為雄主,袁紹深知此戰勝利不僅是奪取幽州而已。
他要以這般傲視群雄的姿態,將全軍士氣推向巔峰。
必須對曹軍保持輕蔑——那些烏合之眾何足為懼?他日交鋒時,必如屠雞宰狗般將其殲滅。
這才是製勝關鍵。
"主公英明!曹操不過靠饑腸轆轆的黃巾餘孽起家,怎比得上我們擊潰威震邊陲的白馬義從?"
郭圖放聲大笑,睥睨眾人道:"更有跳梁小醜許衡妄想竊據鄴城。區區鄴城本屬漢土,暫借他又何妨?主公他日必當收複!"
三六九
“奪回!”
“主公英明神武!”
“所向披靡!”
“戰無不勝!”
“我等當世無雙。”
“主公威震天下,八方臣服!”
四周將士熱血沸騰,情緒高漲到了極點。
見此情形,袁紹終於露出滿意的神色。這場大勝的價值,此刻才真正顯現。
他最擔心的就是戰後將士們喪失鬥誌,止步不前。
如今看來軍心可用,麾下虎狼之師定會繼續討伐曹操。待他回到南方穩住局勢,便可與曹操展開爭奪北方霸權的決戰。
這場大戰或許會持續數年,但袁紹信心十足。
冀州、幽州、並州、青州,三州沃野千裡,數百萬乃至千萬百姓將成為取之不儘的兵源糧倉。曹操的領地不過其半數,更何況還有許衡橫亙其間。
勝負關鍵,全在布局。
......
數日後。
幽州決戰的消息傳遍天下,各方諸侯無不震動,紛紛調整戰略。無論袁曹之爭結局如何,他們都將麵對一個坐擁六州之地、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龐然大物。如何自保,成為首要之務。
此時。
曹純駐軍鄴城以西,已安營紮寨。
眾多文人謀士齊聚於此。
而許衡與劉備的書信往來已十分密切。令郭嘉不安的是,許衡竟對往事知之甚詳——他對趙雲的了解程度令人心驚,連當年公孫瓚營中舊事都了如指掌。
“君侯怎會知曉這些?連高塘之事都......”
“如此才能取信劉備。”許衡瞥了他一眼。
“下官隻是好奇,君侯從何得知?”
郭嘉一臉茫然地撓了撓頭。
"徐庶的事,主公又是如何知曉的?難不成主公還有秘密情報組織瞞著在下?"
他眼中頓時流露出幾分幽怨。
"絕對沒有!"許衡連忙擺手否認。
開什麼玩笑,這時候鬨出信任危機可不得了。
這簡直就像後院起火,真要燒起來根本沒法收拾。
"當真?"
郭嘉將信將疑地盯著許衡。
"咱們這麼多年的交情,我還能騙你不成?我什麼底細你不清楚?"
郭嘉頓時興致缺缺。
"主公真是深藏不露。"
信寫完後,許衡決定收網。
拖了劉備近一個月,加上袁紹那邊戰事將歇,再不行動就沒機會了。
"這樣,咱們跟他要五萬金、三萬石糧草、三百匹戰馬,外加八百套精良裝備。還了這份人情,我就帶著一萬兵馬投奔劉備。"
"一萬?你乾脆說十萬得了!"
"再加一句:"汝南舊部八千將士聽聞玄德公下落,皆願追隨明主"。"
許衡滿意地點點頭,這招妙啊。
民心所向,劉備肯定感動得不行。
郭嘉暗自咋舌,這招可真絕。
連汝南舊部都算進去,可信度瞬間拉滿。
這下劉備非但不會拒絕,恐怕還要催著他們趕快動身。
花了小半個時辰,郭嘉精心打磨出一封情真意切的信函,派人送了出去。
許衡特意安排了幾位曾在劉備麾下效力的汝南將領負責交接——雖然現在他們在許營的待遇實在優厚得很。
無奈之下,許衡給出的條件實在豐厚,足以讓人忘卻對劉備的舊日情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些軍士帶著數百人前去接收物資後,當天就能返回。
......
半日疾馳,快馬越過官道,穿過溪流石橋,在深夜時分抵達清河郡,麵見皇叔劉玄德。
信使呈上密函。
劉備看完書信,不禁熱淚盈眶,聲音哽咽地感歎:"民心可恃,民心可依!汝南舊部終究沒有背棄於我!"
他將書信遞給張飛和簡雍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