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星塵之網_超神機甲之文明崛起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5章 星塵之網(2 / 2)

不到十分鐘,白矮星區域的7個紅色光點全部熄滅,控製台中央的數字“93”銳減到“84”。李三的指尖微微泛白,神經接駁端口的麻癢感愈發強烈——連續兩場高強度的遠程操控,讓他的精神消耗巨大,但他沒有停下的餘地。霍格天體環狀結構內側的23顆宜居行星,才是真正的硬骨頭,其中“熔核星”的凱恩不僅改造了行星環境,還打造了一支由十台“熔岩泰坦”組成的機甲部隊,這將是獵殺行動中最凶險的一戰。

“熔核星”的地表覆蓋著厚厚的火山灰,暗紅色的岩漿在地表的裂縫中流淌,空氣中彌漫著硫磺的刺鼻氣味。這顆行星的地核早已冷卻,但持有者凱恩和他的4個同伴利用創世神係統的“能量轉化”能力,將地核重新加熱成熔融狀態,溫度高達3000攝氏度。他們的基地建在一個直徑10公裡的金屬穹頂內,穹頂由超硬合金製成,而在穹頂外側,十台“熔岩泰坦”機甲正守衛著地核入口,每台機甲高60米,外殼覆蓋著能抵禦岩漿的超高溫陶瓷,右臂搭載的“岩漿噴射炮”可噴射3000攝氏度的熔融岩石,左臂的“合金巨盾”能抵擋星艦主炮的攻擊,這是凱恩用軍工企業的技術改造的戰爭機器,曾將一顆殖民星球的防禦係統徹底摧毀。

“確認岩漿溫度穩定在3000攝氏度,穹頂結構無異常。”凱恩的助手在通訊器中彙報,他正坐在“熔岩泰坦”首領機的駕駛艙內,看著屏幕上的武器製造進度——基地內的量子武器即將完工,隻要再等兩天,他就能帶著機甲部隊橫掃霍格天體的其他持有者。“李三的納米機器人就算能穿透大氣層,也過不了機甲這關。”凱恩冷笑一聲,抬手調整機甲的岩漿噴射參數,準備進行日常的防禦演練。

突然,機甲的外部傳感器傳來警報——無數個綠色光點正順著岩漿中的金屬離子通道,像電流般穿過熔融岩石,朝著地核基地逼近。“是納米機器人!啟動岩漿噴射炮!”凱恩的指令剛下達,十台“熔岩泰坦”的右臂同時亮起熾紅光芒,十道岩漿柱射向岩漿通道,試圖將納米機器人燒成焦炭。但納米機器人已啟動“分子級散熱通道”,將溫度穩定在零下170攝氏度,不僅沒被岩漿摧毀,反而加速向機甲逼近,順著機甲的關節縫隙鑽進內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一台“熔岩泰坦”的岩漿噴射炮突然失控,岩漿反向噴射,將機甲的右腿融化成鐵水,重重地砸在岩漿中。“怎麼回事?!”凱恩的怒吼在通訊頻道中回蕩,他讓其他機甲啟動“合金巨盾”,形成防禦陣型,同時讓基地內的同伴啟動“岩漿操控”能力,試圖將納米機器人困在岩漿中。可納米機器人早已分成兩批,一批繼續攻擊機甲,另一批則穿透金屬穹頂,湧入基地內部。

基地內的氧氣濃度開始下降,凱恩的同伴們慌亂地啟動應急供氧係統,卻沒發現納米機器人已形成綠色霧團,將他們包圍。“啟動自毀程序!不能讓李三得到量子武器!”凱恩咬牙下達指令,試圖與納米機器人同歸於儘。但他的手指剛碰到自毀按鈕,納米機器人就順著神經接駁線鑽進他的體內,刺中他的大腦記憶中樞,讓他瞬間失去所有與係統相關的記憶。駕駛艙內的屏幕逐漸變暗,“熔岩泰坦”首領機的岩漿噴射炮停止運轉,外殼在岩漿的浸泡下逐漸腐蝕。

基地內的量子武器還沒來得及啟動,就被納米機器人拆解成零件,而剩下的九台“熔岩泰坦”也相繼失控,有的被岩漿吞噬,有的則在納米機器人的攻擊下解體。當最後一台機甲的反應堆發生爆炸時,整個地核基地陷入一片火海,凱恩和他的同伴們倒在地上,身體被岩漿逐漸覆蓋,而納米機器人則在完成任務後,順著岩漿通道撤離,繼續向其他目標進發。

隨著時間的推移,霍格天體各個區域的紅色光點不斷消失:躲在星際塵埃雲裡的11個持有者,他們的“隱霧”機甲被納米機器人的“暗物質探測儀”鎖定,在絕對黑暗中遭襲,機甲的隱形塗層被腐蝕,最終在塵埃雲的碰撞中解體;藏在氣態巨行星光環中的9個持有者,他們的“冰晶獵手”機甲試圖借助冰晶顆粒隱匿蹤跡,卻被納米機器人借助反射信號定位,機甲的能源核心被破壞,最終墜入巨行星的大氣層,燒成灰燼;甚至躲在黑洞視界邊緣的2個“亡命之徒”,他們的“黑洞行者”機甲能在時空扭曲中穿梭,卻被納米機器人利用霍金輻射作為能量源,在視界邊緣遭到突襲,機甲被黑洞引力拉扯成碎片。

最後一個目標艾琳娜躲在霍格天體核心的白矮星旁,她的“星骸女王”機甲是所有持有者中最強大的——機甲外殼由白矮星物質製成,能抵禦超新星爆發的衝擊,左臂的“恒星引力炮”可操控白矮星的引力,右臂的“星塵之刃”能切割任何已知物質,這是她用創世神係統的核心碎片改造的終極武器,曾僅憑一己之力摧毀過一支星際艦隊。

“李三,你的納米機器人確實厲害,但在白矮星的引力下,它們終將失效。”艾琳娜的聲音通過量子通訊傳到星核堡壘,她啟動“恒星引力炮”,白矮星的引力場瞬間扭曲,試圖將納米機器人拉扯到白矮星表麵,燒成基本粒子。但李三早已預判到她的行動,讓納米機器人啟動“量子糾纏模式”,通過量子糾纏瞬間轉移到機甲周圍,避開引力拉扯。

“不可能!你怎麼能操控量子糾纏?!”艾琳娜的聲音充滿了震驚,她立刻啟動“星塵之刃”,無數道銀色的光刃射向納米機器人,試圖將它們切割成碎片。可納米機器人卻靈活地避開光刃,順著機甲的能源管道鑽進內部,破壞機甲的操控係統。“星骸女王”的左臂突然失控,恒星引力炮反向運轉,將機甲向白矮星拉扯。

“啟動空間跳躍!”艾琳娜試圖逃離,卻發現機甲的空間係統已被納米機器人破壞。她看著監控屏幕上不斷逼近的綠色光點,眼中閃過一絲絕望,試圖啟動機甲的自毀程序,與白矮星同歸於儘。但納米機器人已鑽進她的體內,刺中她的腦乾,讓她失去意識。最後一刻,“星骸女王”機甲被白矮星的引力徹底吞噬,在恒星表麵激起一陣耀眼的光芒,像一顆短暫的超新星。

當代表艾琳娜的紅色光點徹底熄滅時,控製台中央的數字終於定格在“0”。李三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靠在椅背上,手指微微顫抖——連續十小時的高度集中,讓他的身體瀕臨極限。他睜開眼,看著監控屏幕上的綠色光點從霍格天體向哈氏二號星係彙聚,那些納米機器人正帶著94個持有者的係統碎片,沿著“哈氏之眼”的引力軌跡飛向星核堡壘。

堡壘的觀察窗緩緩開啟,哈氏二號星係的恒星光芒灑進來,在李三的臉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像一場跨越2.3億光年的葬禮。他抬手觸摸冰冷的窗麵,指尖的溫度與窗外的宇宙真空形成鮮明對比——那些曾代表生命的紅色光點,再也不會在霍格天體的星圖上亮起,而他,成了創世神係統唯一的繼承者

李三的指尖懸在創世神係統核心的虛擬界麵前,幽紫的能量光暈在他指腹下流轉,像被馴服的宇宙星雲。星核堡壘的核心艙內一片寂靜,隻有量子反應堆的低鳴在空氣中震蕩,與“哈氏之眼”傳來的引力波形成微妙的共振。成為唯一繼承者的第三天,他終於敢直麵這份重塑宇宙的力量——此前,他始終刻意回避係統核心的召喚,仿佛隻要不觸碰,那些死於納米機器人下的94個靈魂就不會在記憶裡灼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能量操控模塊已激活,當前權限:創世級。”冰冷的機械音在虛擬空間回蕩,李三的意識被拉入一片混沌的能量場中。這裡沒有時間流逝的痕跡,沒有空間邊界的限製,隻有無窮無儘的粒子在無序碰撞,像宇宙大爆炸前的混沌狀態。他試著抬起手,按照係統提示的“創世法則”,將散逸的粒子向掌心彙聚——沒有複雜的指令,沒有精密的計算,隻是一個簡單的“聚攏”念頭,無數道淡金色的粒子流便如歸巢的蜂群,朝著他的掌心湧來。

粒子在掌心碰撞、融合,逐漸形成一顆核桃大小的能量球。它通體透亮,內部有細碎的光點在流動,像被困在水晶裡的星塵。李三能清晰地“感知”到能量球的每一個粒子——它們帶著宇宙最原始的悸動,渴望著穩定,渴望著成為某種“存在”。他本想將能量球驅散,卻在觸碰到它的瞬間,感受到了係統核心傳來的信息:“創世能量體已生成,自轉周期啟動,周期時長:地球標準時72小時。”

“自轉周期?”李三皺眉,意識退出虛擬空間,回到星核堡壘的駕駛艙。掌心的能量球依舊懸浮在那裡,表麵開始浮現出極細微的旋轉紋路,像一顆被撥動的陀螺,以肉眼難辨的速度緩慢轉動。他將能量球放在控製台的透明容器中,啟動所有監測設備——量子光譜儀顯示,能量球的粒子正以固定頻率重組;引力探測器捕捉到它散發出的微弱引力波,如同初生恒星的“心跳”;而創世神1號數據庫的屏幕上,正實時生成能量球的演化模型,一條淡藍色的曲線預示著它72小時後的形態——一顆微型恒星。

接下來的三天,李三幾乎沒有離開控製台。他看著能量球的變化:第一天,它的體積膨脹到籃球大小,內部的光點開始凝聚成細小的光核,旋轉速度加快,表麵浮現出類似太陽耀斑的紅色紋路;第二天,光核穩定下來,發出柔和的白光,能量球周圍的空間出現輕微扭曲,將控製台旁的金屬工具吸附到容器壁上;第三天清晨,能量球的自轉突然加速,表麵的紋路變成熾白的等離子流,容器的中子星合金壁開始發燙,量子光譜儀的數值瞬間飆升到峰值——李三立刻啟動力場屏障,將能量球包裹在透明的引力罩中。

當地球標準時的72小時整到來時,能量球的自轉驟然停止。下一秒,一道刺眼的白光衝破引力罩,瞬間照亮整個核心艙。李三下意識地閉上眼,卻能通過係統的“宇宙感知”能力,清晰地“看到”能量球的變化:它在白光中劇烈膨脹,體積瞬間擴大到直徑十米,內部的光核轉化為致密的恒星內核,表麵的等離子流以每秒三百公裡的速度噴射,形成了穩定的恒星大氣層——一顆微型恒星,就這樣在星核堡壘的核心艙內誕生了。

恒星的光芒柔和卻充滿力量,將李三的影子拉得很長。他緩緩睜開眼,看著懸浮在艙內的恒星,心中湧起複雜的情緒——震驚、敬畏,還有一絲難以言喻的恐懼。這不是實驗室裡的核聚變模擬,不是天文望遠鏡裡的遙遠光點,而是他親手創造的、真實存在的恒星。他伸出手,隔著十米的距離,仍能感受到恒星傳來的溫暖,那是氫核聚變成氦時釋放的能量,是宇宙中最基礎也最強大的力量。

“創世恒星已穩定,當前狀態:主序星初期,預計壽命:10億地球年。”係統的提示音響起,李三的意識再次與恒星連接。這一次,他能“聽到”恒星內核的聚變聲,像無數個微型炸彈在同步爆炸;能“看到”等離子流在恒星表麵形成的對流層,像沸騰的金色海洋;還能“感知”到恒星散發出的引力場,正與星核堡壘的引力係統形成平衡,讓這顆新生的恒星懸浮在艙內,不偏離分毫。

他突然想起了霍格天體的80億顆恒星,想起了“哈氏之眼”周圍燃燒的星辰——那些曾被他視為“背景”的天體,原來都是這樣從混沌的能量中誕生,經曆億萬年的演化,才成為照亮宇宙的燈塔。而他,憑借創世神係統的力量,隻用72小時就完成了一顆恒星的誕生過程。這種“扮演上帝”的感覺,讓他既興奮又不安——他能創造恒星,是否也能摧毀星係?能賦予生命,是否也能輕易奪走?

李三決定將這顆恒星送出星核堡壘。他啟動堡壘的外部發射艙,操控引力場將恒星包裹,緩慢地向艙門移動。當發射艙的閘門打開時,哈氏二號星係的星光湧入艙內,與新生恒星的光芒交織在一起。李三看著恒星逐漸飄離堡壘,像一顆被放飛的火種,在宇宙真空中緩緩遠去。他啟動量子望遠鏡,追蹤著恒星的軌跡——它在“哈氏之眼”的引力場中調整方向,最終停留在一顆荒蕪行星的軌道上,成為了這顆行星的“太陽”。

透過望遠鏡,李三看到那顆荒蕪行星的變化:原本冰封的地表開始融化,固態的二氧化碳升華成大氣層,乾涸的河床中出現了液態水的痕跡。他知道,按照恒星的演化規律,再過幾億年,這顆行星或許會孕育出簡單的生命,就像地球誕生之初那樣。但他沒有乾預,隻是靜靜地看著——他不想再像操控納米機器人那樣,主導一切的命運,隻想讓這顆親手創造的恒星,按照宇宙的法則,自然地演化下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回到核心艙,控製台的屏幕上仍顯示著恒星的實時數據。李三關閉了監測設備,靠在椅背上,看著窗外的“哈氏之眼”。黑洞的引力光依舊泛紅,卻在新生恒星的光芒下,多了一絲柔和。他突然明白,創世神係統賦予他的力量,不是為了殺戮,不是為了統治,而是為了理解——理解宇宙的誕生,理解生命的演化,理解自己在這無垠時空中的位置。

三天前,他是雙手沾滿鮮血的獵人,在哈氏二號星係與霍格天體之間編織死亡之網;現在,他是見證新生的創造者,在宇宙的一角點燃了一縷星光。這種轉變,讓他心中的空虛逐漸被填滿,那些關於殺戮的夢魘,似乎也在恒星的光芒中變得模糊。他知道,自己無法抹去過去的罪孽,但或許可以用這份創世的力量,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比如,在荒蕪的星係中創造新的恒星,為死寂的行星帶來生機,讓宇宙中多一些光明,少一些黑暗。

李三再次激活創世神係統的核心界麵,這一次,他沒有召喚納米機器人,沒有鎖定任何目標,而是將意識沉入混沌的能量場中。他不再刻意控製粒子的彙聚,而是任由它們按照宇宙的法則自由碰撞、融合。很快,又一顆能量球在他的掌心形成,開始了屬於它的自轉周期。這一次,李三的臉上沒有了恐懼,隻有平靜的期待——他期待著這顆能量球變成恒星的那一天,期待著看到它照亮另一顆荒蕪的行星,期待著在哈氏二號星係中,種下更多的“火種”。

星核堡壘的觀察窗外,新生的恒星仍在燃燒,而李三的意識,已隨著混沌的能量,飛向了更遙遠的宇宙。他知道,創世的旅程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無數的星辰等待他去創造,還有無數的奧秘等待他去探索。而那些曾經的殺戮與痛苦,終將成為他成長的印記,提醒他珍惜每一次創造的機會,敬畏每一個生命的誕生。

在“哈氏之眼”的引力光與新生恒星的光芒交織中,李三閉上眼,嘴角露出了三年來第一個真正的微笑。他終於明白,真正的“創世者”,不是毀滅的主宰,而是希望的播種者——用能量點燃星光,用星光照亮黑暗,用黑暗孕育新的生命,讓宇宙在創造與演化中,永遠充滿生機。

喜歡超神機甲之文明崛起請大家收藏:()超神機甲之文明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