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轉身離去。
帳下三員大將嶽飛、趙雲、李元芳眼中閃過精芒。趙雲率先開口:"末將今夜值守宮門,正需提神......"
話音未落,嶽飛與李元芳已攔住他去路:"子龍將軍此舉不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等珍品想必主上珍藏不多,豈可獨占?"
趙雲赧然一笑:"說得是。"
"那便共飲此壺!"
三人圍坐品茗,殊不知此番機緣已令他們舊傷儘愈,壽元大增。
............
後宮燭影搖紅。
披香殿內八間閨閣燈火通明。
林辰駐足廊下,每間內室皆有一位絕代佳人等候臨幸。想到八姝各具風韻,不由心旌搖曳。
略作思忖,他倏爾莞爾,心生一計。
紅燭帳暖,旖旎風光自不必細表。
............
此後數日,林辰沉醉溫柔鄉中。偶有片刻竟生出沉淪之意,然為長遠計,終是振作精神。
禦書房內,林辰與賈詡、沮授正在議事。
林辰詢問身邊的謀士:“最近可有重要的事務需要處理?”
賈詡與沮授回應道:“若有緊急要務,自當立即向您彙報。不過近日襄陽城倒是頗為熱鬨。”
林辰露出感興趣的神色:“哦?發生了什麼事?”
賈詡解釋道:“劉表即將迎娶號稱"荊州第一"的蔡鈺,與此同時曹操在豫州調集兵馬,虎視眈眈。而袁術更是直接出兵攻打江夏,意圖吞並黃祖的勢力。”
林辰笑道:“看來荊州這塊肥肉,引來了群狼環伺。依二位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
沮授沉思片刻後獻策:“如今各方勢力都將目光投向荊州,正是我們奪取青州的最佳時機。劉備在白溝之戰中元氣大傷,此時若不趁機削弱他,日後他將成為曹操後方的巨大威脅。占據青州,就等於在曹操頭頂懸了一把利劍。”
林辰讚許道:“公與先生所言極是。如今劉備勢弱,又與劉繇交惡,確實是解決他的好時機。”說罷轉向賈詡問道:“文和,你有何高見?”
賈詡分析道:“公與兄的提議固然穩妥,但可能低估了荊州的重要性。我軍多為北方將士,水戰經驗匱乏。若錯失荊州,日後想要渡過長江天險將難上加難。從長遠布局來看,奪取荊州既能訓練水軍,又可消除武關威脅,更能切斷益州劉焉與關東諸侯的聯係。此外,荊州蒯氏家族已在您大婚之際暗中示好,這更是個難得的機會。”
荊州局勢暗流湧動,各方勢力各懷心思。賈詡與沮授正在為主公分析當前形勢。
"蒯氏兄弟此舉雖未明言,實則已顯露歸附之意。"賈詡拈須道,"此二人皆是目光長遠之輩,見主公在河北大勝,自然要權衡利弊。"
沮授點頭附和:"蒯良此人我曾打過交道,最善審時度勢。他既主動示好,必是看好主公前景。"
賈詡又補充道:"此外尚有一股神秘勢力在暗中活動,專門針對蔡瑁挑起事端。隻是其背後主使者尚難判斷。"
聽到這裡,林辰眼中閃過一絲了然。他已知曉這股勢力的來曆,但要等到時機成熟再揭曉。
"若能得蔡、蒯兩家相助,取荊州易如反掌。"沮授提議道。
林辰卻突發奇想:"為何不兩路並進?"
二人大驚,勸諫道:"河北新定,人心未穩,此時分兵恐非良策。"
"你們忘了糜家。"林辰意味深長地說道。
“糜貞既已歸我,糜竺、糜芳身為兄長,豈會再投劉備?”
賈詡、沮授微怔,旋即撫掌大笑:“主公英明。”
“劉備與劉繇交戰正酣,若趁勢出兵青州,有糜家相助,必可一舉而定。”
“主公深謀遠慮,我等不及。”
林辰望向青州方向:“公與,你為軍師,率宇文成都、臧霸、麴義、高覽攻打青州,可有把握?”
沮授目光炯然:“必不負所托!”
林辰又對賈詡道:“文和,你與嶽飛、關羽、高順駐守武關,隨時準備南下荊州。”
“‘霹靂車’的打造須加緊。”
賈詡頷首:“屬下必親自督辦。”
“可主公調遣諸將出征,何人坐鎮荊襄?”
“莫非……”
林辰淺笑:“自然是我。”
“有燕雲十八騎隨行,足矣。”
賈詡、沮授聞言跪地:“主公萬金之軀,豈可親涉險境?”
“萬萬不可!”
林辰扶起二人:“我知爾等忠心,但荊襄之行人多反易生變。”
“燕雲十八騎驍勇無雙,縱遇強敵亦可脫身。”
“何況還有趙雲、秦瓊同行,萬無一失。”
“爾等隻需打好青州、武關之戰,便是對我最大的保全。”
賈詡、沮授苦笑:“未能勸止主公,實乃我等失職……”
林辰擺手:“天下未定,豈能安坐?”
“論智謀武略,何人能及我?”
“論精銳之師,誰可比擬燕雲十八騎?”
“無須多慮。”
“皆因早日安定天下,隻願黎民少受離亂。”
賈詡與沮授望向林辰,眼中滿是敬仰,心中更是生出誓死追隨之意。
……
許昌,丞相府內。
曹操與戲誌才、荀彧、荀攸四人圍坐書房。
曹操歎道:“林辰當真雷厲風行,雍涼二州但凡有些名望的世家,竟在一夜之間被他悉數鏟除,還被冠以謀反之名。這般顛倒黑白的手段,不輸當年的趙高。”
“論膽識,天下無人能及。”
戲誌才點頭附和:“魄力非凡,卻也徹底得罪了天下世家。若說河北之事尚有緣由,雍涼之舉卻僅憑捕風捉影。從此往後,他所到之處,必遭世家聯手。得失之間,眼下實難定論。”
喜歡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綁架貂蟬,我成大反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