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播放錄像帶,罪惡的聲音重現天日!
紀委的秘密辦案點,地下一層,一間經過特殊改造的證物分析室。
房間裡沒有窗戶,冰冷的中央空調無聲地輸送著乾燥的空氣,牆壁上貼著厚厚的吸音材料,讓這裡的一切聲音都顯得沉悶而失真。這裡是紀委的“心臟”之一,任何足以掀起滔天巨浪的證據,都會在這裡被解剖、分析,最終變成刺向目標的利刃。
那個從市公安局物證中心“請”回來的牛皮紙箱,正靜靜地擺放在房間中央的不鏽鋼工作台上。它身上的白色紀委封條,在慘白的燈光下,反射著冰冷的光,像一道不容褻瀆的聖旨。
石磊、小李和其他兩名調查員圍在桌旁,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壓抑不住的亢奮與期待。他們已經在這裡等了快一個小時,林淵不允許任何人擅自開啟,隻是讓他們找來了一台如今已不多見的老式錄像機和一台與之配套的舊式顯像管電視。
“書記,都準備好了。”石磊搓了搓手,目光灼灼地看著林淵。
林淵點了點頭,沒有說話,隻是戴上了一副白手套。他走到工作台前,拿起一把專用的裁紙刀,刀鋒在燈光下劃過一道冷厲的寒芒。
他的動作不快,甚至有些緩慢。刀尖小心翼翼地探入封條的縫隙,沿著邊緣,平穩而精準地劃開。那“唰啦”的輕響,在寂靜的房間裡,像一聲發令槍。
封條被揭開,露出了紙箱原本的樣貌。
林淵沒有急著打開,而是先用物證袋將那張被動過手腳的、屬於公安局的舊封條完整地取下、封存。這個細節,讓一旁的石磊暗自點頭,這不僅是嚴謹,更是將來在法庭上,封死對方任何狡辯空間的致命一擊。
做完這一切,林淵才緩緩掀開了箱蓋。
箱子裡沒有想象中的各種雜物,隻有一樣東西。
一盤黑色的、最常見不過的vhs錄像帶,被一層厚厚的泡沫塑料包裹著,靜靜地躺在箱底。
就是它。
鄧毅用家破人亡的代價換來的、曹坤和趙鳳年想儘辦法也要銷毀的、足以撬動整個江城公安係統的催命符。
石磊的呼吸,在這一刻驟然加重。他伸出手,動作卻有些顫抖,小心翼翼地將那盤錄像帶捧了出來。
錄像帶入手冰涼,卻又仿佛帶著千鈞的重量。
“放吧。”林淵的聲音平靜無波。
石磊鄭重地點了點頭,轉身,將錄像帶穩穩地塞進了那台老式錄像機的卡槽裡。
“哢噠。”
機器發出一聲清脆的機械咬合聲。石磊按下播放鍵,錄像機內部的磁頭開始轉動,發出“嗡嗡”的低鳴。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台老舊的電視屏幕上。
幾秒鐘的雪花閃爍和刺耳的電流噪音後,屏幕“啪”的一下亮了。
畫麵出現了。
畫質很差,布滿了噪點,色彩也有些失真,帶著那個時代特有的昏黃質感。場景是一個簡陋的派出所審訊室,牆壁斑駁,桌椅陳舊。
畫麵裡有兩個人。
一個,是當時還很年輕的鄧毅。他穿著一身筆挺的警服,坐姿端正,眼神銳利,臉上還帶著幾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英氣。
另一個,是個瘦得像猴一樣的年輕人,穿著一件花裡胡哨的t恤,吊兒郎當地靠在椅子上,滿臉的不屑與桀驁。他就是當年曹坤手下那個黑社會團夥的一個小頭目。
審訊的內容,起初很枯燥。
“姓名?”
“陳浩。”
“知道為什麼找你來嗎?”
“警官,我可是良好市民,你們是不是抓錯人了?”陳浩嬉皮笑臉地說道,還對著鄧毅拋了個媚眼。
鄧毅沒有理會他的油滑,隻是不緊不慢地將一份份口供拍在桌上。
“城西市場的王老三,他的腿是不是你帶人打斷的?”
“還有步行街的‘阿瑪尼’專賣店,每個月五千塊的‘衛生費’,是不是你派人去收的?”
陳浩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他換了個姿勢,不再那麼囂張,但依舊嘴硬:“警官,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講。這些事,我可不知道。”
鄧毅冷笑一聲,他似乎早已料到對方不會輕易承認。他沒有繼續逼問,而是話鋒一轉,看似隨意地聊起了家常。
“聽說你最近發財了?換了輛新車,還是寶馬?”
提到車,陳浩的眼睛亮了,臉上又恢複了那種得意洋洋的神情:“嗨,小意思。男人嘛,總得有輛像樣的車撐門麵。”
“你一個小混混,哪來這麼多錢?”鄧毅不動聲色地問道,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獵人,在慢慢地收緊陷阱。
“這你就不懂了,警官。”陳浩被捧得有些飄飄然,他壓低了聲音,故作神秘地湊近了一些,“我們這行,講究的是跟對人,拜對山頭。山頭硬,財源自然就滾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