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張江高科技園的淩晨,雨水在玻璃幕牆上劃出蜿蜒的痕跡。林燁站在深信服大廈的服務器機房外,看著防彈玻璃門內閃爍的指示燈。老趙遞過防靜電手環,袖口露出腕表表盤——淩晨347,正是區塊鏈網絡每日算力重置的時刻。
"林總,比特幣網絡出現異常分叉。"技術總監指著監控屏,"有礦池在試圖改寫交易記錄。"
林燁戴上耳機,加密頻道裡傳來急促的英文報告。東京、法蘭克福、矽穀的監測點同時報警,某個匿名礦池的算力在十分鐘內暴漲至全網35。更詭異的是,這些算力來自被劫持的物聯網設備——從智能冰箱到工業機器人。
"僵屍網絡攻擊。"老趙調出全球設備分布圖,"他們在用智能家居挖礦。"
突然,主屏幕紅光閃爍。比特幣價格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暴跌50,交易所自動平倉係統觸發連鎖反應。林燁快速登錄暗網論壇,置頂帖的標題讓他瞳孔收縮:"中本聰真實身份曝光——山本一郎"。
"調虎離山。"秦參謀長越洋電話背景音嘈雜,"他們真正的目標是央行數字貨幣測試網絡。"
危機在0415分爆發。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的警報響徹大廈,數字貨幣試點城市的支付係統集體宕機。技術團隊追蹤攻擊源,發現數據包來自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備用服務器。
"聲東擊西。"林燁調出防火牆日誌,"看這裡——攻擊者在我們的防禦係統裡埋了後門。"
老趙帶人突擊檢查機房,在冷卻係統管道內發現偽裝成溫度傳感器的信號中轉設備。更令人心驚的是,設備內部刻著鷹銜蛇徽章——與三十年前南極基地發現的標誌完全相同。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秦參謀長發來衛星照片,"山本家族的遊艇正停泊在衝繩。"
轉機出現在黎明時分。技術團隊破譯了攻擊代碼中的隱藏信息——組經緯度坐標指向浙江千島湖底的光纜交接箱。當蛙人潛入湖底時,發現了連接著超級計算機的海底光纜竊聽裝置。
"他們在實時監控金融數據流。"網絡安全專家臉色發白,"這相當於在央行金庫裝了攝像頭。"
林燁立即啟動"燭龍計劃",這是三年前秘密部署的區塊鏈防禦係統。當攻擊者再次嘗試入侵時,他們的操作被完整鏡像到沙箱係統。算法分析顯示,攻擊模式與1998年香港金融保衛戰中的操盤手法高度吻合。
"老朋友回來了。"老趙看著ip溯源結果,"陳立群在澳門指揮這次攻擊。"
決戰在紐約股市開盤時打響。當國際空頭大舉做空中國概念股時,"燭龍係統"自動觸發反製程序。人工智能操盤手以毫秒級速度進行多空對衝,同時向全球媒體釋放利好消息。
"他們輸了這一局。"交易總監看著爆倉數據歡呼。
"不,"林燁調出暗網數據流,"看這個新出現的數字貨幣"龍幣"。"
更深的陰謀在周末浮出水麵。國安部截獲的衛星通訊顯示,山本家族正在小行星帶部署區塊鏈節點。他們的終極目標,是創建跨星際的加密貨幣體係。
"瘋狂。"天體物理學家在視頻會議中驚呼,"但理論上可行。"
真相在月末水落石出。技術團隊破解了"龍幣"的智能合約,發現其最終將控製權移交至某個位於土星軌道的太空站。而該太空站的建造方,正是三十年前與山本合作過的歐洲航天公司。
"星際金融戰。"秦參謀長深夜到訪,軍大衣上沾著夜露,"我們必須提前布局。"
在最後的攻防演練中,林燁團隊模擬了最壞情況——當全球互聯網癱瘓時,基於量子衛星的金融網絡能否持續運轉。測試結果令人欣慰:中國量子通信網絡可保障核心金融數據的安全。
元旦鐘聲響起時,林燁站在上海中心118層觀光廳。腳下都市的燈火如同電路板上的光點,而天空中,"墨子號"量子衛星正劃過天際。
手機震動,加密信息顯示:"山本病危,臨終想見你。"
新的征程,已在星辰大海中展開。
喜歡重生1983:開局戰神歸來請大家收藏:()重生1983:開局戰神歸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