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日光燈管在合作社繡房裡嗡嗡響著,淡白色的光灑在三十多張繡繃上,把學員們低頭刺繡的影子投在水泥地上,像一片片安靜的荷葉。薑芸手裡捏著小滿昨晚送來的兔子繡片,指尖反複摩挲著珍珠繡的凸起——那是小滿用細棉線繞著針腳打了三個結才固定住的,針腳雖小,卻比老手繡得還規整,連張桂蘭都忍不住湊過來看了兩回,說“這丫頭是塊繡娘的料”。
“薑社長,您看我這朵牡丹的配色成嗎?”西邊角落的李嬸舉著繡繃站起來,她手裡的紅牡丹用了三種漸變色線,最外層的瓣子卻偏深了些,像沾了點泥。薑芸走過去,從針線筐裡挑出一縷淺粉線:“李嬸,您試試在深瓣子邊緣加兩針淺粉,過渡會自然些——就像咱們村外的桃花,花瓣尖兒總比瓣心深點,是日光曬的。”
李嬸照著改了兩針,果然順眼多了,周圍幾個學員也湊過來學。薑芸看著她們眼裡的光,心裡卻輕輕沉了沉——昨晚進空間時,靈泉的光又暗了些,瓷瓶裡剩下的靈泉水連泡半卷絲線都不夠,要是廣交會上真出點岔子,她連修複的餘地都沒有。她下意識摸了摸鬢角,指尖觸到三根絞在一起的白發,比上周又多了兩根。
“薑社長,您要是累了,就去辦公室歇會兒,這兒有我呢。”張桂蘭走過來,接過她手裡的繡線筐,“剛才供銷社的王主任派人送了張條子,說下月初要追加兩百個文創錢包的訂單,讓咱們先留著料。”
薑芸接過條子,上麵的鋼筆字歪歪扭扭,卻透著實在——這是合作社成立以來,供銷社第三次追加訂單了。她把條子疊好放進兜裡,心裡踏實了些,轉身往辦公室走:“我去把大賽的申報材料再理一遍,有事兒你喊我。”
辦公室的抽屜還敞著半邊,昨晚找資料時沒關好。薑芸伸手去推,指尖卻勾到了陳嘉豪上次送來的那本香港市場分析報告,報告從抽屜裡滑出來,“啪”地掉在地上。她彎腰去撿,一張折疊的小紙條從報告裡飄出來,落在腳邊。
那紙條是普通的練習本撕下來的,邊緣參差不齊,上麵用鉛筆寫著一行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流花路12號——東洋絲綢株式會社駐粵辦事處”,地址下麵還畫了個小小的繡針圖案,針尾帶著三縷線,和陳嘉豪袖口“東洋絲綢株式會社”的商標圖案幾乎一模一樣。
薑芸的指尖捏著紙條邊緣,紙角被汗浸濕發皺。周建軍說的沒錯,陳嘉豪果然和東洋商人有關係——他遞合作協議時說“幫牽廣交會熟人”,難不成這“熟人”就是東洋絲綢的人?她想起上輩子聽人說過,有些境外商家會偷學國內的傳統手藝,改頭換麵說成自己的,蘇繡要是落到他們手裡……她不敢再想,把紙條揉成一團,又覺得不妥,展開捋平,夾進了蘇婉清的日記裡——那本日記放在辦公室最裡麵的抽屜,除了她沒人動過。
“薑社長?”門外傳來輕輕的敲門聲,是學員小梅,她低著頭,手裡捏著一張信紙,“我……我收到封信,不知道是誰寄的。”
薑芸讓她進來,小梅把信紙遞過來,上麵是打印的字:“合作社跟港商鬨僵,廣交會肯定拿不到訂單,到時候大家都沒活乾,不如早點找下家。”字跡冰冷,沒署名,也沒郵戳,像是有人直接塞到小梅家門口的。
“還有誰收到了?”薑芸的聲音沉了些。
“我問了下,還有三四個姐妹也收到了,”小梅的眼圈紅了,“大家都有點慌,怕……怕真的沒活乾。”
薑芸心裡清楚,這是有人故意攪局,十有八九和陳嘉豪有關——他被拒了,就想從內部動搖合作社。她沒立刻發火,而是拉著小梅坐在桌邊,從兜裡掏出供銷社的條子:“你看,供銷社剛追加了兩百個訂單,就算廣交會暫時沒消息,咱們也有活乾。而且小滿的繡片你見過吧?她琢磨的新針法,連縣文化館的李老都誇好,咱們的手藝不怕沒人要。”
她又起身從資料冊裡拿出創業大賽的申報表格,指著“非遺傳承基地”那欄:“咱們要是能拿獎,縣裡會給更多扶持,到時候不光是手帕錢包,還能做繡品裝飾畫、兒童衣裳,路子隻會越來越寬。”
小梅看著條子上的“兩百個訂單”,又看了看表格上的字,眼圈慢慢不紅了:“薑社長,我信您。我這就去跟姐妹們說,讓她們彆慌。”
小梅走後,薑芸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陽穴。外部的壓力一波接一波,靈泉又快見底,她得再試試蘇婉清日記裡說的“傳承之念滋養靈泉”。她從布包裡拿出小滿的兔子繡片,鎖好辦公室的門,集中精神想著“這是新的傳承”,指尖觸到繡片的瞬間,手腕上的瓷瓶輕輕發燙——那是空間被觸發的信號。
她閉著眼進入空間,眼前的靈泉依舊黯淡,像結了層薄冰。但當她把小滿的繡片放在靈泉邊的石台上時,繡片上的珍珠繡突然閃了閃,靈泉的水麵也泛起一圈淺淺的光,像蒙塵的碎銀終於透了點光。她驚喜地蹲下去,指尖沾了點靈泉水,比之前溫熱些,也亮了些——果然,新的傳承能滋養靈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可沒等她高興多久,眼角的餘光瞥見空間角落的木盒——那是裝著蘇婉清繡針的盒子,之前一直落滿灰塵,此刻盒蓋上的花紋卻隱隱發亮。她走過去仔細看,盒蓋上刻著纏枝蓮紋,蓮紋的末端卻有個小小的繡針圖案,和紙條上、陳嘉豪袖口的圖案,竟然有七分相似!
薑芸的心跳漏了一拍。蘇婉清是民國的繡娘,東洋絲綢株式會社是現在的境外公司,兩者怎麼會有相似的圖案?難道民國時,蘇繡就和東洋有過牽扯?她伸手想碰木盒,指尖剛碰到盒蓋,空間突然晃了晃,靈泉的光又暗了下去,她的頭也一陣發暈——看來她現在的體力,還撐不住探索木盒的秘密。
她退出空間,額頭上全是汗,鬢角的白發似乎又多了一根,但手裡的瓷瓶裡,靈泉水比之前多了小半指——這點進步,已經讓她鬆了口氣。
“咚咚咚——”又有人敲門,這次是公社婦聯的劉主任,她騎著二八大杠自行車來的,車後座綁著個帆布包:“薑芸,給你帶好消息來了!創業大賽的補充通知,縣裡說參賽的非遺項目,可以額外提交一個‘傳承創新案例’,小滿那個新針法正好能用!”
劉主任把通知遞給她,又湊近了些:“對了,我聽說縣國營刺繡廠也報了名,他們廠長還跟文旅局的人說,‘民間合作社比不過正規廠’,你可得加把勁。”
薑芸接過通知,上麵“傳承創新案例”幾個字被紅筆圈了出來。國營廠也參賽了,加上陳嘉豪和東洋的隱患,這次大賽和廣交會,怕是不會太平。但她看著通知,又想起靈泉多的那小半指水,心裡的底氣又足了些——不管有多少坎,隻要手藝在,傳承在,總能走過去。
劉主任走後,天已經黑了,繡房裡的燈還亮著,學員們還在加班趕訂單,針線穿梭的聲音輕輕傳來,像夜裡的蟲鳴,踏實又溫暖。薑芸拿出蘇婉清的日記,翻開夾著紙條的那頁,日記上寫著:“今見東洋商欲購古繡稿,謊稱‘研究東方美學’,實乃盜藝也。”
原來蘇婉清那時候就遇到過東洋商人盜藝!薑芸的手指撫過這行字,心裡的疑團解開了些,卻又多了新的擔憂——陳嘉豪現在的做法,和當年的東洋商人,是不是一樣的目的?
她合起日記,拿起小滿的兔子繡片,走到窗邊。月光落在繡片上,珍珠繡閃著淡淡的光。她摸了摸鬢角的白發,輕聲對自己說:“不管他們想乾什麼,我都得守住蘇繡,守住這些學員的希望。”
窗外的風一吹,辦公桌上的大賽通知輕輕晃了晃,紙上“廣交會”三個字,在月光下格外清晰。薑芸知道,接下來的日子,隻會更難,但她已經做好了準備——隻要針還在手裡,她就不會停下。第七十二章圍繞薑芸應對內外壓力展開,既通過發現陳嘉豪報告中的東洋辦事處紙條,解答了七十一章“陳嘉豪與東洋關聯”的伏筆,又借空間木盒花紋與東洋標誌相似、蘇婉清日記提及東洋盜藝,埋下“民國蘇繡與東洋早有糾葛”的新伏筆。同時以靈泉因小滿繡片微亮,印證“傳承之念滋養靈泉”,讓薑芸的堅持有了具體支撐,也為後續探索空間秘密鋪墊。整體貼合八零背景與人物內心,衝突細膩且留白得當,你對這一章的情節節奏、細節描寫是否滿意?若有調整方向,可隨時告知。
喜歡重生八零繡娘非遺逆襲請大家收藏:()重生八零繡娘非遺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