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江陵城外地勢開闊,正好讓他麾下騎兵劫營。
若被林辰這般襲擾半月,我軍士氣恐將潰散。
孫策抓了抓頭發,望向身旁的周瑜公瑾可有良策?
這一問,眾人都將目光投向周瑜。
周瑜來回踱步,沉思良久後正色道在城外剿滅這兩支勁旅幾無可能。
須尋一處易守難攻的絕地。
當務之急是確保大營安全。
林辰不是自詡騎兵無敵麼?
不妨在大營內外廣布陷阱。
有陷阱掣肘,必能讓他投鼠忌器,難以施展劫營之計。
袁術皺眉道若我軍士卒誤入陷阱呢?
如今可有二十萬大軍。
周瑜淡然道行動雖受限,但保命要緊。
袁將軍若有妙計,不妨直言。
袁術啞然,他哪有什麼良策?
一直沉默的劉備開口道公瑾所言極是。保全部隊性命,限製林辰行動才是關鍵。
我讚同。
袁術冷哼一聲,不再反對。
劉備見無人異議,凝望周瑜那殲滅這兩支精銳的計策?
公瑾可有良謀?
周瑜沉吟道需尋一處合適地形,引林辰入彀。
我為您
“此話怎講?”周瑜沉著嗓子道:“自夏口出兵以來,我們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林辰算計之中。”
“說白了,我們始終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
“再這樣下去,縱有千軍萬馬也難有作為。”
“必須化被動為主動。”
“主動出擊?”劉備撚須沉吟:“江陵城牆高池深,強攻恐難建功......”
周瑜胸有成竹地搖頭:“非也,不攻江陵。”
“哦?”
“那攻何處?”
“直取襄陽!”周瑜斬釘截鐵。
“襄陽?!”三位諸侯異口同聲,臉上寫滿詫異。
這正是兵家最忌的勞師遠征,周瑜竟反其道而行。
究竟意欲何為?
周瑜迎著三人困惑的目光解釋道:“正因為戰線綿長,才需要設立糧草中轉站。”
“若林辰在江陵遲遲不能得手,必會另尋戰機。”
“我軍隻需每日穩進五十裡,早早紮營布防,令他無機可乘。”
“屆時他定會打糧草的主意。”
三人聞言眼中精光乍現。
這招請君入甕確實高明。
自古斷糧道就是破敵良策,要解襄陽之圍,林辰必會中計。
劉備擊節歎賞:“妙計!公瑾以為何處設伏最佳?”
周瑜遙指西北:“葫蘆穀!”
周瑜輕輕頷首:據此地百餘裡有一葫蘆狀山穀,兩端狹隘,中部寬闊猶如天然糧倉。若能誘林辰入穀,必可將其殲滅。
眾人陷入沉思,孫策率先表態:我讚同公瑾之計,須在葫蘆口與林辰決死一戰!隻要殲滅其精銳騎兵,江陵城便唾手可得。
劉備目光掃過身旁謀士,見二人點頭示意,眼中精光一閃:本盟主亦認同此策。自夏口出兵以來,我軍始終被林辰戲耍。三十萬雄師竟被千餘騎壓製,實在令人羞愧。公瑾之謀雖需林辰入彀,但以他自負性情,多半會中計。
孫策與劉備達成共識後,仍轉向袁術征詢意見。袁術與謀士閆象對視片刻,森然道:本將同意!此計可行!
劉備開懷大笑:自今日起,全軍聽憑公瑾調遣。望諸位同心戮力,若有陽奉陰違者,休怪本盟主劍下無情!
周瑜肅然抱拳:定當竭儘全力剿滅林辰,不負盟主重托!
劉備拍其肩慨歎:大漢有此棟梁之才,縱暫處逆境,終將否極泰來。此戰必勝!
必勝!必勝!震天喊殺聲在營地上空久久回蕩。
夜色漸深,白日挖掘陷阱的聯軍士兵早已沉入夢鄉,營地中此起彼伏的鼾聲在寂靜的曠野中格外清晰。
距離聯軍大營數裡外的密林間,趙雲與秦瓊內心澎湃,大步來到林辰麵前請戰:主公,今夜勢必要予劉備當頭棒喝!讓這些狂妄之徒明白,江陵城豈是能隨意覬覦之地?
林辰目光深邃地望向燈火闌珊的敵營:劉備在大營周圍布下天羅地網,貿然出擊豈非正中其下懷?
兩位猛將頓時語塞,秦瓊急道:難道就這樣坐失良機?
此刻嶽飛注意到林辰考較的目光,仔細觀察敵營後緩緩開口:他們終於按捺不住了。
見眾人疑惑,嶽飛繼續分析:自西征以來,任憑劉備機關算儘,始終無法我軍襲營戰術。若任由此般侵擾,不僅江陵難克,更會動搖全軍根基。此乃困獸猶鬥之局。
林辰眼中閃過讚許:依你之見?
嶽飛凝神思忖:燕雲十八騎與背嵬軍才是他們真正的目標。若要設伏......話音稍頓,必擇險要地形。餘者情報不足,不敢妄斷。
林辰撫掌而笑,眼中閃爍著洞悉一切的光芒。那笑紋中暗藏的鋒芒,仿佛已看穿所有陰謀詭計。
“看來隻能靜待劉備先行出招。”
“連番夜襲讓燕雲十八騎和背嵬軍都已精疲力竭。”
“今夜暫停劫營,全軍休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真正的硬仗還在後頭!”
“遵命!”
......
次日拂曉。
十五萬聯軍借著晨霧向西急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