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蕭辰睜開眼,發現自己正坐在一張老舊的沙發上。
手裡捏著一張《獨生子女養老補貼申請表》。
“老蕭,有空就現在去跑一趟辦理一下!”
廚房裡,一個頭發有些花白的女人探出頭,喊了一句。
這是原主的妻子,溫柔。
並不是她喜歡大聲喊,而是原主耳背。
不大聲點,他根本聽不到。
就跟聾了一樣。
蕭辰揉了揉太陽穴。
什麼情況,咋成了一名62歲的老登了。
身體還如此破爛不堪。
“看來得修補一下這具身體。”
“憶來!”
隨之,蕭辰一邊用靈泉滋養修煉,一邊接收原主的記憶。
這是一個普通的都市日常世界。
原主的人生和大多數平凡人一樣。
他生在一座不算繁華的小城。
父母是勤懇本分的普通職工。
一輩子省吃儉用,最大的心願就是給兒子攢下一份家業。
原主自小懂事,知道父母不易,讀書時不算頂尖卻也踏實。
畢業後進了當地一家國營工廠。
拿著穩定卻不算豐厚的工資,日子過得波瀾不驚。
二十五歲那年。
經人介紹,他認識了在事業單位上班的溫柔。
人如其名,溫柔性子嫻靜,說話總是輕聲細語,笑起來眼角會彎成好看的月牙。
兩人沒什麼轟轟烈烈的橋段,相處半年後覺得彼此合拍,便順理成章地結了婚。
婚房是父母早已備好的老房子,不大,卻被溫柔收拾得窗明幾淨,處處透著家的暖意。
婚後第三年,女兒蕭雨煙出生了。
粉雕玉琢的小家夥成了家裡的重心。
原主每天下班第一件事就是衝進臥室看女兒。
哪怕累得直不起腰。
隻要女兒咿咿呀呀地叫一聲“爸爸”,所有疲憊都煙消雲散。
父母更是把孫女寵上了天,逢人就念叨“我們家雨煙多機靈”。
日子就在這柴米油鹽的瑣碎和女兒日漸長高的喜悅中流逝。
原主看著女兒從蹣跚學步到背上書包。
看著父母兩鬢漸漸染霜。
心裡既有為人父的欣慰,也藏著對歲月的感慨。
四十歲那年,工廠效益下滑。
原主的工資縮水一半。
那段時間他愁得整宿睡不著。
溫柔卻沒半句抱怨。
隻是默默把家裡的開支再壓縮些,笑著對他說:
“慢慢來,總會有辦法的。”
原主咬著牙,學做擺攤,想著下班賺點外快。
漸漸的,銀行卡裡的錢慢慢多了起來,可是腰也落下了病根。
不過,看著女兒越來越優異的成績,他覺得一切都值。
父母的身體在他中年時漸漸垮了。
先是父親查出糖尿病,後來母親又得了冠心病,兩人常年需要藥物維持。
原主和溫柔輪流跑醫院。
既要照顧老人,又要兼顧工作和女兒,那段日子像被抽緊的弦,繃得人喘不過氣。
父母最終還是沒能熬過病痛,前後相隔不到一年相繼離世。
留給原主的,除了無儘的悲痛。
還有市中心那套帶重點學區名額的老房子,以及街角一間十幾平米的小店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