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旨太監和各州主官的配合下,
藩王的各個子嗣都得到一部分封地,就連藩王所屬的軍隊被劃分給他們。
起初有藩王的長子負隅抵抗,不同意將藩王的封地分封給其他弟兄,
有這些想法的都是即將繼承藩王位置的子嗣,
不過對於其他子嗣來說,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不可能讓人輕易的阻攔,
凡是想要阻攔分封的長子都被其他弟兄群起而攻之,
最慘的當屬鬆風王的子嗣,
他一直以為自己是鬆風王唯一的兒子,曾經鬆風王也當著諸多屬下的麵,宣稱自己是下一任鬆風王的繼承人。
誰能想到皇主的聖旨一出,
自己莫名其妙的多出幾個弟兄,
剛開始傳旨太監都有些狐疑,他們奉命前往宣布聖旨的時候,對每一位藩王的子嗣都有著清楚地了解,
負責鬆風王的太監,記得吏部那裡登記造冊的隻有一個子嗣,
為什麼會忽然冒出這麼多的子嗣?
不得已之下,隻能是請醫師驗證,經過醫師的驗證這突然冒出來的幾個子嗣,
與鬆風王的兒子血脈相同,這意味著冒出來的這幾人都是鬆風王的兒子。
按照新的律法規定,
長子在現任鬆風王死後可以繼承其封號,而鬆風王的封地則是由他的子嗣分彆繼承。
江乾恬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一州的封地被分成四份,想死的心都快有了。
第二日,所有的邊關將領在問天殿被召見,
一同召見的還有在京都武將。
滿殿的武將還是第一次出現,江問天看著涇渭分明的兩批人馬,不由得搖頭。
常年待在戰場上的武將和養尊處優的這些武將,
一眼就可以分辨出來。
“諸位邊關將領”
“你們為皇朝戍守國門”
“功績斐然”
“朕深感欣慰”
“謝皇主掛念”
......
聶破軍瞅著江問天的模樣,逐漸反應過來,這小子該不會是準備對邊關將領下手吧!
如果是這樣豈不是昏了頭?
江問天一番誇讚後步入正題,
“你們為國分憂”
“駐守邊關少則十載多則幾十載”
“然皇朝邊境眾多”
“諸將領隻熟悉所在邊關”
“因此朕決定對邊關將領進行換防”
“讓你們熟悉皇朝各地邊境”
壞了,自己的猜測果真成為現實。
聶破軍不知道該說江問天這小子,走的這一步是臭棋還是什麼?
擅自調動邊關將領前往他地,
新來的將領不熟悉邊關狀況,一旦敵人趁機而入,後果可是很可怕。
聶破軍想要說什麼,被江問天眼神製止。
他知道自己的這一步風險非常大,
稍有不慎皇朝可能會陷入動亂,不過隻是換將並不符合江問天的設想。
他換的可不隻是邊關主將,
而是邊關全軍,這是他突發奇想出來的。
之前和浩然商討的時候,浩然就說過換將存在的弊端,長時間不斷調動主將,
會讓主將與駐軍之間不能完全磨合,
長此以往,如若真的發生戰爭,將士之間無法完全配合,出現的後果不可預估。
所以他臨時決定將邊關所有的將士輪換,
至於輪換的人選則是從京都的武將中選取,由他們率領駐紮在京都附近的軍隊與邊關駐軍輪換。
這樣一來既可以解決有些邊關將領投敵可能,
也可以達到練兵的目的。
一些邊關將領自然是樂得如此,他們常年駐守在邊關早想換個地方。
唯有極個彆將領,表情僵硬,這些人被餘野雲一一暗中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