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營潰兵四散,無人敢返戰場。眼見如此聲勢仍未能引出劉備,嶽飛收槍長歎:"今夜隻能就此收兵。劉玄德確非凡俗,這般沉得住氣。"
"原想連戰連捷必令其驕狂,未料竟能隱忍至此。"
"撤!"
一旁的副將仍不死心:"關羽手下那一萬精騎尚未回營,何不趁勢攻入中軍,削弱劉備兵力再走?"
嶽飛果斷否決:"中軍始終按兵不動,內裡虛實難測。貿然闖入,隻會陷入危局。"
"記住主公教誨:遊擊之要在於穩紮穩打。襲擾已畢,戰機已逝,此刻當退。"
見主帥態度堅決,副將雖有不甘,終究不再多言。
隨著撤離令下,背嵬軍如退潮般撤出前營,戰場重歸寂靜。另一邊,關羽領著殘部匆匆歸營,完全無心戀戰。
嶽飛與麴義會師時,朗聲讚道:"此役大妙!竟能將關羽精騎重創至此?"
麴義得意道:"他們追不上先登營的腳程,隻能任我宰割。可惜弩箭耗儘,不然定叫關羽全軍覆沒。"
嶽飛含笑頷首:"主公積年遠見果然不虛——唯有兼具速度,先登營方成真正的精銳之師。"
提及主公,麴義眼中燃起熾熱崇敬:"主公籌謀,豈有差錯?"
"元帥,接下來是否繼續給劉備施壓?"
嶽飛卻擺手:"此計不可複用。我軍行蹤已露,曹操必會趁機渡江。"
“為何要區彆對待?”
麴義目光銳利:“轉向曹操如何?”
“妙計!”
“當真妙計!”
“立刻啟程?”
嶽飛輕笑道:“人可以堅持,士兵能撐住,馬匹總要休息吧?”
麴義恍然:“確實需要休整!”
嶽飛朗聲下令:“保持間距,就地休整!”
“遵命!”
眾人迅速隱入夜色,再無蹤影。
............
劉備軍帳內。
得知兩支勁旅已退,劉備緊繃的神經終於放鬆。
他命陳就清點傷兵,整飭部隊。
自己則與關羽、孫乾在帳中議事。
“今日之戰,我軍威信大損。那兩支精銳雖人數有限,戰力卻極為驚人。”
“雲長、公佑,可有良策應對?”
“若任其侵擾,恐怕未至鄴城,軍心便會潰散。”
“屆時還如何攻城略地?”
關羽先前與先登營交鋒吃了虧,沉聲道:“兄長,敵軍馬速驚人,要克製須先限製其機動。”
“否則他們來回襲擾,再多將士也難逃弩箭之厄。”
“馬速異常?”
“莫非皆是千裡良駒?”
“否則何以快至此?”
關羽同樣困惑:“確實蹊蹺。”
“但事實便是如此。”
劉備歎息,何處能尋成建製的千裡馬?
這簡直天方夜譚!
轉問孫乾:“公佑可有良策?”
孫乾沉吟道:“若遇暴雨泥濘,戰馬難馳,或可破敵。”
"這等機遇實屬罕見,非一朝一夕可得。"
劉備神色黯然,這番道理他何嘗不知。
滂沱大雨中交戰,同時滿足兩個條件談何容易?
"唉!"
"莫非背嵬軍和先登兵當真所向無敵?"
察覺到主公情緒低落,孫乾寬慰道"這兩支勁旅人數有限,難成氣候。"
"更不敢與我軍正麵交鋒。"
"隻要速抵鄴城,數十萬大軍麵前,區區精銳豈敢造次?"
劉備微微頷首"傳令全軍明日加速行軍,直指鄴城。"
"營外須設陷阱布防,杜絕敵軍襲擾。"
"不能再折損將士,更要穩住軍心!"
"遵命!"
關羽與孫乾抱拳告退。
劉備凝望夜空,眼中儘是迷茫。
"唉!"
長歎一聲,劉備轉身回帳。
......
漳河上千帆林立,舟楫如梭。
聞知劉備遇襲,曹操當即下令渡河。
十萬大軍陸續過岸,起初一切如常。
僅剩數萬人未渡之際,驟變突生。
立足未穩的曹軍突遭箭雨襲擊,兩三千士卒應聲倒地。
"敵襲!速應戰!"
"虎豹騎,猛虎營上前阻擊先登兵!"
"快!"
許褚怒喝著策馬追擊,胯下良駒疾馳如風,與敵漸近。
就在他即將衝入先登陣營時,麴義突然下達了撤退命令。
這支精銳部隊來得迅猛,退得更快。
顯然不打算進行持久戰。
同一時刻,嶽飛率領背嵬軍從側翼突襲毫無防備的曹軍。
"大義所在,誓死相隨!"
戰鬥指令下達,全軍戰力瞬間飆升至巔峰狀態。
嶽飛身先士卒,背嵬將士緊隨其後。短短兩刻鐘內,數千敵軍便倒在血泊之中。
完成突襲後,嶽飛果斷下令撤退。
趁著曹軍騎兵尚未完成合圍,這支鐵騎如疾風般衝破重圍,轉瞬消失在戰場視野。
兩小時內兩次精準打擊,曹軍折損近五千兵力,而嶽飛與麴義的部隊幾乎毫發無傷。
夕陽餘暉中,原本計劃趕往鄴城的曹操被迫在漳河北岸紮營——慘重的傷亡和低迷的士氣已不允許夜行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