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子中央,一口古井靜靜佇立,井口由青磚砌成,曆經歲月的磨挲,磚麵已變得光滑。古井旁,一架轆轤斜靠著,它的木質支架有些斑駁,搖把上的漆早已脫落,露出泛黃的木質紋理,繩索在長期的使用下,部分地方變得纖細且磨損嚴重,但依然堅韌地垂落在井口邊。
陸延踱步到古井旁,伸手握住轆轤的搖把,輕輕轉動。轆轤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這熟悉的聲音仿佛帶著他穿越時空,回到那些質樸的舊時光。“這轆轤和古井,是村子的命脈,從我爺爺那輩起,就一直為大家提供水源。”陸延的目光中滿是敬意與回憶。
小時候,陸延常常跟著爺爺來古井打水。清晨的陽光灑在井口,爺爺熟練地將水桶係在繩索上,然後握住轆轤搖把,一圈一圈地轉動。隨著繩索緩緩下放,水桶“撲通”一聲落入井中,濺起小小的水花。爺爺再費力地轉動搖把,將裝滿水的水桶一點點提上來。陸延在一旁看著,眼中滿是好奇與期待,那清澈的井水仿佛有著神奇的魔力。
每到夏日的傍晚,古井旁便成了村民們消暑納涼的好去處。大人們圍坐在一起,談論著農事、家長裡短。孩子們則圍繞著轆轤玩耍,有的嘗試著轉動搖把,感受打水的樂趣,儘管力氣小,隻能讓搖把微微轉動,但臉上依然洋溢著興奮的笑容。古井裡的水,在炎熱的夏天,總是那麼清涼,村民們用井水浸泡著西瓜、水果,待上一會兒,拿出來吃時,滿是清甜與涼爽。
在過去,古井的水不僅滿足了村民們的生活用水需求,還滋養著村裡的農田。農忙時節,村民們排著隊,用轆轤打水,一桶桶水被挑到田間,灌溉著農作物。轆轤在烈日下不停地轉動,發出單調卻又充滿力量的聲響,仿佛在為豐收加油鼓勁。
有一年,村子遭遇了罕見的乾旱,周邊的河流都乾涸了,但古井裡的水依然源源不斷。村民們靠著古井的水,度過了艱難的時期。轆轤在那段日子裡,日夜不停地工作著,它的每一次轉動,都承載著村民們對生活的希望。
隨著村裡通了自來水,古井的使用頻率逐漸降低,轆轤也慢慢被閒置。但它在村民們心中的地位從未改變。
“這轆轤和古井,見證了村子的興衰,承載著無數的回憶。”陸延輕輕撫摸著轆轤的支架,像是在安撫一位老朋友。這時,你也來到古井旁,點頭說道:“是啊,每次看到它們,就想起那些簡單而又美好的日子。”
陸延和你商量著如何保護這口古井和轆轤,或許可以為轆轤刷上一層新漆,加固一下支架,為古井清理淤泥,讓它恢複往日的生機。古井旁,微風拂過,轆轤的搖把輕輕晃動,仿佛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它將繼續作為村子的記憶坐標,在歲月中靜靜守望。
在村子的邊緣,有一片開闊的打穀場,地麵被碾壓得平整而堅實。在打穀場的一角,靜靜躺著一個石滾。石滾呈圓柱形,表麵光滑,這是多年來在穀物上反複滾動摩擦的結果。它的兩端微微內凹,中間略粗,那道深深的凹槽,是曾經連接牽引繩索留下的痕跡。
陸延來到打穀場,徑直走向石滾。他蹲下身子,手指輕輕劃過石滾的表麵,感受著它的冰涼與粗糙。“這石滾,以前可是秋收時的大功臣。”陸延的聲音帶著回憶的溫度,思緒飄回到往昔的豐收季節。
每到秋收,金黃的稻穀鋪滿打穀場。石滾被牽引進場,由牲畜或者人力拉動,在稻穀上來回滾動。石滾沉重的身軀緩緩前行,將稻穀一粒粒從稻穗上碾壓下來。陸延記得,年幼的他總是跟在石滾後麵,看著飽滿的稻穀脫離稻穗,心中滿是對豐收的喜悅。
那時,打穀場是村裡最熱鬨的地方。大人們分工協作,有的負責趕牲畜拉動石滾,有的在一旁翻曬稻穀,確保每一處都能被碾壓到。孩子們則在一旁嬉戲,在稻穀堆裡打滾,偶爾還會偷偷爬到石滾上,感受那微微的震動,惹來大人們的一陣笑罵。
石滾不僅用於碾壓稻穀,在其他農作物收獲時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像高粱、大豆等,都在石滾的碾壓下完成脫粒。它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勞動者,默默為村民們的豐收貢獻著力量。
有一次,村裡舉辦打穀比賽,看誰家能最快、最乾淨地完成稻穀脫粒。陸延家的石滾在父親的操控下,飛速滾動,稻穀很快就被脫粒完畢,且顆粒飽滿,雜質極少。最終,陸延家憑借石滾的出色表現和父親的熟練操作,贏得了比賽,為全家帶來了榮譽。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代化的脫粒機逐漸取代了石滾。石滾完成了它的使命,被擱置在打穀場的角落。但它所承載的記憶,卻深深印刻在村民們的心中。
“這石滾,見證了咱們村子裡一代又一代的豐收,是勤勞與收獲的象征。”陸延站起身來,望著石滾,感慨地說道。這時,你也來到打穀場,點頭說道:“是啊,看到它,就想起那些充滿汗水與歡笑的秋收時光。”
陸延和你商量著如何讓石滾成為村子裡的一道獨特風景,或許可以在石滾旁立一塊牌子,記錄它的曆史與作用;或許可以將它稍微修整,放置在打穀場的中央,作為對傳統農耕文化的一種紀念。打穀場上,微風輕拂,石滾靜靜躺著,它所代表的農耕精神,將永遠在這片土地上傳承下去。
喜歡星辰與你相約請大家收藏:()星辰與你相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