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斯蒂娜盯著鏡中自己的臉,指尖撫過鎖骨處的胎記——那是一枚六邊形齒輪圖案。自從三個月前在歌劇院後巷被埃裡克救起,她就不斷夢見陌生的場景:
穿著白大褂的女人將嬰兒放入機械艙,背景是1873年的柏林實驗室;戴銀麵具的男人在暴雨中抱著屍體哀嚎,閃電照亮他胸前刻著"e.v"的銅牌。
"該排練了。"埃裡克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他今天沒有戴麵具,左臉的疤痕在煤氣燈下像融化的蠟像。克裡斯蒂娜注意到他右手小指缺失,而自己右手相同位置有道淡白疤痕。
當她唱到《唐璜》的高音c時,管風琴突然自動奏響另一段旋律。埃裡克的臉色驟變,他抓住克裡斯蒂娜的手腕:"你唱了安潔莉卡的保留曲目!"
地下實驗室的警報聲驟響,克裡斯蒂娜看見所有水晶管都泛起血光。埃裡克將她推進密室,自己轉身麵對湧入的黑影。透過門縫,她看見那些"黑影"其實是戴著相同銀麵具的複製人,每個都舉著聲波槍。
密室牆上的樂譜突然飄落,克裡斯蒂娜發現背麵用德文寫著:"安潔莉卡·馮·斯坦因,聲波實驗第13號樣本,1873.12.24"。
第十章:蒸汽與詠歎調的終局
雙視角:埃裡克與克洛德
埃裡克:
我按下啟動鍵的瞬間就後悔了。水晶管風琴爆發出刺目藍光,克裡斯蒂娜——或者說安潔莉卡——的身體開始透明化。她笑著撫摸我的機械義眼:"你終於找到了完美的共振頻率。"
歌劇院穹頂的彩繪玻璃一塊塊剝落,我聽見無數亡魂的尖叫從地底湧出。克洛德舉著聲波槍站在廢墟中,他的義肢冒著黑煙:"你把她變成了聲波武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我抱起逐漸消散的安潔莉卡,"我隻是讓她自由了。"
克洛德:
義肢的齒輪瘋狂轉動,我卻無法扣動扳機。埃裡克懷裡的女人正在分解成音符,那些音符組成了安潔莉卡最後的記憶:
1873年的實驗室,她作為首個聲波人類被激活;1889年的歌劇院,她選擇用死亡打破聲波囚籠。
"看天上!"有人尖叫。
巴黎的夜空突然浮現出巨大的全息影像——安潔莉卡的臉在雲層中微笑,她的聲音通過所有鐘樓同時傳播:"記憶不該被囚禁在機械裡。"
我的義肢突然不受控製地奏響《歡樂頌》,埃裡克在光芒中化為灰燼。當警察趕到時,我隻找到半塊銀麵具和一張樂譜,上麵寫著:"真正的安魂曲,是讓亡靈安息"。
尾聲:黑貓咖啡館的重生
三年後,瑪格麗特成為歌劇院新任總監。她在整理舊物時發現克洛德遺留的筆記本,最後一頁畫著機械夜鶯的設計圖,旁邊寫著:
"當聲波與記憶共振,死亡不過是新的樂章開始。"
窗外,蒙馬特的孩童們正唱著改編自《唐璜》的童謠,而巴黎的每個鐘樓都在同一時刻敲響十二下——那是安潔莉卡最愛的頻率。
1.蒸汽朋克美學:機械義肢、聲波武器、全息投影與煤氣燈交織的19世紀末巴黎
2.音樂倫理:探討藝術與科技的邊界,聲波技術既能複活亡妻也能引發集體癔症
3.記憶謎題:通過水晶管、胎記、樂譜等元素構建多重身份嵌套
4.開放式結局:安潔莉卡的"自由"是毀滅還是新生?克洛德的筆記本暗示續集可能
喜歡槐香巷裡的孝子賢孫請大家收藏:()槐香巷裡的孝子賢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