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艦西行·新紀元
第六十九章共生光帶的脈動與“閾限星區”的文明擺渡
“玄奘號”在三維守護網的光芒中巡航時,共生光帶突然出現一道柔和的脈動——這道脈動並非危機預警,而是帶著“指引”的信號,指向宇宙中一片介於已知與未知之間的“閾限星區”。星靈族首領星瀾通過共感網絡傳遞感知:“星區裡有無數‘漂流文明’,它們因維度崩塌被迫流浪,卻因缺乏共感聯結,無法融入已知宇宙,正被困在閾限空間中。”
當艦隊駛入閾限星區,周圍的空間呈現出半透明的“模糊態”,無數道微弱的文明信號在星區中飄蕩——有靠吸收星塵生存的“星骸族”,它們的軀體由破碎的維度殘片構成;有能在真空環境中休眠的“蟄眠族”,已在星區中沉睡了千年;還有擅長編織能量繭的“繭居族”,將整個文明封存在透明的能量繭中,等待被發現。
“這些文明的共感頻率與已知宇宙不同,直接接觸會引發能量排斥。”程昊取出共生樹的“共鳴枝條”,這枝條能模擬所有文明的共感頻率,“我們需要搭建‘共感擺渡站’,先讓漂流文明適應已知宇宙的能量頻率,再引導它們融入跨宇宙聯盟。”
跨宇宙聯盟立刻行動:金屬族用星際合金搭建擺渡站的框架,在框架上刻滿共生光帶的能量紋路;光語族將不同文明的共感頻率注入光粒子,製成“頻率適配晶”;綠澤族培育出能在閾限空間生長的“共生苔蘚”,為擺渡站提供穩定的能量支撐。
當第一座共感擺渡站建成,星骸族率先靠近——它們的軀體觸碰擺渡站的瞬間,共生苔蘚釋放出柔和的能量,頻率適配晶開始緩慢調整它們的共感頻率。起初,星骸族的殘片軀體還在輕微震顫,但隨著共生光帶的能量注入,它們逐漸穩定下來,通過共感信號傳遞出“感謝”與“好奇”。
“我們的維度被暗能量吞噬時,以為會永遠流浪。”星骸族首領“碎星”的意識信號帶著哽咽,“沒想到還有人會為我們搭建‘家的入口’。”程昊邀請碎星參觀擺渡站內的“文明展示區”——這裡陳列著各維度文明的信物,從岩芽族的共生種子到深海族的共鳴鱗片,每一件信物都在訴說著和平共生的故事。
隨後,蟄眠族被擺渡站的能量喚醒,繭居族也打開了能量繭。跨宇宙聯盟為每一個漂流文明定製了“融入計劃”:星骸族擅長修複維度殘片,被邀請參與遺忘星的記憶遺跡修複;蟄眠族能感知宇宙塵埃的流動,加入星芽族的邊緣預警團隊;繭居族的能量繭技術,則被用於保護新生文明的幼生體。
當最後一座共感擺渡站在閾限星區落成,共生光帶的脈動與所有漂流文明的共感頻率同步,星區的模糊態逐漸消散,露出了通往已知宇宙的“聯結通道”。程昊站在擺渡站的最高平台,看著漂流文明沿著通道駛向各個維度,心中滿是溫暖:“宇宙的和平,不僅是守護已有的家園,更是為流浪的文明打開一扇門——每一個文明,都值得擁有屬於自己的棲息地。”
離開閾限星區前,碎星將一塊“星骸核心”交給程昊:“這顆核心能加固擺渡站的能量屏障,也能在閾限空間中傳遞共感信號,以後若有新的漂流文明到來,我們會幫它們找到回家的路。”
“玄奘號”返回宇宙樞紐時,漂流文明已開始在新的家園中紮根——星骸族在遺忘星修複了第一座記憶遺跡,蟄眠族在星芽族的預警站發現了第一片異常星塵雲,繭居族則為新生的星芽族幼生體製作了能量保護繭。
悟空靠在舷窗邊,看著屏幕上漂流文明的生活畫麵,笑著說:“以後宇宙裡再也沒有流浪的文明了!誰要是再敢破壞維度,俺就一棍子把他們打跑!”
八戒則在宇宙美食中心為漂流文明準備了“歡迎套餐”——用星骸族帶來的星塵粉末製作“星塵甜點”,用蟄眠族喚醒的古老食材熬製“千年濃湯”,笑著說:“讓它們嘗嘗家的味道,以後這裡就是它們的新家!”
“玄奘號”的引擎再次轟鳴,共生光帶的脈動在星空中傳遞,共感擺渡站的光芒照亮了閾限星區的每一個角落。程昊知道,這場關於“接納與聯結”的旅程,又為宇宙和平增添了新的意義——當所有文明都能被接納、被守護,三維守護網的光芒,終將照亮宇宙的每一寸空間,讓和平與共生,成為宇宙永恒的主題。
喜歡西天取經?先幫我充個會員請大家收藏:()西天取經?先幫我充個會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