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門口的燈籠串成了長鏈,風一吹,麥秸骨架輕輕晃動,棉紙上的圖案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子,像一群在跳舞的小精靈。小虎蹲在地上,正給新做的燈籠裝提手,手指被麥秸紮了下,疼得“嘶”了一聲。
“慢點弄,”陳陽遞過創可貼,“麥秸邊緣鋒利,你得像削鉛筆那樣把茬口磨圓。”他拿起砂紙,示範著把麥秸茬磨光滑,“以前我爹編麥秸筐,總說‘心急紮手,慢工出細活’。”
小虎跟著學,動作漸漸熟練起來。這時,鎮上的雜貨店老板聞訊趕來,指著那排燈籠眼睛發亮:“這些我全要了!給鎮上的節日市集備貨,肯定好賣!”他又指著牆上的花樣,“能不能加印上咱鎮的標誌?我多付工錢。”
小虎抬頭看陳陽,陳陽點頭:“當然可以,不過得等兩天,我們得重新設計圖案。”老板樂嗬嗬地交了定金,臨走前還說:“你們這手藝,比城裡的塑料玩意兒有靈氣多了!”
訂單多了起來,幾個人忙得腳不沾地。陳陽負責設計新花樣,他把村裡的老槐樹、石磨盤都畫成圖案,印在棉紙上;小虎專注於紮骨架,麥秸在他手裡變得聽話,紮出的燈籠又挺括又輕巧;偶爾有村民來幫忙,有的剪棉紙,有的穿繩子,工坊裡熱鬨得像過節。
這天晚上,燈籠晾在院子裡,遠遠望去像一片發光的麥浪。陳陽和小虎坐在門檻上,看著村民們舉著他們做的燈籠走回家,有的孩子還舉著燈籠追逐打鬨,笑聲在夜裡傳得很遠。
“你說,以後咱是不是能開個小鋪子?”小虎問,眼裡閃著光,“就賣這些麥秸燈籠,還有嬸子們編的草筐。”
陳陽笑了:“當然能啊。你看,大家喜歡的不隻是燈籠,是這裡麵的念想——麥秸是咱地裡長的,手藝是咱祖輩傳的,這才是最稀罕的。”他頓了頓,從口袋裡掏出張紙,“我琢磨著,給咱的燈籠起個名字,叫‘麥語’咋樣?麥子說的話,聽著就親切。”
小虎念了兩遍:“麥語……好聽!就像麥子在跟咱說話似的。”他突然想起什麼,從懷裡掏出個小布包,“對了,這是我給我姐做的燈籠,她快過生日了。”
布包裡是個小巧的麥秸燈籠,棉紙上畫著兩隻依偎的小鳥,做工算不上精致,卻看得人心裡發軟。陳陽摸了摸他的頭:“你姐肯定喜歡,這裡麵全是你的心意呢。”
夜風帶著麥香吹過,燈籠上的影子輕輕搖晃。小虎捧著那個小燈籠,小聲說:“等我學會了更複雜的花樣,就給村裡每個人都做一個,讓晚上走夜路的人,都能看見亮堂的光。”
陳陽看著他認真的樣子,心裡暖暖的。是啊,這些用麥秸、棉紙和心意做出來的燈籠,不僅照亮了夜晚的路,更照亮了大家夥心裡的盼頭——日子就像這燈籠,隻要手裡有光,心裡有暖,再暗的夜也能走出亮堂的路來。
遠處,又有幾盞“麥語”燈籠被點亮,像撒在黑夜裡的星星,慢慢連成一片,把整個村子都裹進了溫柔的光裡。
喜歡星辰與你相約請大家收藏:()星辰與你相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