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怡看著車窗外,心裡那點被林薇煽動起來微妙的複仇快感,慢慢沉澱下去,一種清晰的自我審視浮了上來。
她忽然覺得,自己好像……挺作的。
明明這三年,加上離婚登記後的種種,周景澄雖然無趣、古板、這也要管那也要管,
但他給出的,始終是他認知裡最踏實、最負責的東西。
即使知道自己是被“騙婚”那一刻,說不生氣那肯定是騙人的,但畢竟這婚對她來說利大於弊,無論是高質量男保姆,還是溫主任。
所以,問題好像出在自己身上......?
陳怡佳又開始煩躁了……她也不懂自己
在醫院,她是冷靜、利落、情緒穩定的陳醫生。
怎麼一回到家,麵對周景澄,就像被什麼東西戳破了那層專業外殼,她的人設就變了,
會忍不住陰陽怪氣,怎麼看他怎麼不爽。
她搞不清楚,到底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
還是說,隻有在他麵前,
她才敢、也才會,露出這麼不陳醫生的一麵?
說陳佳怡和周景澄不配吧,外人看來大概主要是那八歲的年齡差,其他方麵,兩個人其實挺配的。
要麼互補,要麼同步。
他是一把恪儘職守的戒尺,丈量著世間的方圓,
她是觀察紅與癢的專家,在情緒的皮膚上尋找病灶。
他試圖在她隨性的生活裡畫上刻度線,
她則在他過於規整的世界裡,輕輕撓下一道無關痛癢的抓痕。
他負責把她納入羽翼,
她負責在他看不見的角落,把規整的羽毛悄悄揉亂。
他用一日三餐的定律,把她養到了好像呼吸也會胖的重量,
她則用奶茶和刷手機,在他嚴謹的年度報告裡,摻進幾頁無法歸檔的糖分。
他麵對的是卷宗裡人性的彎繞,
她麵對的是皮膚下情緒的起伏。
可骨子裡,他們對工作都儘責到近乎苛刻,對家庭都懷抱著最傳統的責任感,連生氣的方式都帶著一種“內部消化”的默契。
他講他的大道理,她生她的悶氣,關起門來刀光劍影,卻從未想過真正把對方置於死地。
這算不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同步?
一個死板,一個鮮活。
他是她唯一不過敏的過敏原。
她是唯一能讓他紀律失效的,溫柔變量。
陳怡佳覺得自己中邪了……這是在自我pua?
不想了,還是等下看看白月光禿頭了沒?
......
家裡頭,
關門時,陳怡佳的背影攪動起的空氣,似乎還在緩緩流動,纏繞著周景澄,讓他無法呼吸。
他走到沙發邊坐下,想拿本書看,字卻一個都進不了腦子。
拿起手機,屏幕亮了又熄,根本不知道要做什麼。
整個人像是被抽掉了主心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她到哪兒了?
見到那個人了嗎?
會說什麼?
會笑嗎?
這幾個問題像自動循環的彈幕,在他腦海裡瘋狂刷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