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天下大亂,我糜家必須依附強者。劉備名震四海,更是皇親國戚,這門親事算我高攀。況且他剛得青州,手握兩州之地,進退皆宜。對糜家而言穩賺不賠。"
"荒唐!"糜竺甩袖怒斥,"小妹豈是交易之物?你可還記得父親臨終囑托?"
糜芳頓時語塞。
"那兄長的意思是回絕?可如此一來......"
"如今悔婚已遲。"糜竺望向庭院落花,"隻盼那劉備當真如傳聞般仁厚,小妹過門後能少吃些苦頭。"
...............
青州官署書房內,燭火搖曳。
劉備正與孫乾、關羽議事。
"大哥,市井流言說糜家才十六歲,而您已過而立之年。眾人議論您倚仗皇叔身份強娶,恐損威名。既然糜氏錢糧已得,何必非要聯姻?"
關羽撫須凝視主公。他深知兄長素來不近女色,此番強娶糜氏之舉著實令人費解。
這番話讓劉備指尖微顫。昔日兄弟三人顛沛流離時,他確實無心兒女私情。
眼下時局已變,他手握兩州,儼然成了當世豪強,豈能沒有享樂之念?
更何況前次在徐州造訪糜家時,他與糜貞有過一麵之緣。
那姑娘生得傾國傾城,性子又活潑可人,時常在劉備夢中巧笑倩兮。
這次借著糜家示好之機,他正好順水推舟,將這位佳人迎娶過門。
誰知糜貞"徐州第一"的名頭實在太大,引得市井議論紛紛,連義弟關羽都來勸諫。
若此事尚未張揚,或許劉備還會顧及顏麵就此作罷。
可消息都已傳開,此時若打退堂鼓,豈非坐實了他貪戀美色的傳言?
半輩子積攢的清譽,豈非要毀於一旦?
思及此處,劉備暗下決心,不該過分顯露對糜貞的執念。
"賢弟有所不知,似糜家這等富甲天下的商賈,向來隻計較利害得失。"
"我們得勢時,他們自會鼎力相助。"
"若見我們失勢,恐怕第一個就要反戈相擊。"
"如今我們肩負天子重托,承載著無數漢室忠臣的期望。"
"行差踏錯不得,更冒不起這個險。"
"那林辰雄踞西北、河北,坐擁五州之地。"
"眼看大戰在即,各路兵馬即將交鋒。"
"我軍糧草短缺,兵甲不精。"
"若不得糜家相助,怕是連出征的底氣都沒有,談何為朝廷除奸?如何替三弟雪恨?"
"我固然可以不娶糜貞,但若無這樁姻親給糜家吃定心丸,他們豈會傾囊相助?"
"外人都道是我劉備主動提親,誰知實則是糜竺獻妹在前?"
"糜家要個保障,我如何推拒?"
"我這般苦心,誰人知曉?"
糜竺在心底暗罵:"這劉大耳占了便宜還要裝委屈......"
劉備這番話可謂聲情並茂,說到動情處,竟還硬生生擠出幾滴眼淚來。
關羽原本略帶不滿,聞言立即起身向劉備行禮。
"原來大哥用心良苦,難怪我多次詢問,您都避而不答。"
"竟是糜家在謀求保障。"
"那聯姻之事也是大哥配合演的雙簧?"
劉備輕輕頷首。
關羽震驚道:"如此說來,大哥是在替糜家背負罵名?"
"不如將實情公之於眾?"
劉備神色凜然地擺手:"即將成為一家人,何必計較誰擔罵名?"
"若二弟說出去,糜家的造勢效果必定大減。"
"糜家付出諸多,隻求風光一回,我豈能辜負?"
關羽由衷讚歎:"大哥仁德,當世無二!"
旁聽的孫乾也對劉備肅然起敬。
先前他雖未出聲,內心也覺得劉備這場婚事有損英雄形象。
此刻卻隻剩下由衷的欽佩。
"主公仁德,天下無雙!"
"屬下敬佩!"
劉備扶起跪拜的二人:"雲長、公佑,外人誤解譏諷我都不在乎。"
"隻要你們懂我心意,我便知足。"
"唉!"
他昂首而立的身影,在關、孫二人眼中愈發高大。
若林辰在場,定會為劉備爐火純青的演技擊節讚歎。
這般演技放在現代,摘得"影帝"桂冠簡直易如反掌。
"嗒嗒嗒..."
突然響起的腳步聲打破了書房凝重的氛圍。
劉備見簡雍快步進來,不悅之色瞬間化為期待。
這位正是他派去糜家下聘的使者。
"憲和,結果如何?"
"糜家可還有其他條件?"
徐州城內張燈結彩,糜府上下喜氣洋洋。簡雍躬身稟報:"糜家已應允婚事,三日後便送糜前往臨淄。"
"陪嫁仆役兩千餘人,金銀綢緞不計其數。"
"另有糧草十萬石,不日將運往青州。"
劉備聞言撫掌稱善:"甚好!不知何人負責護送?"
簡雍答道:"曹豹將軍親率千名精兵護送,萬無一失。"
劉備撚須而笑:"有曹將軍在,吾心甚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