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星淵與“灰隼”的身影,如同融入水中的墨跡,在歸墟的混沌中緩緩消散,最終徹底不見。那維係著他們與現實的、微弱的龍脈感應也隨之斷絕。絕對的、連時間都失去意義的寂靜,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間將林燁吞沒。
他懸浮在“初始之源”散發的柔和光暈邊緣,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地,獨自一人,麵對這片萬物起源與終結的虛無之地。腳下如果還有方向的概念)是緩緩流轉、仿佛能吞噬一切的灰色混沌,遠方是沉浮的、巨大而沉默的未知陰影。這裡沒有日月輪轉,沒有四季更迭,隻有永恒的、近乎凝固的“現在”。
孤獨感,如同最細微的冰針,悄然刺入心靈。這種孤獨,並非源於身邊無人,而是源於認知到自身與整個常規世界的隔絕。他是此地的守望者,亦是唯一的囚徒。
但他沒有讓自己沉溺於這種情緒。目光投向中央那穩定運轉的三角法則結構——創造的氣旋、秩序的裂痕、終結的空洞。它們構成了這片虛無中唯一的“實”,也是他存在的全部意義所在。
他緩緩靠近那道“秩序裂痕”。近距離觀察,更能感受到它的精妙與脆弱。裂痕並非一道簡單的縫隙,而是由無數細密到極致、不斷生滅流轉的法則符文鏈條交織而成,如同宇宙最精密的鐘表機芯。它維持著創造與毀滅之間那個微妙的平衡點,讓萬物得以存在,讓循環得以繼續。他能“聽”到它無聲的運轉,那是一種承載著整個現實世界重量的、低沉而恒久的韻律。
同時,他也更清晰地感知到了裂痕深處那絲若有若無的“疲憊”。並非破損,而是一種曆經無儘歲月、獨自支撐大局的耗損。就像一位永不卸甲的老兵,鎧甲依舊光亮,眼神卻已透出滄桑。
“現在,有我了。”林燁輕聲低語,仿佛在對這道裂痕,也對自己承諾。
他盤膝虛坐於裂痕之前,並非物理意義上的坐,而是一種意念的沉靜。他將心神緩緩沉入體內那與“秩序”本源共鳴的“源初之力”中,然後,引導著這股力量,化作最溫和、最細微的涓流,如同滋潤乾涸大地的春雨,緩緩注入“秩序裂痕”。
這不是修複,而是滋養,是陪伴。
當他的力量觸碰到裂痕的瞬間,一種奇妙的共鳴產生了。他仿佛不再是一個外在的守護者,而是成為了這巨大法則結構的一部分。他的意識沿著法則的鏈條無限延伸,“看”到了現實世界中,星辰按照裂痕定義的軌跡運行,生命依據裂痕賦予的規則生息,能量遵循裂痕引導的通道流轉……
他看到了“觀星台”上,姬星淵在“灰隼”的攙扶下,正對著初升的朝陽,舉行著一個簡單的祭奠儀式,告慰曆代守山人的英靈。
他看到了第七區的廢墟之上,一些幸存的、眼神茫然的“異常者”被後續趕到的、穿著不同製式服裝的人員小心翼翼地接收和安置。
他看到了更遙遠的地方,戰爭與和平交替,文明興起又衰落,愛恨情仇上演……一切的一切,都如同畫卷般,在他意識中流淌。而他與那道裂痕,正是這所有畫卷得以展開的、無聲的畫布與框架。
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與責任感,取代了最初的孤獨。他的存在,與這浩瀚的宇宙息息相關。
時間,在這裡失去了意義。或許過了很久,或許隻是一瞬。林燁感覺到自己對“秩序”的滋養漸漸達到了一個平衡。裂痕的運轉似乎變得稍微……“輕鬆”了一點。那絲“疲憊”感,並未消失,但仿佛有了一絲慰藉。
他緩緩收回心神,睜開了眼睛。歸墟依舊,混沌無聲。但他知道,有些東西,已經不同了。
他將是這裡的守望者,是秩序的維護者,是連接現實與本源的一道橋梁。這並非犧牲,而是他選擇的,也是他必須承擔的……道。
就在他心神寧靜,準備開始下一次的滋養時,一絲極其微弱、卻異常熟悉的波動,如同投入古井的石子,在這片絕對的寂靜中,漾開了一圈漣漪。
那波動……來自遙遠的現實世界,帶著“觀星台”特有的星力印記,以及……一絲焦急的意味。
是姬星淵?還是“灰隼”?
他們遇到了什麼麻煩?還是……僅僅是一次嘗試性的聯係?
林燁的心,微微一動。塵世的餘音,終究還是傳到了這歸墟的深處。他的守望,或許並非完全與世隔絕。
他凝聚心神,嘗試著回應那道微弱的波動……
喜歡重生1983:開局戰神歸來請大家收藏:()重生1983:開局戰神歸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