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的陽光毒辣地炙烤著稻田。
蕭辰眯著眼睛站在田埂上,手裡拎著一條粗大的水管。
汗水順著他的太陽穴滑落,在麥色的皮膚上留下一道痕跡。
環顧四周。
他發現周圍也有幾個老漢在田裡乾活。
“農二代?”
“水管?看來是在灌溉。”
“農活,農活,真是乾不完的農活?”
“記憶!來!”
下一秒,一股記憶畫麵在蕭辰腦海裡飆車。
原主是家中獨子。
正好趕上計劃生育抓的最嚴格的時候。
又因家中沒錢,父母也就沒有再生的打算了。
他自幼性格溫和。
與鄰裡相處向來融洽,誰家有小困難搭把手是常事,日子過得簡單而安穩。
24歲那年的夏天,一場意外打破了這份平靜。
鄰居家的兒子在水塘邊偷摘龍眼時不慎掉落溺水。
原主趕到時,眼看孩子在水裡掙紮要不行了。
原主想都沒想就縱身躍入水中。
拚儘全力將孩子救上岸。
當時孩子已經嗆水昏迷,他又急忙使出在學校學的心肺複蘇法。
直到孩子吐出積水、哭出聲來。
他才渾身濕透地癱坐在岸邊,心裡卻鬆了口氣。
鄰居一家過了半個小時後才急衝衝的趕來。
了解事情後,他們握著原主的手反複道謝,眼裡滿是感激。
村裡人也都誇他勇敢善良。
那陣子,原主覺得自己做了件特彆有意義的事。
一個月後,原主家計劃翻新老屋。
父母攢了大半輩子的錢,又東拚西湊才湊夠預算。
手續也早早辦齊,就等著拆了舊屋蓋新房,給一家人換個更寬敞的居住環境。
可就在舊屋拆完、地基剛要動工的時候。
村裡一些見不得彆人好的人開始在鄰居耳邊挑撥。
說蓋新房太近會擋著他家之類的閒話。
讓原主和父母沒想到的是,曾經對他感激涕零的鄰居,竟然真的找上門來阻止施工。
“你家新房必須往後退,給我家留兩米寬的道,不然我家采光就全被擋了!”
鄰居理直氣壯地提出要求。
可兩家相鄰的牆麵上根本沒有窗戶,所謂“擋采光”純屬無稽之談,明眼人都看得出是故意刁難。
原主又氣又寒心,忍不住和對方爭執:
“當初你家蓋房子,我家二話沒說,怎麼到我們家就這麼多事?而且一個月前我剛救了你家孩子啊!”
無論他怎麼講道理,鄰居都咬死不放。
施工隊停在原地,拆了一半的老屋隻剩斷壁殘垣,一家人連住的地方都快沒了。
父母看著焦急的原主,又看看僵持的局麵,最終隻能咬著牙妥協。
他們實在耗不起,蓋房子的錢在城裡連個首付都不夠,這是全家唯一的安身之所。
那次爭吵後,兩家人徹底鬨翻。
從曾經的互幫互助變成了“老死不相往來”。
本以為退讓能換得安寧,可鄰居的貪婪卻沒就此止步。
或許是覺得原主家好欺負,或許是想要占到更多便宜。
他們開始在兩家相鄰的田地上動歪心思。
趁著夜色偷偷挪動田埂,想悄無聲息地霸占一部分土地。
原主發現後,帶著父母去找鄰居理論。
對方卻矢口否認,爭執中情緒越來越激動,雙方險些動起手來。
幸虧村裡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聞訊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