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備戰蜂群戰術_超神機甲之文明崛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3章 備戰蜂群戰術(2 / 2)

李三點點頭,平靜地回答:“沒錯,是我近期鍛造的,所有戰艦都已完成神經元適配,可隨時投入戰鬥。”

議長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李戰士,星盟希望能與您合作。您知道,近期‘域外蟲族’在邊境活動頻繁,已經突破了三道防線,您的葬神艦隊,或許能成為守護星盟的關鍵——尤其是您作為20階神經元戰士,能操控艦隊實現無縫協同,這正是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戰力。”

李三看著屏幕上的議長,又望向觀測台外的九艘巨艦,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他知道,自己的時代已經到來——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戰士,而是手握特殊艦隊、能以神經元操控改寫戰場規則的存在。他微微一笑,回答道:“合作可以,但我有一個條件——星盟需要為我提供足夠的鍛造材料,同時開放所有軍事鍛造技術的數據庫,我會打造更多的葬神戰艦,守護星盟的邊境。另外,我需要一支專屬的材料運輸隊,由我的神經元輔助機器人負責安保,確保材料供應不中斷。”

議長立刻點頭:“沒問題!星盟願意傾儘所有資源,支持您的艦隊建設!軍事技術數據庫馬上對您開放,運輸隊明天就能出發!”他清楚,20階神經元戰士的要求並不過分,相比於葬神艦隊能帶來的戰力,這些投入微不足道。

通訊掛斷後,李三再次看向停泊區的九艘巨艦。星塵在艦體周圍流轉,陽光透過觀測台的舷窗,在艦身上灑下金色的光芒。他將精神力再次接入艦隊,九艘戰艦的主炮同時抬起,對準星空某處虛空——沒有任何目標,卻散發著令人心悸的威懾力。

與星盟達成合作後,李三並沒有立刻投入新的鍛造工作,而是開始思考如何構建穩定的材料供應體係。“造物共生”技能雖能讓資源利用率翻倍,但前提是有足夠的材料輸入——如果材料供應中斷,再強大的神經元操控力也無從發揮。他清楚,要維持葬神艦隊的擴張,必須建立屬於自己的材料帝國,而20階神經元戰士的身份,正是他掌控資源的最大底氣。

首先,他將目光投向了星核礦業。此前的合作中,星核礦業展現出了強大的資源開采能力,但作為星盟老牌礦業公司,其內部流程繁瑣,決策效率低下,尤其是在偏遠礦區的安保力量薄弱,經常遭到海盜襲擊,導致材料交付延遲。李三直接提出收購方案——以50億星幣收購星核礦業30的股份,成為最大股東,並要求重組管理層,將開采、運輸、加工的流程優化,同時由他派遣神經元輔助機器人負責所有礦區的安保。

星核礦業的董事會起初猶豫不決,他們擔心失去公司控製權。但當李三展示了葬神艦隊的實戰模擬數據——九艘戰艦在他的神經元操控下,能在十分鐘內摧毀一支常規海盜艦隊,且暗物質護盾能抵禦超新星爆發的衝擊——董事會立刻同意了收購方案。他們清楚,與20階神經元戰士合作,不僅能獲得穩定的訂單,還能借助神經元輔助機器人的安保能力,開拓更多高風險但資源豐富的礦區,這是公司發展的絕佳機會。

成為星核礦業最大股東後,李三立刻啟動改革。他將原本分散的采礦基地整合為三大區域——“赤鐵礦帶”負責星髓合金開采,“暗物質星雲”專注暗物質結晶挖掘,“超導星”專門生產超導電纜。每個區域都配備了100台神經元輔助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能與他的精神力遠程連接,實時反饋礦區情況,一旦遭遇海盜襲擊,能在0.5星時內召喚附近的葬神戰艦支援。同時,他引入了神經元操控的自動化開采設備,將采礦效率提升了3倍——普通設備需要人工調整參數,而他的精神力能直接優化開采流程,甚至預判礦脈的分布,材料交付周期從原本的一周縮短到兩天。

解決了基礎材料的供應問題,李三又將目標轉向了稀有元素的獲取。“葬神星”級超級戰艦的升級版本需要一種名為“星界水晶”的稀有元素,這種元素隻存在於“黑洞邊緣”的小行星帶中,開采難度極大——黑洞的引力場會扭曲空間,普通采礦船根本無法靠近,甚至會被引力撕裂,更彆提精準開采水晶。

李三親自設計了一款專門用於黑洞邊緣開采的采礦船——“噬星者”級采礦船。這款采礦船采用了暗物質護盾的改良版本,能抵禦黑洞的引力扭曲,同時配備了由神經元操控的高頻激光鑽頭,能在小行星上快速開鑿礦洞,且鑽頭的角度、力度能通過他的精神力實時調整,避免破壞星界水晶。他啟動“造物共生”技能,以20階神經元的精準操控,一次性鍛造了20艘“噬星者”級采礦船——原本隻需10艘的材料,在技能加持下直接翻倍,且每一艘采礦船的核心部件都與他的精神力完成了適配,能實時接收他的操控指令。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出發前,李三特意挑選了“葬神星三號”和“葬神星七號”兩艘戰艦護航。他將精神力同時接入20艘采礦船與2艘戰艦的控製係統,形成一個龐大的精神力網絡——采礦船負責開采,戰艦負責警戒,所有單位的行動如同一個整體。當艦隊抵達“卡戎小行星帶”時,黑洞的引力場已經開始扭曲周圍的星光,普通探測器的信號在這裡會出現嚴重延遲,但李三的精神力卻能穿透引力乾擾,清晰感知到每一顆小行星內部的星界水晶分布。

“所有采礦船注意,按精神力標記的坐標開采,鑽頭功率保持在70,避免觸發小行星內部的應力爆炸。”李三的指令通過精神力網絡直接傳達到每一艘采礦船的操控核心。20艘采礦船同時啟動鑽頭,激光束精準地落在小行星表麵,沒有產生一絲多餘的碎屑。僅僅兩個星時,第一塊淡紫色的星界水晶就被開采出來,水晶內部流轉的空間能量,通過精神力反饋讓李三清晰感知到——這種能量正是提升戰艦性能的關鍵。

半個月後,首批500塊星界水晶順利運回“鋼鐵之軀”訓練營。李三立刻將一塊星界水晶融入“葬神星九號”的能量核心,啟動神經元操控進行測試——主炮的能量輸出瞬間提升50,暗物質護盾的防禦強度翻了一倍,就連戰艦的躍遷速度都突破了4倍光速。更重要的是,星界水晶能強化精神力傳導,他現在能同時操控12艘戰艦而不出現精神力過載,這意味著葬神艦隊的協同作戰能力又上了一個台階。

除了開采環節,李三還注重材料加工技術的升級。他在訓練營內建立了“神經元材料實驗室”,聘請星盟頂尖的材料學家,共同研究如何通過精神力優化材料性能。在一次實驗中,他們發現將星髓合金與星界水晶按91的比例融合,再以20階神經元的精神力進行“分子重組”,能製造出一種全新的合金——“星髓水晶合金”。這種合金的強度是普通星髓合金的3倍,重量卻減輕20,且能更好地傳導精神力,讓戰艦的操控響應速度再提升15。

李三立刻將“星髓水晶合金”應用到新的戰艦鍛造中。他啟動10台鍛造爐,以精神力同時鎖定所有設備,觸發“造物共生”技能——每投入一份材料,就能得到兩艘采用新合金的“葬神星”級戰艦。三天後,20艘升級版葬神戰艦順利完工,加上之前的9艘,艦隊規模正式突破30艘。當這些戰艦在停泊區完成首次協同演練時,星盟軍事部派來的觀察員徹底震驚了——30艘戰艦的主炮齊射誤差不超過1米,護盾能形成無縫銜接的防禦網,這種精準度是常規艦隊永遠無法企及的。

阿爾法防線一戰後,“鋼鐵之軀”訓練營成了星盟的焦點。李三站在觀測台上,看著下方停泊的30艘“葬神星”級超級戰艦,眉頭卻微微皺起——雖然艦隊在實戰中展現出碾壓性優勢,但麵對“創世神持有者”可能卷土重來的更大規模進攻,僅靠戰艦主炮和護盾還不夠。“那些持有者能操控空間裂隙、篡改能量法則,常規遠程打擊很容易被他們化解,”他指尖在神經交互麵板上滑動,一個全新的構想逐漸成型,“我們需要更靈活的近戰力量,為每艘戰艦配備滿編機甲,讓機甲成為戰艦的‘延伸肢體’,既能突襲破防,又能貼身乾擾他們的法則操控。”

李三口中的“機甲”,並非星盟常規的重型作戰機甲,而是他融合了海盜機甲能力與“造物共生”技能設計的“共生機甲”。這種機甲的核心嵌入了“星界水晶碎片”,能抵禦創世神持有者的法則能量侵蝕,同時與戰艦的能量係統深度綁定,通過他的精神力實現毫秒級同步操控。機甲搭載的高頻粒子刀經過特殊鍛造,刀刃能包裹暗物質能量,可斬斷被法則強化的防禦屏障;左臂的微型反物質炮則能發射“乾擾彈”,暫時紊亂創世神持有者的能量回路。更關鍵的是,借助“造物共生”技能,鍛造機甲的資源利用率能翻倍,原本隻能造100架機甲的材料,最終能得到200架,剛好滿足30艘戰艦的滿編需求。

設計方案確定後,李三立刻啟動鍛造中心的15台機甲專用鍛造爐。他將精神力同時接入所有設備,神經交互麵板上瞬間浮現出共生機甲的三維模型——機甲高8米,通體采用“星髓水晶合金”打造,銀色艦體上點綴著淡紫色的能量紋路,如同流動的星河;背部裝有三具反重力推進器,能實現多角度靈活轉向;右臂的高頻粒子刀長1.5米,刀身布滿暗物質能量槽;左臂的微型反物質炮可切換“攻擊”“乾擾”兩種模式;頭部的探測儀搭載“法則波動傳感器”,能實時捕捉創世神持有者的能量軌跡。“開始鍛造,觸發‘造物共生’。”李三的指令通過精神力下達,鍛造爐內的星髓水晶合金瞬間融化,在高頻磁場中塑形,星界水晶碎片則精準嵌入機甲核心,與能量線路完美銜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機甲鍛造的精度要求遠超戰艦——每一個關節的傳動齒輪誤差不能超過0.01毫米,否則會影響近戰靈活性;能量線路的鋪設必須與神經元信號完全適配,避免被創世神持有者的法則乾擾導致操控延遲。但對20階神經元戰士而言,這並非難題。李三的精神力如同細密的蛛網,包裹著機甲的每一個部件,實時調整鍛造參數:當機甲關節塑形時,他通過精神力感知金屬應力,將齒輪咬合精度控製在0.005毫米;當嵌入星界水晶碎片時,他精準調控能量注入量,確保碎片與核心的融合度達到100。當第一架機甲的雛形從鍛造爐中移出時,“造物共生”技能的空間漣漪再次浮現,第二架一模一樣的機甲同步成型,甚至連齒輪的咬合紋路、能量槽的光澤都分毫不差。

三天三夜後,鍛造工作完成。李三調出鍛造記錄,屏幕上的數字讓他嘴角上揚:共鍛造“共生機甲”1800架,剛好按照每艘戰艦60架的標準配齊。當這些機甲被運送到戰艦的機甲艙時,負責戰艦維護的工程師徹底震撼了——1800架機甲整齊排列,銀色的機身在燈光下泛著冷光,每架機甲的能量指示燈同步閃爍,如同1800顆跳動的星辰;法則波動傳感器則微微發亮,仿佛已經鎖定了遠方的敵人。“啟動艦甲協同測試。”李三登上“葬神星一號”,將精神力接入戰艦核心,再延伸至機甲艙內的60架機甲。瞬間,60架機甲的推進器同時啟動,藍色的火焰劃破機甲艙的黑暗,如同蜂群般從艙門飛出,在戰艦周圍形成環形防禦圈。他心念一動,機甲群立刻變換陣型:20架機甲組成“突擊小隊”,向遠處模擬目標疾馳;20架機甲組成“防禦小隊”,在戰艦周圍構建暗物質護盾;20架機甲組成“乾擾小隊”,發射乾擾彈形成能量屏障——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沒有絲毫混亂。

更驚人的是,當李三操控戰艦主炮向模擬目標開火時,突擊小隊的機甲能精準避開彈道,甚至配合主炮調整攻擊角度,讓反物質光束剛好穿過機甲群的縫隙命中目標;當模擬創世神持有者釋放“空間裂隙”時,防禦小隊的機甲立刻靠攏,高頻粒子刀交叉形成“暗物質斬擊網”,瞬間切斷了裂隙的能量供給。“這不是簡單的機甲部隊,”工程師忍不住感歎,“這是您精神力的延伸,是能與戰艦、法則對抗的‘活體武器’。”李三笑著搖頭:“它們是‘共生體’——戰艦提供能量,機甲執行戰術,我的精神力則是紐帶。下次再遇到創世神持有者,這些機甲會成為他們法則操控的克星。”

為了應對創世神持有者可能的“群體突襲”,李三還專門設計了“蜂巢戰術”——當30艘戰艦全體出動時,1800架機甲會從各自的戰艦艙飛出,在星空中組成密集的機甲陣列,如同蜂巢中的工蜂般靈活穿梭。每架機甲的法則波動傳感器能實時共享數據,一旦有一架機甲捕捉到創世神持有者的能量軌跡,所有機甲都會同步調整站位,形成針對性的戰術包圍;若某架機甲遭遇法則攻擊,周圍的機甲會立刻發射乾擾彈,紊亂敵方的能量回路,同時用暗物質護盾掩護受損機甲撤離。在後續的模擬演練中,這種戰術展現出恐怖的威力——麵對10名模擬創世神持有者的“法則突襲”,機甲群僅用5分鐘就完成包圍,乾擾彈精準命中所有持有者的能量核心,迫使他們無法釋放大規模法則技能,最終被戰艦主炮逐個擊破。

“報告首領,”模擬係統的分析員彙報道,“共生機甲的‘蜂巢戰術’能完美克製創世神持有者的群體作戰。我們的機甲不僅能乾擾法則,還能通過精神力協同形成無死角防禦,這是星盟此前從未擁有過的戰術優勢。”李三點點頭,目光投向窗外盤旋的機甲群——它們在星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如同等待獵物的獵手。他知道,有了共生機甲的加持,葬神艦隊終於擁有了對抗創世神持有者的近戰底氣,不再畏懼他們的法則突襲。

就在葬神艦隊完成機甲配備的同時,李三將目光投向了更長遠的防禦布局——星盟的邊境線長達數萬光年,僅靠一支艦隊巡邏遠遠不夠。創世神持有者能借助法則實現長距離空間跳躍,隨時可能突襲任何一個星球,必須建立固定的“法則防禦據點”,形成覆蓋整個邊境的預警與打擊網絡。經過星盟天文部門與法則研究中心的聯合篩選,哈氏二號星球進入了他的視野。這顆星球位於星盟邊境的“空間穩定帶”,周圍沒有複雜的星雲乾擾,能最大限度發揮武器的射程;星球表麵平坦,沒有大氣層,晝夜溫差雖大,但剛好適合建造耐高溫、抗乾擾的超級武器;更重要的是,哈氏二號的地核蘊含豐富的“法則穩定礦”,能削弱創世神持有者的法則能量,讓他們無法在星球附近隨意釋放空間裂隙。

李三的計劃大膽而宏偉:在哈氏二號星球表麵建造超級殲星炮陣列,每隔500公裡建造一座殲星炮,讓這些炮位遍布整個星球,形成一張覆蓋數百萬平方公裡的“法則防禦網”。這種超級殲星炮並非星盟現有的常規武器,而是他結合“星界水晶”能量特性與“法則穩定礦”設計的升級版——炮管長達1000米,口徑500米,炮身采用星髓水晶合金與法則穩定礦的混合材料,能抵禦創世神持有者的法則侵蝕;炮彈為“法則撕裂彈”,內部嵌入星界水晶核心,爆炸時能釋放高強度暗物質能量,不僅能摧毀戰艦,還能撕裂創世神持有者的法則屏障,甚至暫時封印他們的能量回路;炮位的能源係統則與哈氏二號的地核相連,借助地核的法則穩定礦能量,實現無限續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個計劃太龐大了,”工程部門的負責人周明博士在通訊中說道,“哈氏二號的表麵積超過1.2億平方公裡,每隔500公裡建一座殲星炮,至少需要建造5000座。而且每座殲星炮的建造需要1000塊星界水晶、5000噸星髓水晶合金,還需要開采地核的法則穩定礦——即使有您的神經元輔助機器人,也至少需要半年才能完成。”

“三個月足夠了。”李三打斷了他的話,語氣帶著十足的自信,“星核礦業的產能已經提升了3倍,‘噬星者’采礦船每天能開采200塊星界水晶;法則穩定礦的開采我會親自設計專用設備,用精神力操控開采,效率能提升10倍;加上‘造物共生’技能,每投入一份材料就能得到兩套炮身部件,建造速度會比預期快一倍。”

當他的登陸艙降落在星球表麵時,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荒蕪的戈壁——地麵覆蓋著暗灰色的岩石,遠處的火山口還在緩慢噴發著法則穩定礦蒸汽,晝夜溫差超過500c,普通工程設備在這裡工作1小時就會因高溫或低溫報廢。但李三帶來的神經元輔助機器人早已完成改造,機身覆蓋著加厚星髓水晶合金,內部搭載溫度調節係統,能在極端環境下持續工作。他立刻啟動隨身攜帶的1000台機器人,它們落地後迅速展開:200台機器人負責開采法則穩定礦,用高頻激光鑽頭鑽入地下1000米,精準提取礦脈;300台機器人負責平整土地,用暗物質能量碾壓地麵,確保炮位地基的穩定性;500台機器人負責搭建臨時能源站,將地核能量轉化為可利用的電能——整個過程井然有序,如同精密的機械舞蹈,僅用1天就完成了首批100座炮位的地基建設。

首批超級殲星炮的建造正式啟動。李三將精神力接入所有機器人的控製係統,實時調整施工參數:當澆築炮身地基時,他通過精神力感知岩石的密度,將混凝土的配比調整到最佳狀態,確保地基能承受殲星炮發射時的巨大後坐力;當安裝炮管時,他精準控製機器人的吊裝角度,讓1000米長的炮管與炮身的同軸度誤差不超過0.1毫米;當嵌入星界水晶核心時,他用精神力包裹水晶,避免安裝過程中受到法則能量乾擾。更關鍵的是,他在每座炮位的建造中都觸發“造物共生”技能——當機器人完成一套炮身部件的安裝時,技能會自動生成另一套相同的部件,直接運送到下一個炮位,省去了重複鍛造的時間。

建造過程中,李三還對殲星炮進行了優化升級。他在每座炮位的周圍建造了6座輔助雷達站,這些雷達站搭載“法則波動預警係統”,能提前10分鐘捕捉到創世神持有者的空間跳躍信號,並將數據實時傳輸到葬神艦隊;同時,他為殲星炮配備了獨立的“暗物質防禦穹頂”,即使遭遇創世神持有者的法則攻擊,穹頂也能在0.1秒內完全展開,抵禦90以上的傷害;所有殲星炮還與他的神經元核心完成了適配——他能通過精神力遠程操控這些炮位,實現同步開火,讓5000多座殲星炮的火力形成疊加效應,即使是最強的創世神持有者,也無法承受這種集中打擊。

三個月後,哈氏二號星球的超級殲星炮陣列正式完工。李三站在星球的最高點——一座高達500米的觀測塔上,看著下方密密麻麻的炮位,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自豪感。他調出統計數據:共建造超級殲星炮5200座,覆蓋了哈氏二號的所有表麵,每座炮位之間的距離精確控製在500公裡,形成了無死角的防禦網;炮位的法則波動預警係統能覆蓋周圍20光年的範圍,法則撕裂彈的射程達到15光年,超過了設計預期;所有炮位的同步開火誤差不超過0.1秒,能在瞬間形成覆蓋數百萬平方公裡的火力網。

“啟動測試程序。”李三的指令通過精神力下達,5200座殲星炮的炮口同時亮起淡紫色的光芒,星界水晶核心開始釋放能量,炮管周圍的空氣因能量過載而扭曲,低沉的轟鳴聲傳遍整個星球,即使在太空中的葬神艦隊,也能感受到地麵傳來的震動。10秒後,所有炮口同時發射,5200枚法則撕裂彈劃破星空,在遠處的小行星帶引爆——瞬間,數十顆直徑超過10公裡的小行星被徹底摧毀,爆炸產生的衝擊波甚至扭曲了周圍的空間,形成了短暫的微型黑洞。

“測試數據完美,”工程負責人周明博士的聲音帶著激動,“法則撕裂彈的威力超出預期,能一次性摧毀創世神持有者的中級法則屏障;預警係統的響應速度比設計快3分鐘,足夠我們提前部署防禦;所有炮位的能源供應穩定,能實現連續發射。更重要的是,這些炮位能與葬神艦隊的機甲群協同作戰——殲星炮負責遠程打擊和法則封印,機甲群負責中近距離攔截和乾擾,戰艦則負責追擊逃竄的持有者,形成‘遠中近’立體防禦體係。”

李三滿意地點點頭,他望向星空——葬神艦隊的30艘戰艦正懸浮在哈氏二號的軌道上,1800架共生機甲在戰艦周圍盤旋,形成密集的機甲群;星球表麵的5200座超級殲星炮炮口直指遠方,法則波動預警係統的指示燈微微閃爍,如同警惕的眼睛。

而李三知道,這隻是他守護的開始。他已經啟動了新的計劃:用“造物共生”技能鍛造更多的共生機甲和殲星炮備用部件,在哈氏二號的兩顆衛星上建造法則研究站,深入解析創世神持有者的能量特性;同時,他還在設計更強大的“葬神星”級戰艦升級版,計劃將戰艦的法則防禦能力提升50,讓艦隊成為能主動出擊的“法則獵人”。

“創世神持有者如果敢再來,”李三的精神力緩緩延伸,覆蓋了哈氏二號的每一座殲星炮、每一艘戰艦、每一架機甲,與整個星球的法則穩定礦能量融為一體,“我會讓他們知道,這裡不是他們肆意施展法則的舞台,而是他們的埋骨之地。”

星光下,哈氏二號的殲星炮陣列泛著冷冽的光芒,葬神艦隊的機甲群如同銀色的蜂群,在軌道上緩緩巡航——這片曾經荒蕪的星球,如今成了星盟最堅固的防禦據點,成了創世神持有者永遠無法逾越的“星穹壁壘”。

喜歡超神機甲之文明崛起請大家收藏:()超神機甲之文明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