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的話音落下,汪曉隻覺魂核像是被驚雷劈中,轟然作響。
那些過往被他刻意忽略、或是未能深思的細節,如同散落的珍珠被一根無形的絲線串聯,瞬間變得清晰無比,無可辯駁。
他下意識地閉上眼,內視自身魂體。
魂核懸浮在識海中央,呈淡紫色,晶瑩剔透,宛如一顆凝煉到極致的寶珠。
圍繞著魂核流轉的鬼氣,紫中帶潤,色澤純正得沒有一絲一毫的雜滓,蘊含著磅礴的力量。
這並非他耗費心血刻意煉化的結果,而是自他成為魂體,踏上修行之路的那一刻起,便與生俱來的特質。
汪曉清楚記得,當初剛化為鬼靈時,他曾見過其他厲鬼為了壯大自身,瘋狂吞吐陰邪之氣。
那些氣息駁雜不堪,帶著腐朽、怨毒的意味,吸入體內後需花費大量時間煉化,稍有不慎便會被戾氣反噬。
可他從不需要做這些。
他既不用像尋常陰魂那般,在陰暗潮濕的角落吞食魂體,也無需費心費力地凝練鬼氣,修為的提升,全靠魂識當中那道無形無質、名為“枝枝”的係統。
枝枝從不是單純的輔助工具。
汪曉想起,枝枝總能第一時間跳出,用清脆的聲音護他周全。
遇危險時,提前預警避險;
探英魂時,明確定位報源;
碰謎題時,詳儘拆解答疑;
揭隱秘時,精準溯源揭秘;
活脫脫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萬能百事通。
更神奇的是,枝枝能通過收集一種名為“驚嚇值”的特殊能量,讓他直接完成升級,無需經曆尋常魂體那般漫長而痛苦的積累過程。
從最初的鬼靈,到鬼仆,再到鬼兵,直至現在的鬼將,每一次升級都水到渠成,魂體也隨之愈發精純。
這本身就徹底違背了魂體修煉的常理。
他還想起在龍脈之地,墨淵將精純靈氣注入他的眉心。
那靈氣進入體內後,非但沒有造成任何衝突,反而與自身鬼氣完美相融。
不僅沒有排斥,還讓他魂體變得更加凝實。
那份兼容並蓄、容納萬物的特性,此刻想來,正是勾踐口中本源之主的核心特質。
“您說得沒錯……”汪曉緩緩睜開眼,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翻湧的驚濤駭浪,“晚輩確實與尋常陰魂截然不同。其他陰魂修行,需吸納生魂來強化魂體,可晚輩從不需要這般做。晚輩修為精進,全靠體內一個無形無質的異數。它叫做枝枝,是晚輩偶然間覺醒的能力。”
他刻意隱去了係統,隻以“異數”“覺醒的能力”來概括。
畢竟係統這種現代化名詞,勾踐這樣的古之帝王,確實難以輕易解釋。
“這便對了!”勾踐撫掌沉喝,眸中精光爆射,氣息厚重如嶽:“大能預言的本源之主身負元初之氣、修行異於常人,你無需汲陰煉魂,憑枝枝避險解秘便能晉級,更能兼容靈氣鬼氣,種種異狀皆合預言,你便是重定輪回、抵禦浩劫的本源之主!”
汪曉語氣沉穩,“若晚輩真是本源之主,自當擔起重塑輪回、抵禦浩劫之責。懇請您這位古之強者出世,與我共定乾坤、重安秩序!”
勾踐聞言,臉上露出一抹久違的笑容。
那笑容不再是先前的沉凝肅穆,而是帶著帝王獨有的豪邁與釋然。
他身後的範蠡、文種、計然、諸稽郢、靈姑浮五位英魂,臉上也紛紛露出欣慰與期待之色,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
兩千年來,他們魂魄相依,駐守在越城這片故土,忍受著無儘的孤寂與等待。
支撐他們的,便是上古大能的那句預言,以及心中未滅的信念。
如今,預言中的本源之主終於出現,他們的等待,終究沒有白費。
“本源之主既已明悟自身使命,我等自當遵從天命,傾力相助!”勾踐抬手一揮,周身原本沉凝如山的威壓瞬間散去。
汪曉見狀心下了然,知曉勾踐已然應允,當即不再遲疑,抬手便召出萬靈聚魂幡。
幡麵甫一現身,便泛出幽然金光,其上篆刻的萬千魂紋瞬間流轉,一股牽引魂魄的溫和吸力彌漫開來,正欲將勾踐與五位英魂的靈體穩穩納入幡中。
勾踐不再遲疑,身影微微一晃,化作一道璀璨的黃色流光,如同劃破夜空的流星,徑直朝著汪曉手中的萬靈聚魂幡飛去。
“嗡——”
聚魂幡感受到強大的魂體氣息,幡身輕輕震顫起來,幡麵上的符文瞬間亮起,散發出耀眼的金光。
黃色流光飛入幡中後,幡麵之上頓時浮現出一道威嚴無比的帝王虛影。
那虛影身著古樸的帝王冕服,麵容與勾踐一般無二。
眼神銳利,氣勢磅礴,隱隱透著一股統禦天下的王者之氣。
“主公先行,我等亦同往!”範蠡輕笑一聲,手中羽扇輕輕搖了搖,身影化作一道青芒,如同清風般飄向聚魂幡。
他的魂體帶著一股溫潤儒雅的氣息,飛入幡中後,青芒融入幡麵,讓那些閃爍的符文多了幾分靈動之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願以殘魂之力,再效犬馬之勞,輔佐本源之主,重定乾坤!”文種手持無形的玉笏,麵容肅穆,聲音沉厚有力。
話音落下,他的身影化作一道深灰色流光,徑直飛入聚魂幡中。
作為勾踐麾下的丞相,他的魂體蘊含著沉穩厚重的氣息。
計然微微頷首,眼中帶著一絲睿智的光芒,輕聲道:“能見證本源之主降世,參與重塑天地秩序之事,此生無憾。”
諸稽郢與靈姑浮對視一眼,眼中都閃過一絲決絕。
他們一個是勾踐麾下的得力武將,一個是勇冠三軍的猛將。
一生征戰沙場,忠心耿耿。
如今,能輔佐本源之主,自然不會退縮。
“願隨主公,共赴浩劫!”
兩人齊聲大喝,身影同時化作兩道赤紅流光,如同兩道燃燒的火焰,一前一後飛入了萬靈聚魂幡中。
隨著勾踐等六英魂相繼進入聚魂幡,原本幡中已有的二十七道英魂瞬間增至三十三道。
一時間,萬靈聚魂幡的氣息驟然暴漲,幡身之上的符文愈發璀璨奪目,形成一道絢麗的光幕。
整個聚魂幡的體積似乎都微微膨脹了幾分,散發出的氣息雄渾磅礴。
汪曉握緊手中的聚魂幡,隻覺掌心傳來一股沉甸甸的力量。
這力量並非來自幡身的重量,而是源自那三十三道頂尖英魂的信任與期盼,是源自他們心中那份未滅的信念與豪情。
汪曉緩緩抬起手,對著聚魂幡鄭重地拱了拱手,語氣誠懇:“多謝各位前輩信任!”
話音落下,他輕輕一抖手,將萬靈聚魂幡收起。
聚魂幡化作一道流光,鑽入他的手掌之中。
收起聚魂幡後,汪曉抬頭望向夜空。
夜色深沉,繁星點點。
月光如水,灑落在越城的古垣之上,給這座古老的城市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他的目光越過越城的城牆,越過連綿的山川河流,投向了遙遠的浙南方向。
那裡,是劉伯溫的埋骨之地——南田山。
劉伯溫,字伯溫,乃是元末明初的頂尖謀士,輔佐朱元璋定鼎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開國軍師。
他智計無雙,精通天文地理、兵法謀略、奇門遁甲,更是傳說中能洞悉天機、未卜先知的奇人。
民間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足見其才能之卓越。
這樣一位經世之才,即便化為魂體,其能力也定然不容小覷。
若能將他納入麾下,與勾踐、孫權及其他英魂並肩作戰,日後再遇任何危險與困難,便多了一份實打實的堅實底氣。
至於阻止天地浩劫那種遙遠的事情,眼下暫時不去考慮。
更重要的是,劉伯溫精通天機之道,或許能從他那裡,打探到更多關隱秘。
沒有片刻遲疑,汪曉周身的鬼氣驟然爆發,身影輕輕一晃,化作一道耀眼的紫色長虹衝天而起,朝著浙南青田縣南田山的方向疾馳而去。
夜風在耳畔呼嘯而過,發出嗚嗚的聲響。
下方的山川河流、城市鄉村飛速倒退,如同流動的畫卷。
汪曉的速度快到了極致,身影如同流星般劃過天際,留下一道長長的紫色軌跡。
他心中思緒萬千,一邊飛行,一邊梳理著過往的種種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