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雙影案》·卷首語
明成化十四年,秋,京師震惶。
紫微晦暗,妖星現於帝闕。三朝老臣夜卒於書房,晨起驚見雙屍同臥——容貌、衣冠、疤痕竟無二致,宛若鏡影照魂。坊間竊語曰:"此非妖術,乃天罰也!"
九重宮闈之內,天子撫案長歎:"傳淩雲鶴。"
昔年刑部侍郎,今布衣神探。青衫如玉,執扇而來。驗詭屍,觀天象,查禁苑,終現前朝"天工苑"秘辛。蛛絲馬跡,皆指向二十年前"奪門之變"未雪之冤;雙影迷局,實為"燭龍"亂世之先聲。
東廠西廠相爭如虎狼,錦衣衛暗湧似波濤。悍將裴遠橫刀立馬,護先生闖皇城、破邪術、戰複製妖人。卻見那深宮之中,本應化作黃土的皇室幽魂竟再度臨朝,笑問:"淩先生可知,這大明江山,原該換一番天地?"
淩雲鶴輕振玉骨扇,目似寒星:"世間詭譎,不過人心爾。"
鏡影雙生殺局開,龍蛇爭鼎日月昏。且看白衣卿相,如何破虛妄、辨真龍、挽天傾!
——千古謎局,終待今朝揭曉。
楔子
明成化十四年,秋深,霜降。
京師九門落鑰的鼓聲方歇,一陣淒惶的夜啼便撞碎了皇城的靜寂。須臾,慘白的燈籠自玄武長街一路亮起,宛若遊魂,直飄入禮部侍郎李儼的府邸。
書房內,燭火未熄。
李大人伏於案牘,麵容安詳,唇角竟含一絲詭異笑意,似沉醉未醒。然鼻息已絕,身下墨跡蜿蜒如血。
這已是月內第三位如此殞命的朝臣。
京兆尹顫栗不能言,仵作麵麵相覷,皆道是急症猝亡。直至一家仆驚恐欲絕,指向窗欞之下——
但見濕潤的青磚地上,赫然印著一枚腳印。非靴非履,三趾分明,凹痕深嵌,裹著一段腐朽的水草,散發河底淤泥的腥氣。
“是…是水鬼索命!”謠言如野火,頃刻燒遍閭巷。
翌日,紫禁城深宮。
鎏金獸爐吐著龍涎香,卻壓不住天子眉間積鬱的陰霾。丹陛之下,東廠督公尚銘垂首低眉,奏稱妖言惑眾,當以雷霆手段鎮之;西廠提督汪直侍立一旁,唇角微揚,似諷似謔。
禦案後,明憲宗朱見深默然良久,忽將一紙密令擲於階前。
“傳朕旨意。”聲線疲憊,卻斬釘截鐵,“召,淩雲鶴入京。”
與此同時,京郊百裡外。
一葉輕舟劃破江南煙水。舟上,青衫男子獨立船頭,遠眺京師方向,手中一柄玉骨扇輕敲掌心,目光深邃如夜。
身側,勁裝青年按刀警惕:“先生,京城恐是潭渾水。”
青衣人唇角微揚,輕聲道:“裴遠,你可知這世間…”
話音未落,一陣怪風卷起河濤,撲滅船頭風燈。
黑暗降臨的刹那,他望向漆黑的水麵,仿佛見一雙無形之手,正緩緩攪動這萬裡江山的倒影。
“…從來隻有人心,比鬼怪更可怖。”
風濤聲裡,命運的絲線,已悄然收緊。
《大明雙影案》
第一卷《鬼胎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