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緩緩閉目,周身戰意如潮消退。
四周徐州兵卒瞠目結舌,難以置信他們心中戰無不勝的將軍,竟在對方槍下走不過一招。
戰場陷入死寂,士卒們恍若忘卻了置身刀光血影的修羅場。
預想中的死亡並未降臨。
太史慈睜眼望去,隻見霸王槍尖停在喉前三寸。
"為何......饒我性命?"
"能死於你手,某此生無憾!"
林辰收槍輕歎:"忠勇之士,不忍加誅。"
"再問一次——可願隨我平定天下?"
"莫要輕言赴死,想想家中高堂,想想與你同曆貧賤的袍澤。"
"當真甘心就此殞命?"
太史慈剛毅的麵容閃過一絲難得的躊躇。
"男子漢馬革裹屍,家母知曉亦當含笑九泉。"
"以身許國,死亦無憾。"
"此刻降你,我太史慈豈非苟且偷生之徒?"
"要殺便殺,何須贅言?"
林辰手腕輕轉,霸王槍在半空劃出弧光,槍杆挾風雷之勢砸向其肩側。
太史慈連人帶鞍跌落塵埃。
"念汝忠勇,暫留性命。他日再會,望君深思。"
"隨我踏平袁軍大營!"
赤兔馬聞令長嘶,鐵蹄翻飛間已似流火掠入敵營。
隻餘下怔忡的太史慈與駭然的徐州士卒立於原地。
此刻竟無人敢生半分鏖戰之念。
待得煙塵散儘,副將方顫聲相詢:"將軍可安好?"
"如今該當如何?"
太史慈默然望天,背影蕭索地拖著長戟遠去,宛若失魂。
袁術軍帳處。
林辰率燕雲鐵騎與背嵬軍突入時,佯裝的潰亂竟成真章。
誰曾想十萬袁軍竟被數百銳士視若無人。
待袁術察覺側翼異動,寒芒已抵中軍帳前。
"斬林辰者賞萬金!殺燕雲騎者封都尉!"
"取林辰首級者,拜將封侯!"
"殺——!"
袁術厲喝未落,淮南士卒已如嗜血豺狼蜂擁而至。
眼看合圍將成,林辰槍尖突然綻出雪亮光華:
"轉向華容道,突圍!"
眾人疾呼:“林辰身中流矢,命懸一線!”
“快!速速行動!”
嶽飛與秦瓊對視一瞬,霎時心領神會,眼中閃過喜色,高聲喝道:“主公負傷,燕雲十八騎、背嵬軍聽令!即刻列陣護主,往華容道撤退!”
“全力護佑主公!”
“殺——!”
號令一出,鐵騎收攏,密集如牆,將林辰護在,朝華容道疾馳突圍。
紀靈見此情形,初時猶疑,然周遭士卒爭相邀功,喧嚷不斷:“是我射中林辰!”“林辰為我所傷!”聲浪迭起,終令他疑慮儘消。
他急奔至袁術身前,振奮稟報:“主公!林辰中箭潰逃,其部眾六神無主,正竄向華容道!”
袁術正自懊喪,聞言撫掌大笑:“妙極!他林辰終究是血肉之軀,難擋箭矢之利!”當即揮鞭喝令:“紀靈、劉勳!率精騎窮追,絕不可放虎歸山!”
話音未落,馬蹄聲驟如密雨,孫策與太史慈率眾飛馳而至。孫策揚聲道:“袁公!林辰何在?今日必取其首級!”
袁術雖恨孫策先前背主,然此刻誅殺林辰需借其勇力,遂壓下慍色,笑道:“林辰肩中流矢,縱有通天之能,亦難施展。爾等來得正好,合力誅之!”
孫策麾下眾將聞言,韓當、黃蓋等皆露失望之色:“負傷之敵,何須興師動眾?”“如此勝之不武!”
唯太史慈眉峰緊蹙,暗忖先前交鋒時林辰一招製敵之威,心底驚疑難消。
天神般的林辰怎會被箭矢所傷?
袁術麵色一沉:"本將軍豈會胡言亂語?"
"我部下親眼所見,箭矢貫穿林辰肩胛。"
紀靈暗自躊躇,他何時目睹林辰負傷?但眾目睽睽之下,終是抱拳道:"確是我親手所射。"
袁術傲然睨視太史慈:"我麾下皆虎狼之師,豈似某些人統率的烏合之眾?"
"十萬雄師竟攔不住數百殘兵。"
"若非林辰逃遁及時,早已全軍覆沒。"
太史慈默然不語。若林辰當真負傷,今日確是絕殺之局。可方才蒙他放生,此刻又該如何抉擇?
孫策眼中燃起灼灼火光:"天賜良機!"
"斬草除根,正當其時。"
"林辰的傳說,今日當終結於此。"
周泰與淩操相視遲疑:"主公,趁人之危恐非英雄所為..."
孫策斷然揮手:"誅殺乃大義所在,豈能因私廢公?"
"多少名將折戟於林辰之手,此刻良機稍縱即逝。"
眾將默然。孫策轉向袁術:"林辰逃往何處?"
袁術抬手指向遠方:"華容道!"
華容道附近,孫策略顯遲疑:"此處地形複雜,恐非追擊良機。"
"倘若途中遭遇伏兵..."
袁術嗤笑一聲:"林辰素來目中無人,豈會料到自身負傷?"
"既然毫無防備,更不可能提前設局,有何可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若繼續遲疑,必將錯失擒拿林辰的絕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