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鑾殿上的爭論聲如潮水般湧入耳中,蕭辰猛然睜開雙眼。
刺眼的陽光從殿頂的琉璃瓦透下,在他眼前形成一片金色的光暈。
他下意識地低頭,看見自己布滿老繭的雙手正按在一柄沉重的佩劍上。
朝服上繡著的麒麟紋樣在陽光下閃爍著暗金色的光芒。
“記憶,來!”
話落,陌生的記憶如洪水般衝入腦海。
原主乃是大周鎮國大將軍,大宗師境強者,最頂級強者之一。
生於大周天啟三年冬月。
彼時北疆狼煙未靖,南疆匪患頻仍。
原主出身將門,自束發之年便隨父兄征戰四方。
十二歲便能熟稔兵法。
十五歲時在青崖關之戰中。
率八百精騎突襲敵軍糧草輜重,扭轉戰局,嶄露頭角。
二十歲那年,原主繼承父職,成為蕭氏軍新一代主帥。
原主治軍極嚴,卻愛兵如子,所率之軍,皆能以一當十。
在原主的帶領下,蕭氏一族南征北戰。
平定西蜀之亂,收複東越失地。
為大周皇朝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
在原主的不懈努力下,大周皇朝迎來了二十年的太平盛世。
百姓安居樂業,經濟繁榮昌盛。
然而,和平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
天啟二十三年,北方蠻族突然大舉進犯邊關“玉天門”。
原主臨危受命,率領大軍奔赴邊疆。
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他與蠻族展開了殊死搏鬥。
無數次的戰鬥中,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以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無畏的勇氣,一次次擊退敵軍。
天啟三十三年。
在一場關鍵戰役中,原主親率精銳騎兵,深入敵軍腹地,直取蠻王首級。
此戰之後,蠻族元氣大傷,再無力大舉進犯。
原主乘勝追擊,率軍一路北上,封狼居胥,揚威異域。
成為了大周百姓心中的英雄。
然而,功高震主的原主卻引起了皇帝的猜忌。
凱旋之日,當原主率領大軍行至城門口時。
等待他的不是百姓的歡呼和皇帝的嘉獎,而是如雨般的箭矢。
一代名將,就這樣含冤而死,蕭氏一族也慘遭滅門。
…
“叮!發布任務,儘可能保護族親,並讓大周覆滅。”
“這原主一生為國為民,卻落得如此下場,這人情世故…指不定有大病。”
這記憶看的蕭辰腦子差點抽了。
這時。
“蕭愛卿,你曾駐守玉天門,對此有何看法?”
蕭辰緩緩抬頭,見龍椅上的皇帝正投來詢問的目光。
那是個四十出頭的中年男子,麵容儒雅,眼中卻藏著毒蛇般的算計。的陰狠都快寫臉上了,原主這都看不來?”
蕭辰心中一陣無語。
朝堂上。
其餘將領見蕭辰低頭沉思,遲遲沒有回答。
便立即有人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大周皇朝二十年的和平盛世,早已經讓這些將領忘記了蠻族的可怕。
更忘記了邊境將士是用怎樣的血肉之軀才守住這太平盛世。
而且沒有戰爭,這些將軍毫無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此時蠻族來犯,這不是正中他們下懷。
於是,年輕將領趙元武迫不及待的站出來,行禮朗聲說道。
“陛下!蠻族不過疥癬之疾,臣願領兵五萬,三月內必平!”
老將王猛不甘示弱,上前一步道:
“臣隻需三萬精兵,定讓蠻族有來無回!”
聲音洪亮,頗為老當益壯。
又一個大將站出來,不屑說道。
“陛下,區區蠻族,給臣一萬士卒,定滅之。”
蕭辰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這種事也敢卷,真不知道死字怎麼寫!”
他接收了原主的全部記憶。
知道這次蠻族入侵的背後是蟄伏二十年的血狼部落。
那位新任蠻王已是大宗師圓滿之境的強者!
而且已經向傳說中的開宮境踏出半步。
這些盲目自信的朝臣根本不知道他們將麵對的是什麼。
“回陛下!”
蕭辰思索片刻,出列抱拳道,
蠻族此次來勢洶洶,恐怕不易對付。蕭辰語氣平淡,臣近來舊傷複發,恐難當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