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哈,蕭老弟,各位叔伯,字一簽,錢馬上到賬。”
“然後挖掘機明天就能進場!你們這個窮村子,就等著翻身吧!”
一道粗糲又帶著壓迫感的笑聲撞進蕭辰耳中。
蕭辰皺著眉頭睜開了雙眸。
映入眼簾的是一間煙霧繚繞的會議室。
麵前是一張長條木桌,旁邊圍坐著數位七八十歲的老登,個個眉頭緊鎖。
桌子另一頭是一位穿著考究的中年油膩男,正誌得意滿地將一份厚厚的合同推到桌麵中央,一隻鋼筆放在旁邊。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蕭辰身上。
蕭辰眉頭一挑。
“記憶來!”
…
原主生於沿海的濱海村,家中世代以捕魚為生。
自記事起,他便看著父輩蜷縮在方寸漁船上,終日與洶湧海浪、貧瘠土地搏鬥,隻為換取微薄的生計。
這份“麵朝大海”的宿命,在他心中埋下了不甘的種子。
他不願重複父輩的人生,受掙脫這片大海的束縛。
作為村裡少數讀過書、見過外界的人,原主頭腦活絡且能言善道。
無論是幫鄉親們調解矛盾,還是為漁貨尋找更好的銷路,他總能想出辦法,漸漸成了村民眼中“有本事”的話事人。
這份認可滋養了他的自信,卻也在不知不覺中助長了自負。
22歲這年,原主娶了同村溫順善良的姑娘婉秋。
婚姻初期,日子確實有過一段美滿時光。
他主外,奔波闖蕩。
她主內,賢淑持家。
他將傳統的“夫為妻綱”視為理所當然。
享受著妻子無條件的順從與崇拜。
並將這種關係模式深深內化為自己世界觀的基石。
那時的他以為,隻要自己能成功,婉秋自然能跟著享福,這便是對她最好的回饋。
婚後第6年,父親在一次出海捕魚時遭遇風浪,不幸離世。
一夜之間,原主成了家裡的頂梁柱。
上有年邁的母親需要贍養,下有妻女需要照顧。
幸虧妹妹已經長大成人,勉強養活自己。
他第一次真切體會到“一家之主”的重量。
柴米油鹽的瑣碎、家人的生計壓力,都壓得他喘不過氣。
生活的艱辛沒有打垮他,反而讓他更堅定了“做出一番事業”的決心。
他必須快點成功,才能撐起整個家,不辜負父親的期望。
也是在這一年,屢屢碰壁的原主,終於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機遇。
一個旅遊度假村開發項目。
這個項目不僅能徹底改變他的命運,甚至有機會帶領整個濱海村致富。
原主仿佛看到了成功的曙光,他將全部心力與野心都投入其中。
把這個項目當成了畢生抱負的頂點,日夜琢磨著如何推進。
可現實很快給了他重擊。
項目遭到了以老族長為代表的傳統力量的頑固阻撓。
老族長認為開發會破壞村子的漁耕傳統,也會驚擾海裡的海神,多次召集村民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