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章總是感覺戰艦小了點。所以改了一下。理論上這應該是最終版的艦隊標準了。一般情況下不會在添加新的戰艦。特殊用途除外如“信風號”這類的除外。另外個人感覺不是越大越好。那種動不動幾十公裡個人感覺很彆扭。千米級隻要護盾夠強武器夠猛。一樣可以當十級科技船來用。)
星塵的光芒在零度控製室的主穹頂無聲流淌,勾勒出宇宙深邃的脈絡。零的投影靜立如雕塑,唯有信息流在她眼底深處奔騰如星河。
“和喵星帝國框架協議的細化和初期接觸,交給李靜全權負責。”林辰的聲音斬釘截鐵,不容置疑,“指令明確:外交團內遴選兩名最頂尖的精銳,組成核心行動組。搭乘‘信風號’,由‘雷霆一號’、‘雷霆二號’護航,即刻前往天狐族與巨鯨族星域。目標:建立初步聯係,評估基礎態勢,定期回傳情報。授予李靜臨機決斷權。”
“指令確認。已下發至李靜大使及最高指令通道。”零的回應精準、高效,信息瞬間跨越空間,烙印在遠航者的核心中。
李靜和她的小隊,如同射入深空的探針,他們的任務已定,後續自有其軌跡。此刻,我的目光必須聚焦於文明真正的根基——足以碾碎一切障礙的絕對力量。
視線掃過全息星圖中代表“征服者”級戰巡雷霆一號的光標,那與喵星帝國主力艦相比顯得差彆不大的體型,勾起一絲冷冽的不悅。“零,”林辰手指輕輕的敲擊著控製台冰冷的合金表麵,發出清脆的回響,“我們現在的船,格局太小了。十級科技的造物,不該是這種‘玩具’尺寸。把真正的藍圖調出來,最終定型版,從護衛到泰坦,全係列。要最體現力量與底蘊的版本。
“權限確認。調取藍圖商城最高密級‘創世紀元’級框架藍圖。尺寸參數鎖定…核心防禦係統參數加載…數據重構完成。”零的聲音毫無波瀾。
中央的銀河星圖瞬間被一片深邃的虛空取代。冰冷的白色光芒勾勒出七座鋼鐵山脈的輪廓,在虛無的背景中緩緩具現,散發著令人窒息的壓迫感。它們的精確尺寸被標注,冰冷的數據流瀑布般刷下:
十級科技巔峰“創世紀元”級主力艦數據(最終定型版)
核心設計理念:絕對技術優勢鑄就終極兵器。龐大艦體為力量圖騰,天然威懾。全係列標配“星界躍遷引擎”。
·“星輝”級重型突擊護衛艦(pfr)
·艦長:1300米
·核心防禦:
·裝甲:“創世之壁”複合裝甲(自適應納米重組層+能量偏轉矩陣內嵌層)。物理防禦力場高效扭曲動能能量衝擊。
·護盾:“星塵帷幕”多重複合相位護盾係統(常態相位護盾+瞬時過載護盾)。可硬抗數次同級艦主炮直擊。
·躍遷:“星界躍遷引擎i型”最大單次跳躍:100光年。
·核心武裝:“破曉”重型脈衝粒子光矛x2,“蜂群”智能導彈vs,“灼熱之雨”近防陣列。
·特殊係統:“短距幻影”戰術跳躍引擎。
·“虛空獵手”級多功能驅逐領艦(dd)
·艦長:3200米
·核心防禦:
·裝甲:強化型“創世之壁”。
·護盾:“星塵帷幕”係統升級版。可抵禦巡洋艦主炮短時間集火。
·躍遷:“星界躍遷引擎ii型”最大單次跳躍:250光年。
·核心武裝:“裁決”雙聯引力加速炮x4,“靜默深淵”粒子光束主炮x1,先進導彈魚雷陣列。
·特殊係統:“織網者”戰術指揮中樞,“乾擾力場”投射器。
·“蒼穹之怒”級重裝巡洋艦(ca)
·艦長:6000米
·核心防禦:
·裝甲:堡壘級“創世之壁”,等效物理防禦力場接近絕對。
·護盾:“星塵帷幕”係統進階(增加‘定向折射護盾’功能)。常態護盾可長時間抵禦多艘驅逐艦齊射,定向模式下可硬扛戰巡主炮。
·躍遷:“星界躍遷引擎iii型”最大單次跳躍:500光年。
·核心武裝:“終焉之歌”雙聯超重粒子光矛x2,“雷霆”電磁軌道炮陣列,“巢穴”導彈魚雷井群。
·特殊係統:“堅城”區域護盾增強器,“空間錨”發生器。
·“雷神”級戰列巡洋艦(bc)
·艦長:9000米
·核心防禦:
·裝甲:精銳級“創世之壁”。物理防禦接近戰列艦標準。
·護盾:成熟“星塵帷幕”係統。常態護盾強度等同於重巡洋艦過載水平。
·躍遷:“星界躍遷引擎iv型”最大單次跳躍:1000光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核心武裝:“滅世之錘”三聯混合主炮塔x3,“天罰”定向衝擊炮(艦艏),全方位重型導彈陣列。
·特殊係統:“過載驅動”引擎,“精銳獵殺”火控係統。
·“星河主宰”級戰列艦(bb)
·艦長:米
·核心防禦:
·裝甲:神域級“創世之壁”。物理防禦力場扭曲現實空間。
·護盾:終極“星塵帷幕”係統(增加‘多重相位疊加’技術)。常態護盾即可免疫巡洋艦及以下級彆火力,過載護盾強度足以短暫抵禦泰坦副炮。
·躍遷:“星界躍遷引擎v型”最大單次跳躍:2500光年。核心功能:“艦隊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