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射電天文台的圓形穹頂下,林燁凝視著屏幕上流動的星圖。老趙推門進來,帶來一身寒氣:"林總,德國那邊的傳真,西門子同意技術交換,但要求我們共享新型光伏板的塗層配方。"
林燁的視線沒有離開屏幕,上麵閃爍的光點組成奇特的幾何圖案:"告訴他們,我們要的是晶體製備技術,不是成品生產線。"
"可他們的條件..."
"沒有條件。"林燁終於轉過身,"我們要走的路,不能受製於人。"
夜深了,實驗室隻剩儀器運行的嗡鳴。林燁打開父親留下的鐵盒,取出一本皮革封麵的筆記。在關於"深空信號"的章節末尾,有一行小字:"星門非門,心門為門。"
突然,所有屏幕同時閃爍,浮現出一串複雜的符號。老趙驚得站起來:"怎麼回事?係統被入侵了?"
"不,"林燁平靜地放大圖像,"是回複。我們發送的信息,有回應了。"
破譯工作持續了三天。當最後一段代碼被解析出來時,整個團隊都沉默了。信息內容遠超他們的想象——這不是簡單的問候,而是一份完整的科技樹索引,從能源到材料,從生物到信息,每項技術都指向人類目前無法企及的高度。
"這太危險了。"秦參謀長在加密電話裡語氣凝重,"如果這些技術落入錯誤的人手中..."
"已經落入了。"林燁調出一份監控報告,"陳家在三小時前捕獲了同樣的信號,他們的解碼速度比我們快。"
危機接踵而至。先是華燁在海南的研發基地發生爆炸,然後是公司在香港的股價異常波動。更糟糕的是,國際學術界開始出現質疑聲,稱華燁的技術突破"不符合已知科學規律"。
"他們在製造輿論。"老趙憤憤地摔下一疊報紙,"說我們是騙子。"
轉折發生在一個雨夜。林燁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陳永仁的私人醫生:"陳先生快不行了,他想見你最後一麵。"
在郊外彆墅的病房裡,奄奄一息的陳永仁交給林燁一個u盤:"這裡麵是陳家這些年收集的所有外星信號數據,還有...你母親去世的真相。"
數據解密後,一個驚人的事實浮出水麵:林燁的母親並非普通科研人員,而是某個古老計劃的最後執行者。這個計劃的核心,是守護一個秘密——地球在宇宙中的特殊位置,使其成為不同文明交流的中轉站。
"星門..."林燁喃喃道。他終於明白,那些信號不僅是通信,更是一種測試。高等文明在觀察人類是否準備好加入星際社區。
而此時,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多個國家突然宣布聯合開展"深空探索計劃",而主導這些計劃的,都是與陳家關係密切的企業。
"他們想壟斷與地外文明的交流渠道。"秦參謀長一針見血。
林燁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公開所有研究數據,包括收到的外星信號和破譯結果。消息一出,全球嘩然。
支持者稱這是"人類史上最偉大的發現",反對者指責這是"世紀騙局"。國際會議上,專家學者吵成一團。而在網絡世界,公眾分為兩派,激烈辯論著該不該回應這些信號。
在這場混亂中,林燁悄悄組建了一個跨國科研團隊,成員都是各領域最頂尖且最具開放思維的學者。他們避開政治乾擾,專注於一個目標:建造人類第一個真正的星際通信裝置。
項目命名為"星門",地址選在西北沙漠深處。這裡遠離城市光汙染,地質穩定,而且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能夠看到完整銀河的地方。
工程建設困難重重。最先進的材料在宇宙級通信的需求麵前都顯得落後,能源供應、信號放大、信息編碼...每個環節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關鍵時刻,林燁再次翻開父親的筆記。在最後一頁,他發現了一個精巧的裝置草圖,旁邊標注著:"心頻共振原理"。
"我明白了。"林燁召集團隊,"我們一直在用錯誤的方式思考。高等文明的通信,可能不是基於電磁波,而是基於意識共振。"
新的方向帶來了突破。當裝置最終完成時,它不像傳統的射電望遠鏡,反而更像一個巨大的藝術品——無數水晶片組成的花朵,在沙漠中緩緩旋轉。
首次測試當晚,所有人都屏息以待。裝置啟動的瞬間,整個沙漠仿佛被星光籠罩。然後,最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每個人的腦海中,都浮現出同樣的畫麵——一個充滿生機的藍色星球,以及一句簡單的話:
"歡迎加入宇宙大家庭。"
全球沸騰了。人類第一次真正意識到,我們在宇宙中並不孤單。各國政府開始協商成立地球聯合航天局,共同探索星空。
但林燁在欣喜之餘,保持著清醒。在最後一次團隊會議上,他說:"星門打開了,但門後的路要我們自己走。真正的挑戰,現在才開始。"
他望向窗外的星空,那裡有無限的可能,也有未知的風險。而在他手中,握著一份剛破譯的信息片段,內容讓人不安:
"警告:獵戶座防線已被突破,收割者正在路上..."
喜歡重生1983:開局戰神歸來請大家收藏:()重生1983:開局戰神歸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