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燈引魂錄
第一章
槐根血林硯秋第一次踏足後山時,腳底被槐樹根絆倒的瞬間,正看見那截慘白的骨茬從腐葉裡刺出來。秋陽穿過層疊的鴉巢般的枝椏,在骨頭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像撒了把碎裂的星子。"當心。"身後傳來蒼老的聲音。守山人老周拄著棗木拐杖站在青石徑上,煙鍋裡的火星明明滅滅,"這山從清末就埋人,宣統三年那場瘟疫,半座城的屍骨都堆在後坡。"林硯秋踉蹌著站穩,指尖沾到了些黏膩的黑泥。她本是來寫生的,美院布置的"古意山水"作業讓她尋到了這座被城市遺忘的荒山。帆布包裡的畫夾還帶著鬆節油的味道,此刻卻沉甸甸地墜在腰間,像灌滿了山間的寒氣。暮色漫上來時,她在半山腰發現了那座孤墳。沒有墓碑,隻有半塊歪斜的青石板,上麵刻著模糊的纏枝蓮紋。石板前的石案擺著三隻豁口的青瓷碗,碗裡盛著早已乾涸的暗紅色汙漬,幾隻黑螞蟻正沿著碗沿搬運什麼——湊近了看,竟是粒乾癟的眼珠。"那是沈家小姐的墳。"老周不知何時跟了上來,拐杖篤篤地敲著地麵,驚起幾隻磷火般的飛蟲,"民國二十六年,穿學生製服的姑娘,在墳前上吊死的。"林硯秋的鉛筆尖突然折斷了。她看見青石板縫隙裡長出的野菊,花瓣邊緣泛著詭異的青黑色,花蕊裡似乎蜷縮著細小的、手指狀的根莖。晚風卷起她的畫紙,上麵暈開的墨色山巒,不知何時變成了層層疊疊的人臉輪廓。
第二章
還魂香子夜的露水打濕窗欞時,林硯秋被一陣異香驚醒。那香氣像是檀香混著腐爛的桂花,從門縫底下絲絲縷縷鑽進來,在月光裡凝成半透明的霧靄。她摸出枕邊的美工刀,悄悄撥開窗簾一角——院子裡站著個穿月白旗袍的女人。烏黑的長發垂到腳踝,旗袍領口繡著銀線纏枝蓮,與孤墳上的紋樣分毫不差。女人背對著她,正用一把銀質小鏟挖掘著院角的梧桐樹根,鏟尖碰撞磚石的聲響,在寂靜的夜裡格外清晰。林硯秋握緊美工刀的手沁出冷汗。她看見女人挖出的土坑裡,埋著個巴掌大的紅漆木箱。箱蓋打開的瞬間,萬點流螢般的綠光從裡麵湧出來,在月光下化作無數細小的飛蛾,撲簌簌地撞向她的玻璃窗。"姑娘,借樣東西。"女人忽然轉過身。那張臉在月光下白得像宣紙,唯有嘴唇紅得滴血,眼角垂著兩行血淚般的紅痕。她伸出纖細的手指,指甲上塗著剝落的蔻丹,指向林硯秋書桌上的畫夾:"把我畫回去。"畫夾裡那張未完成的後山寫生,此刻正發出細碎的裂帛聲。青石板上的纏枝蓮紋活了過來,順著紙麵蜿蜒生長,在空白處開出朵朵妖冶的黑色花朵。更讓她毛骨悚然的是,畫中孤墳前的石案上,三隻青瓷碗裡盛著的不再是乾涸的汙漬——而是三隻瞪圓的、黑白分明的眼睛,正直勾勾地盯著她。
第三章
骨笛引老周的屍體是在山神廟發現的。他跪在殘破的神像前,脖子被扭成詭異的角度,七竅裡塞滿了槐樹葉。最駭人的是他的雙手,十根手指都被齊齊斬斷,斷口處用紅線仔細地縫合著,在晨光裡像串暗紅的瑪瑙珠子。"民國二十六年的卷宗裡有記載。"年輕的刑警陳默將泛黃的檔案推到林硯秋麵前,照片上的女學生穿著藍布旗袍,梳著齊耳短發,眉眼間竟與她有三分相似,"沈青梧,金陵女子大學曆史係學生,研究地方誌時發現這座山的秘密,然後就失蹤了。"檔案裡夾著張手繪地圖,用朱砂標著後山的七座孤墳位置,連成北鬥七星的形狀。沈青梧的批注字跡娟秀,卻在某頁突然變得潦草:"槐根飲血,骨笛引魂,七星墳陣鎖的不是人......"後麵的字跡被暗紅色的汙漬覆蓋,像是乾涸的血跡。當林硯秋再次登上後山時,整片槐樹林都在無風自動。那些扭曲的枝乾仿佛變成了無數伸向天空的手臂,枝頭的鴉巢裡傳來嬰兒啼哭般的叫聲。她按照地圖找到第七座墳,發現那竟是座空墳,墓室中央擺著支用白骨雕成的笛子,笛身上刻滿了密密麻麻的符文。指尖觸到骨笛的刹那,整座山突然安靜下來。然後她聽見了笛聲——不是她吹響的,而是骨笛自己在嗚咽。那些符文亮起幽藍的光芒,在墓壁上投射出流動的影子:穿清朝官服的人在活埋哭喊的村民,穿軍裝的人在焚燒成堆的屍體,穿學生製服的姑娘用銀簪劃破手腕,將鮮血滴進骨笛的吹孔......
第四章
七星鎖"每座墳裡都鎖著樣東西。"陳默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他們在第一座墳裡挖出了串青銅鈴鐺,搖動時會發出嬰兒的笑聲;第二座墳裡是隻繡著人臉的繡花鞋;第三座墳裡......是半截穿著學生製服的手臂,指甲縫裡還嵌著風乾的槐樹葉。林硯秋突然想起沈青梧的批注。她翻開畫夾,那些原本凝固在紙上的人臉輪廓開始蠕動,漸漸拚湊出完整的字句:"宣統三年鎖疫魂,民國十六年鎖兵煞,民國二十六年鎖文怨......七星墳陣鎖的是七場災禍,如今墳開了,禍事就要來了。"第七座空墳的地麵突然裂開,露出深不見底的黑洞。一股濃烈的血腥味湧上來,伴隨著無數冤魂的哭嚎。林硯秋看見黑洞深處漂浮著無數光點,每個光點裡都困著個痛苦掙紮的靈魂——穿長衫的書生,紮羊角辮的孩童,穿軍裝的士兵......還有穿月白旗袍的沈青梧,她正伸出手,骨笛在她指間發出淒厲的哀鳴。"用這個。"陳默將那截斷臂遞給她。林硯秋猶豫著接過,突然感到刺骨的寒意順著手臂蔓延全身。她看見自己的指甲開始變長,皮膚變得像宣紙般蒼白,眼角滲出兩行滾燙的血淚。當骨笛觸到唇邊時,她聽見自己的聲音在說:"該還了。"笛聲響起的瞬間,七座墳同時塌陷。無數青黑色的藤蔓從地底鑽出,纏繞著那些掙紮的靈魂,將它們拖入更深的黑暗。林硯秋感覺自己的身體正在變得透明,像水墨融入宣紙。最後映入眼簾的,是陳默驚恐的臉,和他手中那張她未來得及完成的寫生——畫上的青山綠水間,不知何時多了個穿月白旗袍的女子,正對著他微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五章
硯秋辭美院的畫展上,那幅題為《後山孤墳》的油畫引起了轟動。畫布上,青石板、纏枝蓮、三隻青瓷碗都栩栩如生,唯有墳前站著個模糊的白影,仿佛隨時會從畫中走出來。標簽上寫著作者:林硯秋,失蹤於三個月前。陳默站在畫前,指尖劃過冰冷的玻璃展櫃。他口袋裡揣著枚銀簪,是在第七座墳的廢墟裡找到的,簪頭刻著個"秋"字。展廳的燈光突然閃爍起來,畫中白影的輪廓漸漸清晰——穿月白旗袍的女子正轉過頭,眼角的血淚滴落在青石板上,開出朵朵妖冶的黑菊。守山人老周的孫子接替了爺爺的工作。他在清理山神廟時,發現神像背後刻著行新的字跡:"七星已鎖,新墳待開,下一個該埋誰?"字跡旁邊畫著個小小的畫夾,裡麵露出半截未完成的油畫。暮色四合時,後山的槐樹林裡又傳來了笛聲。骨笛嗚咽,青燈搖曳,穿學生製服的姑娘蹲在新挖的土坑邊,小心翼翼地將一幅沾血的畫夾放進去。畫紙上,穿警服的男人正站在畫展的玻璃展櫃前,渾然不知自己的影子裡,正伸出雙塗著蔻丹的手。
第六章
畫皮咒陳默在警局檔案室翻到沈青梧的學籍卡時,窗外正飄著今年第一場秋雨。照片上的女學生笑容靦腆,校服領口彆著銀質校徽,背麵刻著的"金陵女大"四個字已被歲月磨得模糊。他指尖撫過照片邊緣——忽然發現相紙背麵粘著半片乾枯的槐樹葉,葉脈裡嵌著極細的血絲。"陳隊,東郊畫廊出事了。"對講機裡傳來年輕警員的聲音,"昨晚展出的《殘荷圖》,今早發現畫中仕女的臉變成了窟窿,畫布上滲出紅色黏液,檢測是人體血液。"畫廊裡彌漫著鬆節油和鐵鏽的混合氣味。那幅清末古畫被罩在隔離罩中,畫中原本執扇的仕女隻剩黑洞洞的眼眶,嘴角卻詭異地向上彎著。更詭異的是畫框角落——不知何時多了行指甲刻的小字:"皮囊借我三日,畫皮還你千年。"陳默的目光突然被仕女腰間的玉佩吸引。那玉佩形狀與林硯秋畫夾裡掉出的半塊羊脂玉完全吻合,隻是此刻玉佩上的纏枝蓮紋正緩緩蠕動,像有活物在玉皮下穿行。他伸手觸碰隔離罩,玻璃突然傳來灼熱感——畫中仕女的窟窿眼眶裡,竟緩緩浮起兩顆熟悉的眼珠,正直勾勾盯著他胸前的銀簪。
第七章
墨中鬼深夜的畫室裡,穿白大褂的修複師李墨正在給《殘荷圖》做脫酸處理。紫外線燈下,畫紙背麵浮現出淡紅色的字跡,是用朱砂混著某種油脂寫成的符咒。他剛用毛筆蘸取溶劑,筆尖突然頓住——符咒裡某個"鬼"字的豎彎鉤,竟像活蛇般纏住了筆鋒。"幫我看看這顏料成分。"李墨轉身招呼助手,卻發現身後空無一人。畫室的門不知何時被反鎖,月光從天窗漏下來,在地板上投下扭曲的樹影。他低頭看向畫紙,那些朱砂符咒正順著筆尖爬上他的手腕,在皮膚上烙出灼燒般的痛感。畫中仕女的輪廓開始變得清晰。她從畫布中緩緩坐起,月白旗袍的下擺垂落在畫框外,沾著的墨汁在地板上暈開朵朵青蓮。李墨看見自己的手不受控製地拿起畫筆,蘸著剛調配的藤黃胭脂,在仕女的窟窿臉上細細描畫——眉如遠山,眸若秋水,竟與失蹤的林硯秋一模一樣。"還差最後一筆。"仕女的聲音貼著他的耳廓響起,冰冷的指尖捏著他的手腕,將筆尖引向畫中人的眉心,"用你的血做胭脂,這張臉才算真正活了。"李墨的慘叫被吞沒在畫紙摩擦的沙沙聲中。當第一縷晨光透進畫室時,《殘荷圖》已恢複如初。隻是畫中仕女的眼睛變得格外靈動,仿佛隨時會眨動。而修複台上,李墨的屍體麵朝下趴著,背上用刀刻滿了纏枝蓮紋,心臟位置空出個血洞,旁邊放著半管用儘的朱砂顏料。
第八章
鏡中緣陳默在李墨的屍體旁發現了麵銅鏡。鏡麵蒙著層黑霧,擦乾淨後照出的卻不是他的臉——鏡中站著穿學生製服的沈青梧,正舉著骨笛對他微笑。鏡沿刻著行小篆:"前塵飲恨,鏡花緣儘,三魂七魄各西東。"他突然想起沈青梧檔案裡的筆記:"七星墳陣鎖的是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每座墳對應一魄,沈家世代守陣,到我這代......"後麵的字跡被血染成黑團。此刻鏡中景象突變,沈青梧的臉開始融化,漸漸變成林硯秋的模樣,脖頸處還纏著上吊用的麻繩。"救我......"鏡中人的嘴唇翕動著,伸出手拍打鏡麵。陳默鬼使神差地觸摸鏡麵,冰涼的觸感竟像水麵般蕩起漣漪。他的手臂穿過鏡麵時,聽見無數細碎的哭喊從四麵八方湧來——是老周的咳嗽聲,李墨的慘叫,還有林硯秋最後吹骨笛時的嗚咽。鏡中世界是片無邊無際的畫海。無數未完成的油畫漂浮在空中,畫中全是同一個場景:後山孤墳前,穿月白旗袍的女子正在挖墳。陳默在畫海中奔跑,看見沈青梧的魂魄被鎖在青銅鈴鐺裡,林硯秋的半塊玉佩嵌在某幅畫的山石間。而最深層的畫框裡,坐著個穿清朝官服的老者,正用狼毫筆蘸著血水,在宣紙上畫下第七座墳的圖紙。"你終於來了。"老者轉過身,臉上皺紋像乾涸的河床,"沈家小姐偷了陣眼圖,害七情外泄。現在,該由你把它們送回去。"老者抬手一揮,陳默胸前的銀簪突然發燙,鏡中世界開始崩塌,無數畫框碎片像雨般砸落。他最後看見的,是老者袖口露出的玉佩——與林硯秋那塊正好拚成完整的纏枝蓮。
喜歡槐香巷裡的孝子賢孫請大家收藏:()槐香巷裡的孝子賢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