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鐵,將櫟陽城牆染成深赭色。顧慎為借著清點旗械的由頭,提著羊皮燈籠走向東北角的糧倉。兩個持戟衛士剛完成交接,他閃身從倉後矮窗翻入,藏身於堆積如山的黍米麻袋後。
糧倉內隻點著一盞陶豆燈,昏暗的光暈在父子二人臉上跳動。
"父親!"年輕的軍侯猛地單膝跪地,甲片與地麵碰撞出清脆聲響。這個在校場上令行禁止的將領,此刻聲音裡帶著罕見的顫抖:"您明知軍法森嚴,為何還要在營中..."
老卒粗糙的手撫上兒子冰冷的肩甲,指節處的凍瘡在燈光下格外分明:"稷兒,明日...明日就是冬月初六啊。"他的瞳孔因恐懼而擴散,"三十年前那個雪天,也是冬月初六..."
"此乃大秦邊陲重鎮!"軍侯霍然起身,腰間玉璜撞在劍鞘上叮當作響。他指向窗外巍峨的城牆:"您看這夯土牆高三丈,垛口密布連弩。城外壕溝埋著尖木,城門包著銅皮..."
"你沒見過..."老卒突然抓住兒子的絛帶,枯瘦的手背青筋暴起,"那些狄人...他們用骨刀剝皮...把嬰兒拋到半空用長矛接..."豆大的淚珠滾落在積滿塵土的革靴上,"我躲在死馬肚子裡...聽著姐妹們最後的哭喊..."
軍侯深吸一口氣,解下自己的玄色鬥篷披在父親肩上。這個動作讓他看起來突然像個剛冠禮的少年:"父親可知昨日演武,我軍床弩可射三百步?車兵陣型已按尉繚子兵法重新布防..."他蹲下身平視父親,"蒙氏世代守邊,祖父戰死義渠,孫兒豈能做逃兵?"
"不一樣..."老卒癡癡望著晃動的燈影,"他們這次來了白狼部落...聽說會把俘虜的骨頭做成箭鏃..."他突然劇烈咳嗽起來,從懷中掏出一塊暗黃的絹布,"這是你娘留給你的...帶著它..."
"父親!"軍侯突然提高聲調,又慌忙壓低,"屯長正在巡營..."他熟練地幫父親係好鬥篷的皮扣,聲音忽然柔軟,"孩兒已令民夫在四門暗設鐵蒺藜,烽燧儲備了雙倍狼糞..."
倉外傳來三更梆響。軍侯立即恢複威嚴姿態,朝外揚聲道:"來人!送王老卒回營!"
當倉門吱呀開啟時,顧慎為看見軍侯背對燈火站立,拳頭重重砸在糧袋上,震落的黍米像金砂般在燈影裡飛舞。這個總在陣前高吟"豈曰無衣"的年輕貴族,此刻肩甲竟在微微顫動。
夜風穿過倉房縫隙,吹得陶豆燈的火苗搖曳欲滅。顧慎為抬頭望去,倉梁上懸著的玄鳥旗影正扭曲成猙獰的形狀,仿佛預兆著即將卷土重來的血色風暴。
夜色如墨,顧慎為抱著玄鳥旗回到營帳,耳邊仍回響著老卒那些泣血之言。他凝視躍動的燈焰,心中暗忖:外族當真凶殘如修羅?還是老卒因創傷而誇大其詞?
翌日操練間隙,他狀若隨意地試探同袍。
正在擦拭弩機的年輕射手聞言大笑:“王老卒?那老瘋子的話也信!”他靈活地轉動弩臂,“任他什麼部落,能抵得過我大秦的連弩齊射?”
旁邊磨戈的陷陣兵啐了一口:“狄人連鐵甲都湊不齊,拿著骨箭來送死罷!”他炫耀般拍打胸前劄甲,“這精甲乃少府所製,蠻子的石斧劈得開?”
幾個車兵更是哄鬨著比劃:“待我戰車衝陣,保準把他們碾成肉泥!”
突然角落傳來細弱聲音:“可我阿爺說...當年狄人破過隴西三城...”
霎時滿帳寂靜,隨即爆發出更響亮的嘲笑。弩兵用箭杆輕戳那發聲的新兵:“小羔子怕了?不如回娘懷裡吃奶!”
顧慎為默默整理旗穗,聽得帳外傳來訓斥聲。掀簾看去,見軍侯正鞭笞兩個竊竊私語的戍卒:“再敢散播懼戰之言,立斬!”
午膳時,他湊到輜重營老役夫身邊。
老役夫偷瞥四周,壓低嗓子:“小老兒運糧時見過狄人祭壇...壘的全是人頭骨...”話未說完就被輜重官踹倒:“老貨又胡唚!”
顧慎為俯身攙扶時,老役夫往他手心塞了塊東西——是半片帶著焦痕的童鎖。
回到旗陣,但見軍侯正在陣前馳馬演說:“大秦銳士橫掃六合,豈懼蠻夷?昔年穆公稱霸西戎,孝公收複河西...”陽光照在他年輕的臉上,每道輪廓都閃著自信的光。
顧慎為抬頭望向城頭飄揚的玄旗,忽然想起《孫子》殘簡上的朱批。他輕撫冰涼的旗杆,在心中默念:
“驕兵必敗。”
這四個字像預言般沉入心底。當他轉身時,看見那個被稱作“老瘋癲”的王老卒正獨自蹲在城牆根,用樹枝在沙土上反複畫著扭曲的圖形——那分明是座燃燒的城樓。
晚風卷起沙塵,顧慎為將旗握得更緊。旗麵獵獵作響的聲音裡,仿佛夾雜著遙遠草原傳來的狼嚎。
喜歡異能覺醒時代初期請大家收藏:()異能覺醒時代初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