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色魂霧裹挾著淡紫妖靄,在夜色中劃出一道迅捷的弧線,半小時後穩穩落在淮安城西南的韓信祠宇前。
祠宇依山而建,飛簷翹角隱沒在蒼勁古木間。
即便夜已深沉,也能感受到一股穿透千年的銳利魂息。
如同出鞘的寶劍,鋒芒畢露,卻又帶著幾分孤高與鬱結,在祠宇上空盤旋不散。
“汪曉哥哥,這氣息好嚇人呀!比韓將軍的戰氣還衝呢!”白雪緊緊攥著汪曉的衣角,小身子微微發顫,指尖縈繞的淡紫妖霧也跟著不安地晃動。
大眼睛裡滿是怯意,卻又忍不住好奇地往祠宇裡瞟。
汪曉抬手安撫地拍了拍她的頭頂,目光凝重地望向祠宇正殿,聲音低沉:“這是韓信將軍的英魂。他一生用兵如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背水一戰、十麵埋伏,憑一己之力助劉邦定鼎天下。可到頭來,卻落得鳥儘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場,被呂後斬於長樂宮鐘室,誅滅三族。這份冤屈與不甘,鬱結千年,魂息自然淩厲至極。”
話音剛落,祠宇正殿突然傳來一聲巨響,像是重物落地。
緊接著,一股磅礴的魂壓驟然席卷而來,讓周圍的空氣都仿佛凝固了一般。
白雪嚇得往汪曉身後縮了縮,隻敢露出一雙亮晶晶的大眼睛。
汪曉神色不變,緩步踏入祠宇。
正殿之內,燭火無風自動,狂舞的火焰將人影拉得忽長忽短。
殿中央,一道身著玄色戰甲的虛影緩緩凝聚,身形挺拔,麵容剛毅,眉宇間透著運籌帷幄的智氣。
他腰間佩劍,手持一卷兵書,目光銳利如鷹隼,掃向汪曉的瞬間,帶著千軍萬馬的殺伐之氣。
“何方鬼魅,也敢擅闖吾之居所?”韓信的聲音低沉而威嚴,如同來自千年之前的戰鼓,震得殿內梁柱微微作響。
“晚輩汪曉,見過韓將軍。”汪曉微微拱手,語氣恭敬卻不卑不亢,“晚輩並非有意驚擾,隻是聽聞將軍英魂滯留人間千年,心結難平,特來為將軍指一條明路。”
韓信嗤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濃濃的自嘲與憤懣,“我韓信一生征戰,為劉邦打下半壁江山,到頭來卻落得身首異處、三族儘誅的下場!”
他周身魂息驟然暴漲,殿內的燭火瞬間被吹滅大半,隻剩下幾盞頑強地搖曳著。
淩厲的魂息化作無形的刀劍,朝著汪曉直逼而來,“你一個黃口小兒,也敢在我麵前妄談明路?若不是看你身上有幾分精純魂氣,早已讓你魂飛魄散!”
白雪嚇得尖叫一聲,下意識地釋放出妖霧想要護住汪曉,卻被那股磅礴的魂壓震得連連後退。
汪曉抬手將她護在身後,周身鬼氣翻湧,形成一道堅固的屏障,擋住了韓信的魂息衝擊。
汪曉的聲音依舊平穩,“將軍之冤,千古共知。但將軍一生自負用兵之術天下無雙,難道就甘願這般滯留人間,讓一身才學隨著歲月流逝,最終消散於天地之間?”
韓信眉頭一挑,眼中閃過一絲訝異,隨即冷哼道:“我之兵法,冠絕古今,世間無人能及。即便滯留千年,也足以讓後世敬仰。倒是你,黃口小兒也敢口出狂言?兵法之玄奧,在於謀定而後動、決勝於千裡,非經天緯地之才、浴血沙場之驗不能窺其萬一,你又可知其中一二?”
汪曉話鋒一轉,語氣中帶著幾分挑釁,“晚輩略懂皮毛,不敢稱懂。但將軍滯留千年,怕是早已忘了棋逢對手的滋味。不如我們以魂為棋,以息為兵,推演一場千古戰局。若晚輩輸了,即刻退去,此生再不踏入淮安半步;若將軍輸了,便聽晚輩一言,如何?”
韓信眼中精光暴漲。
千年以來,他孤身一人,看著世間變遷,卻從未遇到過一個能與他探討兵法、推演戰局的對手。
這份寂寞,遠比死亡更讓他難以忍受。
汪曉的提議,瞬間點燃了他心中沉寂已久的好勝心。
“好!我倒要看看,你這黃口小兒有何本事,敢與我韓信對弈!”韓信大手一揮,指尖魂光閃爍,殿內的塵土驟然凝聚,化作一方三尺見方的棋盤,黑白棋子自動排列整齊,懸浮在棋盤之上,“你想推演哪一場戰役?垓下之戰?井陘之戰?還是暗度陳倉?任你挑選!”
“不必拘泥於過往戰役。”汪曉微微一笑,指尖鬼氣凝聚,化作一枚白子落在棋盤中央,“我們便推演一場‘亂世爭雄’,無固定戰局,無既定規則,隻憑兵法智謀,看誰能先破對方陣眼,如何?”
“有意思!”韓信眼中閃過一絲讚賞,指尖黑子落下,布下一道“一字長蛇陣”,“我便先讓你見識見識,何為行軍布陣!”
棋盤之上,黑白棋子交錯落下,每一步都暗藏玄機。
韓信不愧是兵神,舉手投足間儘顯兵家本色,陣法變幻莫測。
時而如雷霆萬鈞,猛攻不止。
時而如靜水流深,暗藏殺機。
“聲東擊西”“調虎離山”“圍魏救趙”,各種兵法奇招信手拈來,黑白棋子在他手中仿佛化作了千軍萬馬,朝著汪曉的白棋步步緊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汪曉起初還能勉強應對,但隨著戰局推進,越來越感受到韓信兵法的恐怖。
對方的每一步棋都精準地預判了他的意圖,每一次變陣都讓他陷入被動。
不過半個小時,他的白棋便被黑子團團圍住,陣眼岌岌可危。
“汪曉哥哥,快想想辦法呀!要被圍住啦!”白雪在一旁看得心急如焚,額頭上都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汪曉眉頭緊鎖,指尖懸在棋盤上空,遲遲無法落下。
他深知,以自己的兵法造詣,根本不是韓信的對手。
再這樣下去,不出十步,他必敗無疑。
韓信眼中閃過一絲輕蔑,“怎麼?不敢落子了?我便說,世間無人能及我之兵法。你這小兒,也不過是班門弄斧罷了!”
汪曉深吸一口氣,突然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將軍兵法確實出神入化,晚輩自愧不如。但晚輩並非孤軍奮戰,今日便請出一位智囊,與將軍再較高下!”
話音落,汪曉抬手一揮,鬼氣翻湧,萬靈聚魂幡憑空出現在他掌心。
幡麵之上,符文流轉,金光閃爍,一股儒雅卻又不失鋒芒的魂息緩緩釋放出來。
韓信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你這幡中,莫非還藏著其他英魂?”
汪曉點頭,沉聲道,“晚輩有請劉伯溫先生!”
鬼氣流轉間,萬靈聚魂幡上金光暴漲,一道身著青色官袍的虛影緩緩踏出。
此人身形清瘦,麵容儒雅,眉宇間透著洞察世事的睿智。
正是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神機妙算的劉伯溫。
劉伯溫剛一現身,便感受到殿內濃鬱的兵家氣息,目光落在棋盤之上,又看向韓信,眼中閃過一絲敬意,隨即拱手行禮:“在下劉伯溫,見過韓將軍。久聞將軍兵法冠絕古今,今日得見,幸甚幸甚。”
“這位先生是?”韓信瞳孔驟縮,目光落在劉伯溫身上,帶著幾分審視與探究。
眼前之人氣度儒雅,周身魂息沉穩睿智,絕非尋常之輩,可他搜遍記憶,卻從未見過這號人物。
劉伯溫見狀,微微拱手,笑容謙和:“在下劉伯溫,生於元末明初,曾輔佐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基業。久聞將軍‘兵神’之名,早在史冊中拜讀過將軍的赫赫戰功與兵法奇謀,今日得見英魂真身,實乃三生有幸。”
韓信聞言,眼中的疑惑更甚,指尖魂光微微晃動:“元末明初?朱元璋?竟已更迭如此多朝代?”
他滯留人間千年,雖能感知世間變遷,卻對具體的朝代更迭、後世人物知之甚少。
此刻聽聞劉伯溫竟是後世輔佐帝王定天下的智囊,心中不由生出幾分好奇。
劉伯溫點頭,目光轉向棋盤,語氣誠懇,“將軍的兵法韜略,流傳後世千百年,至今仍被奉為兵家圭臬。方才在下在聚魂幡中,聽聞將軍與汪曉推演棋局,見先生棋勢淩厲、妙算無窮,心癢難耐,鬥膽想替汪曉接下這後半局,一來想向將軍請教一二,二來也想親身體驗一番‘兵神’的棋藝風采,不知將軍能否應允?”
韓信眼中閃過一絲動容,隨即被濃濃的戰意取代。
他一生自負兵法無雙,卻沒想到自己的謀略竟能流傳後世,被後世智囊如此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