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詩引丹心魂_開局鬼界小透明,係統降臨我無敵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9章 詩引丹心魂(1 / 2)

跨進祠堂門檻,殿內的肅穆便漫過周身。

正中,文天祥的木塑身像著宋代官袍,眉峰微蹙,目光似穿透百年光陰,仍凝望著他曾誓死守護的天地。

神像前供桌擺著新鮮白菊與半燃的香燭。

青煙纏過梁間雕花,與院外古柏的清苦氣息交織,透著歲月沉澱的莊重。

汪曉目光落在神像旁那柄正氣劍上。

深褐色劍鞘布滿裂紋,卻難掩鞘身暗紋的蒼勁。

劍身上縈繞的光暈,與祠堂上空懸浮的魂息隱隱相牽,那便是文天祥魂體的依附之處。

“文丞相魂附劍中數百年,性剛直、重氣節,尋常言語難動其心。以詩為引,或能觸動他。”江影放緩腳步,聲音壓得極低。

汪曉頷首,清了清嗓子,語氣莊重卻帶著幾分文氣:“後輩汪曉,久慕先生氣節,今日到訪,不為他事,特來吟幾句心上詩詞,與先生共品。”

話音落時,殿內香燭“滋滋”燃燒的聲響格外清晰。

片刻後,正氣劍上的青芒微亮,上空的魂息似被觸動,緩緩浮動了幾分。

汪曉見狀,便輕聲吟道:“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彆鳥驚心。”

“哦?”一道低沉的聲音忽然在殿內響起,帶著幾分探究,正氣劍旁的青芒更盛,魂息漸漸凝聚成模糊的虛影,“此詩字句間滿是家國破碎之痛,與‘山河破碎風飄絮’竟有共鳴,你還能吟出此類句子?”

汪曉心中一喜,繼續吟道:“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話音剛落,那道虛影驟然清晰。

身著宋代官袍的文天祥立於劍旁,麵容清臒,眼神銳利如鋒,卻少了幾分審視,多了幾分探尋:“此句臨終仍念故土收複,赤誠之心,與‘臣心一片磁針石’何其相似!”

汪曉語氣愈發懇切,“先生可知,‘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早已被世人銘記,字字句句皆藏忠義。您守的‘丹心’,盼的‘家國安’,如今皆已實現。世間不僅有‘感時花濺淚’的悲愴,‘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執念,更有您的‘留取丹心照汗青’代代相傳,成了後人堅守的氣節。”

文天祥聞言,目光微動,轉頭望向殿外。

透過窗欞,他見幾位學子模樣的年輕人正捧著書卷輕聲誦讀,其中一段正是《過零丁洋》,聲音雖輕,卻字字鏗鏘。

他沉默良久,指尖輕撫身側正氣劍的劍鞘,語氣漸緩:“我魂附此劍,隻為守一份忠義執念,從未想過,這份執念竟能流傳至今。孩童吟得幾句詩,百姓來此祭拜,或許隻是念著‘英烈’二字的名頭。當年崖山一戰,十萬軍民投海,我被俘北上,沿途所見白骨露野,餓殍遍地,那份家國傾覆的痛,不是幾句詩就能說清的。”

汪曉靜了靜,沒有急著辯解,隻是輕聲吟道:“遺民淚儘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晚輩曾見一處古戰場遺址,如今已長滿青草,當地百姓在那裡立了塊碑,碑上沒寫戰功,隻刻著‘此處埋著當年守土的人’。他們或許說不清當年的戰事,但他們記得,有人曾在這裡為守護他們而死。這份記得,無關名頭,隻關‘守護’。就像您當年守著他們,如今他們守著對您的念想。”

江影適時開口,聲音依舊沉靜:“文丞相,當年您拒降時曾說‘社稷為重,君為輕’,您守的從來不是某一個朝代,而是‘百姓有安身之所,山河有完整之貌’。如今您看殿外,百姓往來從容,孩童笑鬨無憂,這便是您當年想要的‘社稷’。您困於劍中,所見隻有祠宇的青磚黛瓦,若能走出去,看看那些您曾想守護的人,如今過得如何,才算真的了了當年的牽掛。”

文天祥的目光動了動,望向殿外不遠處的田埂。

幾個農人正扛著鋤頭走過,肩上搭著的毛巾隨風晃蕩,臉上帶著勞作後的疲憊,卻也透著幾分踏實的笑意。

他沉默良久,才緩緩道:“你二人言辭懇切,可我魂體寄於劍中數百年,早已習慣了這份沉寂。若離開此處,怕是要失了方寸。”

“先生所言的‘沉寂’,或許是‘束縛’。”汪曉語氣平和,沒有半分急切,“您當年在零丁洋上,雖身陷絕境,卻能寫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絕筆,那份意氣,何曾是沉寂之人能有的?晚輩猜,您守在此處,不是習慣沉寂,是怕後人忘了當年的痛,丟了那份忠義。可您若總困於此,怎知後人是否真的記得?怎知您的丹心,是否真的傳了下去?”

文天祥猛地抬眼,眼神裡閃過一絲震動。

他望著汪曉,似在審視,又似在思索。

片刻後,他輕輕歎了口氣:“你這後生,倒有幾分膽識,敢這般與我說話。你既勸我,想必心中早有打算,不妨直說,你想讓我如何做?”

汪曉心中一鬆,卻沒有立刻提及聚魂幡,隻是道:“晚輩隻想讓先生親眼看看這人間。不必急著做決定,先生可先走出祠堂,看看院外的古柏,看看山下的村落,聽聽百姓口中的故事。若先生覺得這人間不值得您走出沉寂,晚輩即刻便離開,從此不再叨擾。”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文天祥望著汪曉真誠的眼神,又看了看身側的正氣劍,猶豫片刻,緩緩點頭:“也好,便隨你們走一趟。隻是我魂體離不得劍,需攜劍同行。”

汪曉與江影相視一笑,點頭應下。

文天祥抬手握住正氣劍,魂體輕輕飄起,飛出祠堂。

院中的古柏枝繁葉茂,陽光透過枝葉灑下,在地麵織成斑駁的光影。

不遠處的石桌旁,幾位老者正圍著下棋,時不時傳來幾聲爽朗的笑聲。

山腳下的村落裡,炊煙嫋嫋升起,隱約能聞到飯菜的香氣。

文天祥望著這一切,魂體微微晃動,眼中滿是柔和。

他輕聲呢喃:“原來……這就是太平的模樣。”

汪曉笑道:“這隻是其中一角。先生若願意,晚輩還能帶你去看零丁洋的碧波,看惶恐灘的漁船,看京城的繁華,看邊關的安穩。”

文天祥轉頭看向汪曉,眼神裡的銳利早已褪去,多了幾分溫和與探究:“你這般費心思帶我看這些,定然不止是讓我‘看看’這麼簡單吧?你心中的打算,不妨此刻說了。”

汪曉知道時機已到,從懷中緩緩取出萬靈聚魂幡。

幡麵在陽光下泛著溫潤的紫光,不見半分戾氣。

他捧著幡,語氣莊重:“晚輩確實有個請求。此幡並非尋常聚魂器物,已剔除戾氣,內有一方魂境,可滋養魂體,更能映現心中所想。晚輩希望先生能入幡暫住,一來,魂境可助先生魂體凝實,不必再受劍體束縛;二來,晚輩可帶先生走遍山河,看遍盛世;三來,先生的丹心與氣節,能護這幡內安寧,也能讓更多人知曉這份忠義傳承。當然,先生若不願,晚輩絕不強求。”

文天祥凝視著聚魂幡,又看了看眼前的太平景象,沉默良久,緩緩開口:“若入幡能常伴這山河,能讓丹心傳承,我便應了你。隻是我有一個條件……”

文天祥的目光落在汪曉手中的聚魂幡上,語氣帶著幾分鄭重:“我入幡可以,但這正氣劍需常伴我身側,且幡內不可收納奸邪之魂。我一生守的是忠義,即便成了魂體,也絕不能與宵小之輩同處一方天地。”

汪曉聞言,立刻躬身應道:“先生放心,這兩個條件晚輩都應下。正氣劍可隨先生一同入幡,安置在魂境中最精純的魂芝旁;至於奸邪之魂,晚輩自獲得此幡以來,便隻收納英烈之魂與無主善魂,從未讓半分邪祟入內,日後也絕不會破了這個規矩。若有朝一日不慎有陰邪之魂混入,晚輩便請幡內諸位英烈前輩,憑自身正氣對其敲打教化,助其洗去邪性、改邪歸正,絕不讓它汙了這方清淨天地。”

文天祥微微頷首,指尖輕撫正氣劍的劍鞘,目光望向院外那幾位仍在下棋的老者。

其中一位老者輸了棋,正笑著捶打對麵老者一下,兩人的笑聲順著風飄過來,帶著尋常人家的煙火氣。

他沉默片刻,輕聲道:“當年我在大都獄中,曾夢到過山河太平的模樣,卻從未想過,真能親眼見到這般景象。若入幡能常看這人間,也算圓了當年之夢。”

說罷,他握著正氣劍的手微微用力,魂體旁的淡青色光暈漸漸亮起,與劍身上的青光交織在一起。

他看向汪曉,語氣裡多了幾分釋然,“你且引我入幡吧。”

汪曉心中一喜,連忙捧著聚魂幡,指尖凝聚起一縷溫和的靈力,輕輕對著幡麵一點。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