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閒也瀕臨崩潰。無數次目睹黃十七以各種方式死在自己麵前,那種無力感和痛苦,幾乎將他的意誌碾碎。他甚至開始懷疑,眼前這個不斷複活的黃十七,是否還是他認識的那個夥伴?還是隻是循環製造出來的又一個幻影?
然而,在極致的絕望中,張閒骨子裡那股被玄霄子磨練出的韌性,以及太虛之體對異常規則的敏感,讓他捕捉到了一些極其微小的、不協調的“變量”。
比如,第三次循環時,村口一個玩耍的小孩,手裡的風車顏色和之前略有不同。
比如,第七次循環,老漢打招呼時,語氣裡多了一絲幾乎無法察覺的遲疑。
比如,第十二次循環,他們被灰色射線追殺時,射線出現的方位,比之前偏移了大概一尺。
這些變量極其細微,稍縱即逝,但確實存在!這說明,循環並非絕對完美!它存在極其微小的“漏洞”或者“誤差”!
更重要的是,張閒發現,隨著循環次數的增加,他對於“死亡”瞬間那股“虛無”力量的感受,似乎……不再像最初那樣完全無法理解。太虛之體在無數次接觸這種“歸於無”的力量後,產生了一種極其微弱的……適應性?或者說,解析度?
第二十次、第三十次……
張閒不再盲目地嘗試逃離或硬拚。他開始將每一次循環,都當作一次“信息收集”的機會。
他仔細觀察村民每一個細微的表情和動作,記錄下那些微小的變量出現的時間和規律。
他仔細感知灰色射線的能量構成、攻擊模式、以及其中蘊含的那一絲“混沌”本源規則。
他甚至在循環中,反複練習、揣摩師父教導的那些他以前一知半解、或者覺得過於“霸道”而不願深入學習的攻擊性法術和劍訣——尤其是那招“一劍破萬法”的心境。
死亡,成了最嚴苛的老師。痛苦,磨礪著他的意誌。
他的眼神,逐漸從最初的驚慌、憤怒、絕望,變得沉靜,甚至……帶著一絲冰冷的銳利。他不再輕易被村民的“劇情”所觸動,也不再因為黃十七的死亡而瞬間失去理智儘管每一次目睹,心依舊會痛)。
他開始真正理解,師父當年教導他“怕,不丟人。丟了命,才丟人”時,背後所蘊含的、在絕境中必須保持的絕對冷靜。
黃十七也發生了變化。最初的恐懼和抱怨漸漸少了,它開始努力配合張閒,利用自己敏銳的嗅覺和感知雖然在這循環中大打折扣),去尋找那些微小的不協調之處。它甚至學會了在死亡來臨前,用最快的語速把自己觀察到的信息告訴張閒。
“閒哥,這次射線出現比上次晚了半息!”
“東邊第三棵樹下的螞蟻窩,數量不對!”
“那老漢剛才左手小指抽動了一下!”
一人一黃皮子,在這無儘的地獄輪回中,形成了一種近乎心靈相通的默契。他們不再僅僅是插科打諢的夥伴,更是彼此在絕望中唯一的支撐和戰友。
隨著信息的累積,張閒心中逐漸浮現出一個可怕的猜想。
喜歡中二少年與毒舌師傅的驅邪之旅請大家收藏:()中二少年與毒舌師傅的驅邪之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