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君,夜深了,該歇息了。”
柔婉的聲音入耳,蕭辰混沌的意識驟然回籠,帶著幾分茫然睜開雙眼。
“這麼勁爆嗎,上來就要求雙排匹配?”
屋內紅燭高燃,滿室喜慶的暖光。
他低頭望去,隻見身上穿著一身大紅喜袍。
身側的床邊端坐著一位身著鳳冠霞帔的女子。
朱紅蓋頭垂落,遮住了她的容顏,卻掩不住那玲瓏有致的婀娜曲線。
肩頸纖細,腰肢盈盈一握,裙擺下露出的繡花鞋尖精致小巧,端的是一副絕代佳人的輪廓。
“這是…洞房花燭夜?”
蕭辰心中掠過一絲詫異,可下一秒,眉心驟然蹙起,“不對,有妖氣!”
這妖氣極淡,若有似無地纏繞在新娘身上,尋常修士根本無從察覺,卻逃不過他的神魂感知。
“有趣。”
蕭辰唇角勾起一抹極淡的弧度,“難道我這新嫁娘,就是此次任務的boss?”
隨即他心神一動。“記憶來!”
刹那間,原主的人生影片在腦海中快進x∝播放。
原主生得眉目清秀,待人誠懇,從小自帶一股溫和之氣。
然命途多舛,自幼父母雙亡。
無依無靠的他,幸得姐夫收留。
入姐夫的藥鋪當了學徒,一待便是數年。
他身無長物,唯一算的上的便是父母留下的小破屋,以及在藥鋪裡耳濡目染學來的些微識藥、抓藥的粗淺本事。
在藥鋪當學徒的日子裡,原主算不上天資聰穎,卻足夠勤勉。
每日天不亮便起身打掃藥鋪、整理藥櫃。
跟著姐夫辨認各類藥材的形態、氣味,熟記它們的功效與禁忌,也偶爾能在姐夫給人抓藥時搭把手。
隻是姐夫醫術有限,且多忙於生計。
未曾係統傳授他望聞問切的真本事。
他對藥理的認知,始終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層麵。
這年春末,山上藥材長勢正好,原主按姐夫吩咐上山采藥。
行至深山一處陡坡時。
意外發現一名倒在草叢中的道士,道士衣衫染血,氣息微弱。
正是太平觀的張師道。
原主雖出身微末,卻有一副菩薩心腸。
當即放棄采藥,小心翼翼將張師道扶起。
用隨身攜帶的草藥簡單處理傷口後。
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他背下山,安置在自己小破屋裡。
接下來的日子,原主一邊在藥鋪當學徒,一邊擠時間照顧張師道。
他每日熬煮稀粥、煎製草藥,悉心照料道士的飲食起居。
閒暇時,兩人便坐在一起聊天。
原主說起自己想學好醫術、幫人解除病痛的心願。
張師道則談及道家“濟世救人”的理念。
一人心懷“懸壺濟世”的樸素向往。
一人秉持“濟世救人”的大道追求。
觀點相合,心性相投,竟成了惺惺相惜的知己。
待張師道傷勢痊愈,他見原主窮困潦倒,也不好意思多住。
暗中留下些許銀兩後,便提出需回太平觀複命。
原主親自送他至山下,兩人執手道彆,言語間滿是珍重,約定日後若有機會再相見。
時光飛逝,轉眼到了同年七夕。
這天原主收工後,在河邊散步,偶遇一位身著青衫、麵容俊朗的“少年郎”。
一番交談下來,他隻覺對方談吐不凡、見識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