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_三國:曹營悍將,從馬鐙破陣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22章(1 / 2)

許衡提到的廣明先生,是劉表招攬到南郡的另一位經學大家綦毋闓。

蔡邕聽得兩眼放光:"大儒雲集,日日講學......說是人間仙境也不為過啊!可惜老夫無緣得見。"

許衡在心裡冷笑。

這幫讀書人整天想著講經論道,眼裡隻有大儒、典籍、講學......卻看不見百姓在水深火熱中掙紮?

他這一路北上,越靠近司隸,民間疾苦就越觸目驚心。不知見了多少流民,多少曝屍荒野。那些乾癟的被野狗撕咬,白骨在塵土中,又有多少浮屍堵塞河道,招來蚊蠅,散發著腐臭,隨時可能引發瘟疫......

這些血淋淋的現實,關乎天下人的生死存亡,難道你們這些學者都看不見?

蔡邕恍惚良久,突然歎道:"罷了。今日我們當麵把話說開。你們父子要借兩萬卷藏書弘揚儒學,確實是天下頭等大事......老夫決定借給你們。"

許衡原以為蔡邕隻有萬卷藏書,沒想到竟是兩萬卷。

這倒是個意外之喜。

“多謝蔡中郎贈書之恩。”

“莫急著道謝,”蔡邕抬手止住許衡的話,“老夫是有條件的。”

“有何條件?”

“這兩萬卷藏書並非相贈,而是暫借。老夫需派一名心腹隨行監管,此人將督促家仆攜書前往荊楚,監督襄陽書吏抄錄完畢後再歸還於我。”

許衡聞言苦笑:“兩萬卷典籍,要抄到何年何月?”

蔡邕眯起眼睛:“聽你這意思,是想借了不還?”

“豈敢!玩笑罷了,晚輩怎敢私藏中郎藏書……您放心,我們父子自會妥善安排。”

蔡邕捋須道:“多抄幾年也無妨,即便老夫離世,後人自會接手。不過老夫派去荊州之人,你們須待以上賓之禮,並授予五業從事之職。”

這老頭未免太托大了吧?

隨便派個無名小卒,就想來南郡當經學講師?

我自己都想當,可惜沒這資格!

“蔡中郎,五業從事乃家父效仿太學五經博士所設州職,非大儒不可勝任。如今南郡僅有宋子仲與廣明公二人堪當此任,不知您所薦何人?”

蔡邕正色道:“休得多言,你應是不應?”

“這……”

“若不答應,此事就此作罷。”

見蔡邕一臉固執,許衡失笑。

這是在哄孩童嗎?

六十歲的老頑童!

罷了,為那兩萬卷藏書,暫且應下。

“好,晚輩定向家父稟明。”

蔡邕卻不上當:“空口無憑,你須立字為據,老夫派人送至許衡處!”

這老頭……倒挺精明。

怕我糊弄他?

其實許衡方才確有敷衍之意。

不過無妨,他隻為替劉表取得蔡邕藏書,其餘皆無關緊要。

立字據便立字據。

第二百六十七如何不在

許衡在蔡邕麵前提筆濡墨,鄭重地寫下一封絹帛書信。寫罷,他將信劄雙手奉與蔡邕,托其轉交劉表以表誠意。

蔡邕接過絹帛,心下甚慰。暗忖此子倒是個守信之人,言出必行。

他細細品鑒許衡筆跡後,不禁歎道:"這字頗有章法,已具名家風範。"

許衡連忙謙辭:"蔡中郎的飛白體獨步天下,筆斷意連,枯潤相生。晚生這點微末功夫,實在不值一提。"

蔡邕卻專注端詳著他的字跡:"這似是效仿梁鵠的八分體?"

許衡知道瞞不過,如實答道:"正是。"

"可是親承梁公指點?"

"學生未及弱冠,哪有機緣拜見梁尚書?"許衡解釋道,"昔年南郡都尉蔡瑁在洛陽偶得梁尚書手劄,轉贈於我。平素閒來便臨摹揣摩,讓中郎見笑了。"

蔡邕恍然道:"難怪形似而神未至。不過僅憑臨摹能到這般境界,已屬難得。梁鵠的八分體,鐘繇的楷書,張氏昆仲的草書......"說著不禁歎息,"可惜老夫無緣儘得其中三昧。"

待蔡邕收好書信,許衡又拱手道:"借書之事已畢,學生另有一事相稟。"

蔡邕早知來意,語氣轉冷:"可是要說劉焉三子之事?此事白日裡已說分明,若你與賈龍執意要以他們為質,老夫斷不答應。"

許衡黯然道:"學生與劉焉同出魯恭王血脈,雖支係疏遠,終究是同宗共祖。我豈會加害同宗叔伯?實是想為江夏劉氏保全血脈。"

"此話怎講?"蔡邕眉頭深鎖。

"若劉焉謀逆之罪坐實,董相國命賈龍征討益州。試問屆時劉焉三子在京城更安全,還是在荊州更安全?中郎難道不曾思量?"

"蔡邕一時語塞。

"以相國的性子,若久攻益州不克,那三個小子留在朝中,當真能活命?我可不信。"

蔡邕眉頭緊鎖。

"倘若劉焉謀逆屬實,相國必不放他們歸蜀。既不能回蜀地,敢問中郎,這天下之大,何處能容身?是荊州安穩,還是雒陽安穩?請中郎細想。"

蔡邕默然。

這小子,思慮竟如此深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許衡並不催促,說完便告辭離去。

在他眼中,蔡邕曆經沉浮,許多事無需點透,他自會明白。

你以為將劉焉三子留在雒陽是為他們好?


最新小说: 野火撩不夠 我的男友是邪腦科學家 星樞葬經 有始 紫夜大人,今天也在努力隱藏身份 惡雌監獄長臉盲,全獄毛茸茸亂認 從巴黎棄子到三獅隊魂 成了清冷權臣的侍妾 鹹魚和反派錯綁對方係統後 全民求生:我以武斬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