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信號塔的鐘聲敲響十下,黃浦江麵泛起細碎的金光。林燁站在和平飯店套房的落地窗前,手中捏著剛送來的《關於設立上海證券交易試點區的通知》紅頭文件。油墨未乾的通知上,"公開選聘操盤團隊"七個字被紅筆重重圈出。
"林總,陳立群已經行動了。"趙廣財推門進來,額角帶著汗珠,"他包下了國際飯店整個宴會廳,明天要辦證券投資論壇,請了香港和新加坡的金融大鱷。"
林燁走到書桌前,攤開父親遺留的證券筆記。泛黃的紙頁上,鋼筆字跡清晰記錄著1984年飛樂音響股票的發行細節,旁邊卻用紅筆標注著一行小字:"謹防外資做局,收割民資。"
"論壇我們要參加。"林燁合上筆記,"但不是去聽講,是去破局。"
次日論壇現場,水晶吊燈下觥籌交錯。陳立群穿著英倫三件套,正與一個金發碧眼的投行家相談甚歡。見林燁入場,他舉杯示意:"林總也對證券業感興趣?"
"比不上陳先生手眼通天。"林燁看向他身旁的外國人,"連摩根士丹利的亞洲總裁都能請來。"
論壇開始後,香港分析師在台上大談"價值投資理念",幻燈片展示著歐美股市百年走勢圖。當講到"中國股市至少需要十年才能成熟"時,林燁突然舉手:"請問分析師是否研究過我國國庫券市場的換手率數據?"
會場瞬間安靜。分析師尷尬地推眼鏡:"這個......"
"去年全國國庫券交易量突破百億,二級市場溢價普遍在15以上。"林燁起身走向講台,"這說明我國民間資本早已具備證券投資意識,缺的隻是正規渠道。"
他示意趙廣財分發材料——那是潮汕商會整理的民間資金流動報告。在座的內地官員紛紛低頭翻閱,不時點頭交流。
陳立群臉色陰沉。茶歇時,他將林燁堵在走廊:"非要攪局?"
"是陳先生先壞了規矩。"林燁看向宴會廳角落,"用外資當敲門磚,不怕引狼入室?"
角落裡,摩根士丹利總裁正與央行上海分行的領導低聲交談。林燁認出那位領導——正是父親筆記裡提到的"證券試點反對派"之一。
當晚,林燁敲響了分行領導家的門。開門的是位戴老花鏡的老人,見到林燁遞上的父親遺照時,手微微發抖:"老林的兒子都這麼大了......"
書房裡,老人摩挲著照片:"你父親當年就預言,證券市場必須掌握在自己人手裡。可惜啊......"
"現在還不晚。"林燁取出試點方案,"隻要在規則設計上設置防火牆。"
老人看完方案,長歎一聲:"明天評審會,我幫你說話。"
然而次日清晨,變故突生。《申城早報》頭版刊出《警惕證券熱引發通貨膨脹》的評論員文章,雖未點名,但字裡行間直指林燁的資本運作方案。
"是陳家的筆杆子。"趙廣財摔下報紙,"他們買通了財經學院的教授!"
評審會推遲了。林燁知道,這是輿論戰的開始。他立即做了三件事:讓李文舟以海外專家名義發表《證券市場與通脹無必然聯係》的署名文章;通過秦參謀長請出經濟界元老召開研討會;最重要的是,他親自走訪了即將發行股票的飛樂音響廠。
在閔行區的廠房裡,林燁拉著老廠長算賬:"發行股票不僅能融資擴建,還能讓職工持股,激發積極性。"
老廠長猶豫:"但萬一賠了......"
"如果我能找到保底認購方呢?"林燁寫下潮汕商會的擔保函。
當晚,飛樂音響廠黨委會通過決議:支持股票發行試點。這記重拳打亂了陳家的陣腳。
但真正的殺招在評審會當天才揭曉。當陳立群帶著摩根士丹利的方案步入會場時,林燁身邊坐著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中國首位證券經紀人,1949年前上海灘的"股票大王"。
"小朋友,"老人顫巍巍指著摩根士丹利的方案,"這套東西,我在舊社會就見洋人玩過。先抬價誘多,再砸盤收割,最後抄底控盤。"
全場嘩然。陳立群急辯:"這是國際先進經驗!"
"先進?"老人冷笑,"1948年孔家就是這麼掏空國庫的!"
評審席交頭接耳。林燁趁機展示修改後的方案:設立單日漲跌幅限製,規定外資持股比例上限,建立風險準備金製度。每個條款都針對父親筆記裡預警的陷阱。
投票結果出爐時,陳立群摔門而去。但林燁的勝利喜悅很快被衝淡——他接到通知,試點規模被壓縮到原計劃的三分之一。
"是妥協的結果。"分行領導私下告訴他,"但種子已經種下。"
深夜,林燁在父親筆記裡發現新的線索:一張夾在頁縫的舊照片,背景是外灘證券交易所舊址,合影者中竟有那位"股票大王"年輕時的身影。照片背麵寫著:"資本無善惡,人心分正邪。"
窗外,黃浦江上貨輪拉響汽笛。證券市場的閘門將開未開,而江麵下暗流洶湧。
喜歡重生1983:開局戰神歸來請大家收藏:()重生1983:開局戰神歸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