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親王疑雲_大明雙影案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大明雙影案 > 第21章 親王疑雲

第21章 親王疑雲(1 / 2)

晨霧如紗,籠罩著整個京師。欽差行轅的庭院裡,幾株老柏的枝乾在霧中若隱若現,露水順著枝葉滴落,砸在青石板上,發出細碎的聲響。淩雲鶴一襲素色青衫,手持那本泛黃的官員名冊,立於庭中老柏之下,目光深邃地望著霧靄深處,仿佛要穿透這層層迷霧,看清那隱藏在曆史塵埃下的真相。

裴遠已連夜帶人出城,繼續追查“塑形師”的下落。行轅內隻剩下幾名親信護衛,各司其職,氣氛肅穆而緊張。淩雲鶴指尖劃過名冊上“朱見澤”的名字,腦海中不斷回響著昨日那位老宦官的證詞,以及這些日子以來搜集到的種種線索。

“裕王朱見澤……”他低聲呢喃,眉頭微蹙。這位英宗次子,憲宗皇叔,在史書上留下的痕跡寥寥無幾,除了“奪門之變”的參與者、監國重臣、暴病而亡這幾個標簽外,幾乎再無更多記載。可越是如此,越讓淩雲鶴覺得其中必有蹊蹺。

尋常親王病逝,即便不舉國哀悼,也該有詳細的喪葬記錄、朝臣的悼文、後人的追思。可這位裕王,死後不僅墓葬簡樸,連相關的記載都含糊其辭,仿佛有人刻意要抹去他在這世間存在過的痕跡。這本身,就是最大的疑點。

淩雲鶴轉身回到書房,將名冊放在案上,又取出一疊卷宗,皆是他昨日派人從刑部、禮部庫房中調取的關於裕王的資料。其中有一份是裕王的《薨逝錄》,上麵記載著他病逝的時間、地點、病因,甚至還有禦醫的診斷記錄。

“景泰八年冬,裕王偶感風寒,纏綿數日不愈,後引發咳血之症,藥石罔效,於十二月十六日薨於王府。”淩雲鶴輕聲念著,指尖拂過“偶感風寒”“咳血之症”這幾個字,眼中閃過一絲疑慮。

風寒引發咳血,雖非絕無可能,但對於一位年僅二十三、正值壯年的親王而言,未免太過蹊蹺。更何況,《薨逝錄》中並未記載具體的診治過程,也沒有列出所用藥物的明細,隻籠統地寫著“禦醫診治無效”,這與皇室成員通常詳儘的病曆記錄截然不同。

他又拿起一份禮部關於裕王葬禮的記錄,上麵寫著“輟朝三日,賜諡榮莊,葬於南陽府城外三十裡之青龍山”。記錄中同樣沒有提及葬禮的具體規模、參與人員,隻寥寥數語,一筆帶過。

“不對勁,太不對勁了。”淩雲鶴自語道。英宗複位後,雖然對裕王有所猜忌,但表麵上仍需維持皇室親情。即便裕王失勢,其葬禮也不該如此草率,相關記錄更不該如此簡略。這背後,必然有人在刻意隱瞞著什麼。

正在這時,書房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護衛統領低聲稟報:“先生,錦衣衛指揮僉事袁彬大人求見,說有要事相商。”

“袁彬?”淩雲鶴心中一動。袁彬乃是錦衣衛中的老人,曾在“土木堡之變”中跟隨英宗左右,不離不棄,深得英宗信任。憲宗即位後,袁彬繼續留任錦衣衛,為人正直,不與廠衛同流合汙,是朝中少有的清流。他此時前來,想必是有重要線索要告知。

“快請他進來。”淩雲鶴道。

片刻後,一位身著錦衣衛指揮僉事官服的中年男子走進書房。他麵容剛毅,眼神沉穩,腰間佩著繡春刀,步履沉穩,正是袁彬。

“袁大人,久仰大名。”淩雲鶴起身相迎,拱手道。

“淩先生客氣了。”袁彬亦拱手還禮,目光掃過案上的卷宗,神色凝重,“先生近日忙於‘雙影案’,想必焦頭爛額。袁某今日前來,是有一些關於裕王朱見澤的舊事,或許能為先生查案提供些許幫助。”

淩雲鶴心中一喜,連忙請袁彬落座,吩咐下人奉上茶水:“袁大人肯仗義相助,淩雲鶴感激不儘。實不相瞞,我近日正因裕王之事百思不得其解,還望大人不吝賜教。”

袁彬端起茶杯,卻並未飲用,隻是輕輕摩挲著杯沿,神色複雜地說道:“裕王朱見澤,我與他曾有過幾麵之緣。當年‘土木堡之變’後,英宗被俘,景泰帝即位,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廢黜了憲宗的太子之位。而裕王作為英宗的次子,當時頗受朝臣關注,不少人都認為他有機會繼承大統。”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裕王此人,天資聰穎,胸懷大誌,而且行事果斷,頗有乃父之風。景泰年間,他奉命監國,處理朝政井井有條,深得民心。但也正因如此,他遭到了景泰帝的猜忌,處處受到掣肘。後來‘奪門之變’,石亨、曹吉祥等人擁立英宗複位,裕王確實參與其中,而且出力不少。”

“那為何英宗複位後,裕王不僅沒有得到封賞,反而會暴病而亡呢?”淩雲鶴問道,這正是他心中最大的疑惑。

袁彬輕輕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惋惜:“這就要從英宗複位後的局勢說起了。英宗複位後,石亨、曹吉祥等人恃寵而驕,專權跋扈,結黨營私,朝廷上下怨聲載道。而裕王作為參與‘奪門之變’的核心人物,又手握一定的勢力,且深得民心,自然引起了英宗的忌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英宗擔心裕王日後會與石亨等人勾結,或者憑借自己的威望威脅到皇位,所以對他處處提防。據我所知,英宗複位後,曾多次暗中派人監視裕王的一舉一動,裕王的任何言行,都會被詳細稟報給英宗。”

袁彬喝了一口茶水,繼續說道:“後來,石亨、曹吉祥等人意圖謀反,被英宗察覺。雖然裕王並未參與其中,但英宗擔心裕王會受到牽連,或者借此事發難,於是便下定決心,要除掉這個隱患。”

“你的意思是,裕王的死,確實是英宗授意的?”淩雲鶴追問道。

袁彬點了點頭,神色凝重:“雖無直接證據,但種種跡象表明,此事與英宗脫不了乾係。裕王病逝前,英宗曾派貼身太監前往裕王府‘探望’,而那位太監回來後不久,裕王就傳出了病重的消息。而且,裕王死後,處理後事的官員都是英宗的心腹,整個過程都被嚴格把控,不允許任何人隨意打探。”

“那你可知,裕王真的死了嗎?”淩雲鶴目光銳利地盯著袁彬,問道。

袁彬聞言,身體微微一震,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先生此言何意?裕王的葬禮,我雖未親自前往,但也聽說了相關的情況,難道他……”

“我懷疑,裕王當年並未真的病逝,而是金蟬脫殼,假死脫身了。”淩雲鶴緩緩說道,將自己的推測以及找到的種種疑點,一一告知了袁彬。

袁彬聽後,臉上滿是震驚之色,他沉默了許久,才緩緩說道:“先生的推測,並非沒有道理。當年裕王的葬禮確實疑點重重,而且我事後曾聽說,負責安葬裕王的工匠,在葬禮結束後不久就全部失蹤了,再也沒有出現過。當時我隻覺得奇怪,現在想來,這恐怕就是為了掩蓋裕王假死的真相。”


最新小说: 諜戰風雲:從暗殺開始變強 貞觀第一奸臣,李二求我彆辭職! 禾城歲月 讓你培養技工,你培養出國士無雙 血月鬼節:我在都市練妖修仙 九重天域:我靠吞噬克蘇魯加點成 子女不孝,重生後她嫁絕育軍官 協議婚約:死對頭他真香了 骰子決定一切的廢土領主 時空種田:從清末開始打造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