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崇文門花市大街已是人聲鼎沸。莫羅攥著劉顏給的二十兩銀子,在擁擠的人流中穿行。空氣中混雜著花香、魚腥和汗臭味,小販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上好的蘭草——"
"遼東人參——"
"新到的暹羅香料——"
莫羅一路打聽,終於找到了賣蟲的攤位。七個賣蛐蛐的販子排成一排,竹籠裡的蟲子此起彼伏地鳴叫著。
——這該怎麼挑?
作為穿越者,莫羅對蛐蛐的認知僅限於王紹虎那幾句口訣。他蹲下身,裝模作樣地打量著各個籠子。
"客官,看看這隻!"一個缺了門牙的販子熱情推薦,"青頸鐵翅,正宗山東貨!"
莫羅盯著那隻油光發亮的蛐蛐,總覺得哪裡不對。正猶豫間,角落裡突然傳來一聲清越的鳴叫——
"唧——!"
那聲音如金玉相擊,瞬間壓過了市集的嘈雜。莫羅循聲望去,隻見最邊上的破籠子裡,趴著一隻其貌不揚的蛐蛐。它體型隻能算一般大小,且外殼暗淡,但腹部隱約透著一層新殼的光澤,隱隱透出一些黃色。
莫羅蹲在蛐蛐攤前,盯著那隻其貌不揚的蟲子。它背甲黯淡無光,邊緣微微翹起,腹部隱約透出一層珍珠般的瑩潤——這分明是要蛻殼的征兆!
——換殼如新生,這蛐蛐蛻皮後必是極品!
莫羅心頭一跳。現代生物知識告訴他,這是要換殼的征兆,換完殼後品相會脫胎換骨。
"這隻怎麼賣?"
販子瞥了一眼,嗤笑道:"客官好眼力,這"啞巴貨"養了半月都不叫一聲,但叫起來聲音也算洪亮......"
莫羅強壓興奮,故意皺眉道:"這隻"啞巴"養了多久?"
"半月有餘!"販子拍著胸脯,"客官若想要,一兩銀子連罐子拿走!"
"一兩銀子?"莫羅冷笑,"這蟲分明是..."他突然壓低聲音,"如此其貌不揚的貨色,你當我不懂?"
販子臉色一變。這隻蛐蛐不過是自己小兒子前日在地裡捉到的,確實不值錢。
"一...一兩銀子!"販子咬牙,"再送您個黃花梨罐子!"
莫羅故作猶豫,最終"勉強"點頭。交易時,販子偷笑著包蟲,殊不知自己賣出去的,很可能是今年花市最好的貨色。
揣好蛐蛐,莫羅又逛到古董區。劉顏說過,旗人最愛鼻煙壺,尤其是內畫琺琅的。
"客官瞧瞧這個!"白胡子攤主神秘兮兮地掏出錦盒,"乾隆三年的禦製料胎畫琺琅!"
莫羅接過細看。壺身繪著歲寒三友,內畫山水竟能隨角度變換——雖是仿品,但工藝精湛。
"多少?"
"二十兩!"
莫羅頭也不回地走。
"十五兩!...十兩!...八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